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摘自何新新著《中华文明的天机》

龙,是华夏民族自上古以来一直崇奉的一种神异动物。龙是神灵和权威的象征, 是华夏先民的图腾。但龙的真相,是中国文化史上遗留的最大疑谜之一。我们知道,汉魏以后,关于龙的意象在传说中已越变越奇,以致被神化为一种形象极为奇特的怪物。

“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宋·罗愿《尔雅翼》卷二十八引王符说)

这样一种怪物,在自然界中当然从未有过,也绝不可能实有。尽管如此,我们却不能不注意到,在商周甲骨文中不仅有见龙、祭龙,甚至也有狩猎获龙的卜辞。至于先秦文献中,更有不少关于见龙、养龙,以至屠龙和食龙的记载。

“见龙在田。”(《周易·乾卦》)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周易·坤卦》)

“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在《左传》中还记载有这样一件事。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31)秋,龙出现在晋国都城近郊(今山西侯马),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人想猎捕它,但又害怕它,于是去请教当时以博学多知见称的太史官蔡墨。蔡墨说:“如果不能活捉龙,那只是由于现在人们的无能,而在古代,不但能活捉龙,甚至专有养龙官、杀龙官和驯龙官。只是由于后来大地上的水泽少了,所以龙才成为稀奇之物。但在《周易》中,保存着许多关于龙的占辞。‘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如果当时龙不是经常能碰见的动物,谁又能把它写照得那样细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南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帛画《人物御龙图》

这段记载是极可注意的。因为在这里,史官蔡墨不仅明确地肯定了“龙”作为一种生物的实在性,而且表明,即使在春秋时代,北方某些地区还偶尔可以见到“龙”的踪迹。

那么“龙”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长期以来,人们对此曾做过种种推测。主要的说法不外如下几种:巨蛇、蟒,扬子鳄,猪或马。

这三种说法实际上都有问题。

神话中的龙有角,有足,有巨大的鳞片,而蛇类无(汉代以前的伏羲、女娲画像亦有手、有足、有尾,像爬虫而不像蛇)。

扬子鳄性温善,体形短小(普通为一至二米),不足以称神。此外,扬子鳄无角,而传说中的龙头部有角状物,名叫“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段成式《酉阳杂俎》)。

至于猪或马则与神龙的传说形象相去更远。更重要的是,龙是水中物,而猪、马则是陆地动物。总之,这些旧说均不能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苏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刻纹铜器上刻绘有巫师驾马车护送龙舟下水的画面

在上述龙的生物性假说之外,还有关于龙是非生物的另一类假说。例如闻一多等曾将《周易》中的龙解释为“龙星”。我在《诸神的起源》中亦将龙推测为古人关于“云”的生命化意象,等等。但这些说法,又显然难以解释甲骨文和典籍中那些猎龙、见龙的记载。

为了解开“龙”究竟是一种什么怪物这个千古之谜,我们首先可以观察分析一下古文字中关于“龙”的字形。

仔细观察这些“龙”图,可以发现其中有极可注意的三点:龙的头部饰有角状物,龙形体上有足,龙的背尾部有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沂南出土东汉画像石·龙戏

这里还有极耐人寻味的一点,从“龙”字的头部写法看,“龙”应是一种巨口獠牙的猛兽。因为在甲骨文中,凡是凶猛动物的头部,都具有与“龙”字头部相同的特征。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些标志猛兽的文字,都在头部着力刻画它们的巨口獠牙。换句话说,像龙那样一种巨口獠牙的符号,似乎构成甲骨文和金文中一种特殊的头部标记,专用以表示猛兽(见图4)。其实这一头部标记就是今天的“虍”(此字应为虎字头,即“虎”去掉下面的“几”字。因系古字故以虎字代替)(读hǔ)字和“凶”(古读huāng)字(见图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5

“虎”“凶”在隶书中分化为两个不同的文字。但就语源看,这两个字不仅古音近同、字形相似(均是猛兽利吻獠牙的刻画),而且字义也相关(“虎”,《说文》释作吼叫。“凶”则释作凶恶。都从猛兽张口利牙之形会意)。作为对比,我们可以再看看甲骨文中那些性情温驯的动物,其头部则多从于“目”或“首”字。(见图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6

最后,我们还可以注意到“龙”字头上还有一个记号。这个记号在今天的汉字中写作“辛”。其字形取象于以斧劈木。作为名词,辛字孳乳为“薪”。作为动词,则孳乳为“辟”和“辠”(此字为古字,又“口”符代替)。在甲骨文中,这“辛”字似乎又是一个用以标记杀伐、镇服的记号。对龙、野猪、老虎都可以使用这个记号(见图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7

综合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从“龙”字的符号结构中分析出以下要素:龙应是一种具有四足的爬行类动物;这种爬行类可能有角,有鳞片,颈部有长鬣(像野猪),有长尾;真实的龙可能是一种十分凶猛的巨型动物,有巨口獠牙;人们恐惧龙,因此在这个字的头上标记“辛”,表示对它的镇服。

极为有意义的是,在商周玉器图纹中,我发现了一只猛龙食人玉佩(见图8)。由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条巨龙正绞缠着一个挣扎中的人,以双足扼抱其肩腹,做奋力绞缠和吞食之状。这块玉佩,恰可为我对于“龙”字字形的上述分析,提供一个有力的实物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8 商代猛龙吞人玉佩环(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中华文明的天机》

剖析儒、道、法、墨思想真髓

解密中国文化

本书是何新先生国学研究集大成之作。作者凭借深厚的国学功底,对几千年以来中华历史文化中的许多未解之谜进行钩沉论证,得出创建性的科学新解。作者于古学之研究,视野宽阔远大,涉猎多种学科。所涉所考,皆钩沉稽隐、遍探故实,而征引宏博,议论发微,极为深入。其主要研究方法以训诂为主,包括文字、音韵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涉及甲骨文、金文、神话学、考古学、古天文学、古历法学、古典哲学、中国上古史等领域。

初审:姚冬霞

复审:郭 伟

终审:李 漓

01

02

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