刘大培
约在2001年6月,我随省文化厅沈厅长去松阳,参观新修复的延庆古塔。这塔建于北宋,在文革中被当地造反派摧毁,外延木结构全拆除,仅剩一座塔芯,孤苦伶仃地废弃在一片水稻田中。文革后当地文保部门又将它恢复,英姿飒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记得当时该县的一位女性文化局长告我,此塔能顺利恢复,与我省毛昭晰先生的大声疾呼有关系,所以她委托我将一桢崭新的延庆古塔照片带给毛老,感谢他对松阳文博事业的贡献。
延庆古塔,23年前与它的合影
参观毕,当地唐县长邀请沈厅长与我们一行去参观松阳大山深处隐藏的多座古村落,当然他的目的性很明确,要求沈厅长能重视古村落的建设和投入,争取将这些珍贵文化遗产能为今天的现代旅游业发挥作用,並带富一方土地。
记得读《宋诗选》时,有一首沈晦写的关于松阳的一首五绝:
寒流穿曲岸,
支径入翠微。
山深古木合,
林静珍禽飞。
时间约是南宋建炎三年(1129),才华横溢的诗人沈晦调到处州(今丽水)任知府,见到了瓯江支流松阴溪穿经松阳县时的迷人景色后,写下这首五绝的。后来他辞官归隐于这大山深处,就是太迷恋这儿的绝佳山水了。我在松阳图书馆中查到《明崇祯处州府志》,松阳于公元199年设县,迄今为止已有1800多年历史,因县城在松阴溪之北,长松山之南,故名松阳。
松阴溪的绝佳山水
正中间穿白衣者为当年的沈厅长,右一女士为松阳县文化局局长
我们走入松阴溪畔的下阳村,这是一座严格按照阴阴五行进行布局的古村落,村后的五阳山仿佛如一把巨大的靠背椅,对应“玄武”;右侧的天马山则沿着村庄呈条状侧卧,对应“白虎”;一条人工开凿的水渠从村东流过,弥补了左侧的空缺,形成了“青龙”;“朱雀”所在的南方属火,所以村前设置了一块月形水池,用来“镇火”。
仔细端详村内的一幢幢木结构大房子,门楣上分别刻着“祥纳启明”\“瑞映长庚”和“南极照临”,正好对应东\西\南三个方位的星辰,一个看似普通的村落,有“四方神兽”拱卫,暗藏阴阳五行,又有内外星象遥相呼应,让我赞叹设计者的用心良苦。向村中老人打听,才知那大屋是张氏的宗祠,祠堂正殿在前,月池居中,香火堂和小宗祠殿在后,村子顺承风水,呼应天地,意在祈求风调雨顺,家族兴旺。
23年前,我站在松阳张氏祠堂前,不知今天这祠堂还在否?
浙江许多地方的古村落都讲究风水,其独特的风水格局是否全符合科学,我不得而知,但统计学告诉我,明清以降,这些古村落培养的人才很多,什么“进士村”“儒商村”,大多出现在这些严格按风水五卦设计的古村落中,都符合风水学提出的理想村庄模式。
南宋诗人退隐松阳后有诗云:惟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这个古村便是个桃花源。
松阳县竹源乡的后村是我走过的另一个古村落,它到了2000年时仍旧保持着“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颠”的生话方式,中午时分,一幢幢老木层的烟囱里飘出缕偻炊烟,家家户户炖起木炭火锅,里有荤有素,特别是冬天,这儿的百姓都有火锅助餐,再饮点自酿的米酒,小日子虽不富裕,但也丰衣足食。
悠哉悠哉,无喧嚣,无争斗,自得其乐
走进松阳的黄家大院,我真正领略到了东阳木雕在此地的辉煌。集成堂、武技楼、竹菊轩…院落一进连一进,大梁、小梁、单步梁、枋、牛腿、斗拱、雀替、门窗、…无不雕梁画栋。据屋子主人告诉我,这黄家大院前后共建了60年,当年老祖宗将他毕生经商所得的銀子全花在这楼屋上,他愿子孙后代都有屋子住。
黄家大院的精雕细琢
在松阳下宅街村,我同样看到这些精美木雕。村中的阙氏祠堂面积达700多平方米,我数了下有72根柱子,有18只牛腿,有176只雀替和梁托。木雕中多牛、马、羊、虎。当地人告诉我,它们分别代表忠、孝、节、义。古人以马比喻忠,比如关公死,他的坐骑赤兔马就绝食而亡;羊跪着吃奶代表孝,木雕中的羊成为孝的象征;老虎是守节的象征,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狗代表义,正所谓“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是古人价值观的表现,与我们今天巳大不相同。
木雕师付正在雕刻中
随着现代化的逐步推进,不仅城市,连广大农村、山区也在逐步消失那些古典中国传统的牧歌式的古村落,然而由于松阳的古村落,它们深藏于大山深处,让它们幸运而艰难地躲过一劫,象松阳西屏古村,到我去的那年(2001),仍保留下古老街市,人们仍按传统模式生活,老店还是每天折下木排门正常营业,采药卖药、打铁箍桶、磨豆腐挑担沿街叫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们平静安逸地度过一天又一天。
松阳古村落蛮多,我只参观了几座代表性的。时隔23年了,我仍清晰地记得它们,心中默默祝福这些古村落越来越兴旺,愿村中的人们越来越幸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