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2年的7月份,广西海关查获了一批长相奇形怪状的勺子,勺子的柄看上去像是由某种贝壳制造而成的,看上去颇具光泽。
还有一些工艺品似乎也是由同样的材质,身上带着放射性的花纹。
海关的工作人员察觉不大对劲,于是就就将勺子拦截了下来。
很快这批勺子就被送到了专业的鉴定部门,从事鉴定工作的人员一看,好家伙,这不是“夜光蝾螺”做的嘛!
于是这批勺子和工艺品就被留了下来,工作人员一数,竟然足足有992个!
很显然这些东西违反了相关的国家规定,于是携带它进境的人恐怕是要面临一些处罚了。
那么夜光蝾螺究竟是什么动物?
为何携带它的壳进境都不行呢?
«—【·流光溢彩的螺·】—»
夜光蝾螺属于蝾螺科,它是这个科里面体型最魁梧的一种,比起其他螺还是比较有特色的。
看它的名字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海螺有可能是在晚上的时候会发光,但实际上也不是这样。
夜光蝾螺并不会在黑暗之处发光,它能得这个名字纯粹是因为它的螺壳光泽十分漂亮,而且也有其他国家音译的成分。
夜光蝾螺的贝壳圆溜溜的,看上去很是可爱,不过它的体型算是比较大的,成年之后能长到15厘米到17厘米之间。
它的壳子非常厚,而且质地比较坚硬,据说一共有6.5层组成。
在自然光下有的夜光蝾螺会呈现彩虹一般的颜色,还有放射状的花纹。
一般情况下夜光蝾螺的表面会呈现出一种非常富贵的翠绿色,上面还有一些白色和褐色交相出现的花纹。
这些花纹和颜色都光泽感十足,看上去带着某种金属的质感。
这种光泽不光是存在于海螺的壳外面,还存在于海螺的壳里面,只不过夜光蝾螺壳里面的颜色基本上都是呈现白色,带有珍珠一般的光亮。
所以夜光蝾螺的贝壳深受一些人的喜爱,之前经常被拿来制作工艺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螺钿”的制作原料就是夜光蝾螺。
过去的人们将夜光蝾螺的壳磨成各种各样形状的薄片,然后将这些薄片装饰在一些盒子上面,比如首饰盒和收纳盒之类的。
这些盒子十分精美,自然光下每个角度都流光溢彩,螺钿手艺也成为了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
但是这样美丽的夜光蝾螺,现在却已经找不出几只了。
夜光蝾螺比较喜欢温暖的地方,所以它基本上就生活在我国的南部沿海和一些东南亚地区。
它们比较喜欢水浅的地方,所以一般就在海面下10米左右的地方,和一些珊瑚礁一起生活着。
作为一种海螺,夜光蝾螺行动起来也是慢吞吞的,平时就吃一些海藻果腹。
运气好的话,还能抓到一些小个头的无脊椎动物开开荤。
可能是自己比较虚弱的缘故,夜光蝾螺平时比较喜欢吃一些非常柔软的藻类,稍微有质感一点的藻类它们还不大喜欢。
吃东西的时候它飱比较可爱的,它们会用自己的腹足前半部分将生长在水底的藻类夹起来,然后慢慢送到嘴里面。
你别说,就这样的吃法比起直接啃似乎还优雅不少。
=因为这家伙也是实实在在的慢性子,所以它的壳子上也经常长着很多水草或者是苔藓虫、藤壶之类的动物。
夜光蝾螺比较喜欢自由,平时基本上就独自一个螺行动,不会紧紧巴巴地挤在一起。
只有春天和夏天到来的时候它们才会出去找对象进行繁殖。
当然,如果生活的海域非常接近热带,夜光蝾螺一年到头都是可以繁殖的。
雌性夜光蝾螺产卵的时候会找个晚上,一只4斤重的夜光蝾螺可以一次性产卵700万颗。
这些卵并不是附着在一个地方的,因为夜光蝾螺的卵也是很多海底生物的食物,所以这些卵会随着海水漂流。
这样也保证了万一某些卵被天敌发现,也不至于直接就被“一锅端”了。
不到一天的时间之后夜光蝾螺幼体就会出生,然后随着水流漂浮两天的时间。
这样的孵化速度也是让人瞠目结舌。当然,如果水域的温度能到25摄氏度的话,夜光蝾螺的过12个小时就能孵化出幼虫了。
两天的漂流生活结束之后,这些幼虫的身体已经有了新的变化,这时它们就会重新落到水底生活。
幸运的话它们会在三四年的时候成为一个成年的夜光蝾螺。
但即便是这么能生,夜光蝾螺的数量现在也没有多少,在国内的一些海域,想要长到一只成年的夜光蝾螺简直是难上加难。
因为夜光蝾螺的肉特别好吃,壳还能加工成工艺品,所以有夜光蝾螺分布的地方,人们经常会对它们进行大量的捕捞。
夜光蝾螺的繁殖速度根本就满足不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所以没花几年的时间数量就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
光是这样还不够麻烦,随着人们的某些技术日益发达,海洋污染的问题也越发严重,夜光蝾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
只有一些比较坚强的才活了下来。
很快一些国家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纷纷出台规定减少对夜光蝾螺的捕捞,或者直接规定不允许随意捕捞夜光蝾螺。
得益于这些措施,夜光蝾螺才不至于断子绝孙。
当然,夜光蝾螺的螺壳在这些国家也是不能随便贸易的,毕竟只要有买卖,就会催生杀害的产生。
参考:
澎湃新闻《速扩!这种勺子,千万别买!》2022-7-14
-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901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