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命从何而来,死后又归何处?这是人类永恒追寻的话题。佛教对生命的看法是「无始无终」,佛教把人定位在六道轮回、五趣流转的枢纽地位。

五趣六道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人在六道里轮回,就是靠着「业」这条线来维系生命。

业的生命线犹如念珠的线一样,一颗念珠等于一期的生命,一期一期的生命靠着「业」来串连,就像一条线把念珠串成,不会散失。

所以佛教说生命的流转,是无始无终的「生死轮回」。

在六道之中,人道众生具有其他各类生命所无法比拟的殊胜之处。

三恶道众生因为寒热苦、残杀苦、饥渴苦等众苦煎逼,苦多于乐,故无法修学佛法。

阿修罗道众生则嗔恨心重,多数时间都在与天争斗,所以也无暇修学善法。天道众生多为五欲尘心所染,过分贪著享乐,亦无法修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苦无力修行,太乐又易于贪著享受,只有人道苦乐参半,有时间思考人生,有惭愧心,有意志力,能够发起宏誓愿力,所以才能参究生命的实相,追求真理,有机会从痛苦之中解脱出来。

因此经中常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

佛陀常用“盲龟浮木”来比喻人生的珍贵。

《阿含经》中说,人身极为难得,如大海盲龟,百年一现,有浮轭木有孔,在海上随风飘动,当盲龟浮出水面,其颈正好穿入孔中。

这种机会少之又少,佛以此比喻人身难得。

佛经中讲,从恶趣死,生恶趣者多,如大地土;从恶趣死,生善趣者少,如爪上土。

所以人身难得,人死之后堕三恶道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

总之,人道的殊胜非其他生命所能比,所以佛教非常重视人生的价值。

经中有警示:“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古人也有劝勉:“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佛教要求我们重视人生,其目的就是要我们珍惜此身,于修学佛法,求证解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据佛陀的遗教和佛法的精神,在没有得到真正解脱之前,绝不可自暴自弃,甚至自残生命。

愿所有佛子谨遵佛陀的教诲,切莫辜负此人身!

佛教认为死亡有三种:寿尽而死、福尽而死、非时横死。

《瑜伽师地论略纂》中说:“寿尽死,则业命终;福尽死,则衣食阙;不避不平等,则余缘枉横死。”

非时横死是遇到自然界水火灾害及恶缘人祸等而枉死,自杀即属于非时横死之一种。

而赞美自杀、教唆自杀者罪业更重,道宣律师说:“今多有人自焚,多有愚从七众赞美其人,令生欣乐,并如律本结重。”

也就是说,自焚致死,即犯杀戒;赞美自焚者,也同样犯杀戒。

我们佛弟子要坚持正知正见、正信正行,不要受邪恶势力的蛊惑,轻弃人身,罪莫大焉,后悔莫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声明:图、文、音乐来源网络转载,版权属原创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