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新中国第一次授衔仪式从1952年起开始筹备,直到1955年才确定了各级军官的军衔等级,这份授衔名单最终也交到了毛主席手上。

当毛主席掀开名单的第一页,上面赫然是拟定好的十大元帅人选,朱德、彭德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浮现在他的眼前。

在审阅名单的过程中,毛主席逐渐将目光放在了贺龙的名字上,随即悠悠说出一句:

“他可是个好配角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贺龙和毛主席

作为新中国的十大元帅,每位都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至少也是指挥过大兵团作战的人物,为什么毛主席反而说贺龙是“好配角”呢?

这就不得不从贺龙从军革命以来的经历开始说起。

火线入党多次振奋军心

1896年,贺龙出生于湖南桑植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当时的湖南正是一片乱局,土匪、恶霸、地主、乡绅让乡里的民众受尽苦难,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贺龙对这些剥削阶级有着天然的仇恨。

随着贺龙逐渐长大,他变得愤世嫉俗且有侠义精神,自己做工所得经常用来救济贫苦百姓,对于土匪、恶霸的欺压奋起反抗,在当地颇有一番美名。

辛亥革命之后,贺龙听说了孙中山先生的事迹,便决心要跟随孙中山先生搞革命。

但随着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贺龙追随孙中山先生的愿望直到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时才算如愿以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6年,贺龙在桑植联络乡里的热血青年,抢了当地恶霸的武器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由于贺龙为人胸襟开阔且颇重情义,他的部队很快发展成为一支上万人的武装。

但当时中国军阀割据,内斗不断,更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这一切让贺龙对革命的前途产生了困惑。

直到1921年9月,贺龙率领部队驻扎在桃源县。

这一天,贺龙的司令部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人便是信仰共产主义的花汉儒。

贺龙历来热情好客,只要是心怀百姓、学识渊博的人,他都会与之长谈。

在与花汉儒的交流之中,对方提到了俄国十月革命之事,这场以工人阶级为主导的革命的胜利,尤其是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让贺龙眼前一亮。

他随即向花汉儒问到:“世界各地有没有像这样的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汉儒笑着回答道:“当然有,共产主义思想已经传播到了全世界,英国、德国、法国都有类似这样的党,但目前形成气候的只有苏俄成立的共产国际。”

贺龙又问:“那中国有没有信仰共产主义的党?”

“有的,他们在两个月前刚成立了共产党。”

随即花汉儒低头思索了一会说道:

“恕我直言,你有兵有枪,但在我看来这还不够,你需要有个党才更加稳妥,有了党,你才会更加有力量和方向。”

两人的这次交谈带给了贺龙极大的触动,从那以后他便开始关注共产党的动向。

大革命时期国共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大量共产党员进入国军序列担任要职,进入贺龙领导的九军一师的便是周逸群。

在周逸群的熏陶下,尤其是看到拥有众多共产党员的“铁军”第四军屡立战功后,贺龙更加认可了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周逸群

“有共产党的军队的确不一样,战斗力极强!”贺龙曾如此称赞道。

从1927年开始,贺龙不断通过周逸群向党中央表示自己入党的请求,但由于他的个人经历太过复杂,中央对他的考察期也十分漫长。

周逸群安慰他道:“你放心,共产主义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只是你进门的时机尚未成熟罢了。”

国共合作破裂后,身处风口浪尖的贺龙被蒋介石百般拉拢。

但贺龙早已认清了蒋介石的反动本质,面对各种丰厚利诱始终不为所动,反而冒着风险与周总理会面。

当他得知周总理即将赶赴南昌领导起义,并且此行特意来找自己一起时,贺龙当即表态:

“虽然我还不是共产党,但我愿意率军参加起义,用实际行动写一份漂亮的入党申请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昌起义之前,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并不多,能够参加南昌起义的只有叶挺的十一军,而当贺龙的二十军加入后,起义部队迅速扩充到两万人。

在整个南昌起义期间,贺龙及其所属部队成为起义的一大主力。

然而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起义部队撤出南昌之后迅速受到了反动武装的围堵。

当此人心浮动、军心不稳之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定在尚未入党的贺龙身上。

为了革命大局,贺龙觉得此时入党更有意义。于是就在南下途中,贺龙火线入党,正式与革命队伍站在了一起。

三让兵权书写军中佳话

在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便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调,这背后自然是有更深刻原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期以来,国民党从根本上讲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政党,里面吸纳了大量财阀、地主、以及各地买办势力。

各势力之间又不断寻找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导致国民党内和军中派系林立。

在土地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这种弊端就已经格外凸显,最后更是直接导致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覆亡。

反观共产党内,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三湾改编之后更是以中央纲领的形式确定下来,有力保证了军事指挥的统一性,在军队中树立了党的绝对权威。

但在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军事将领的充分配合,贺龙在其中堪称表率。

革命过程中,贺龙曾于不同时期三次主动让出兵权,在党内军中流传下一段佳话。

他第一次让出兵权就是在南昌起义期间。当时周总理担任前敌委员会书记,而贺龙却还没有加入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常理来说,贺龙即便此时只以配合的名义参加南昌起义,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但在周总理与贺龙讨论军队指挥权时,贺龙却明确表示:

“我愿将军队交给党统一指挥,党让我往哪打,我就往哪里打!”

当时时局情况较为复杂,贺龙又是一员猛将,故而周总理依旧让贺龙担任二十军总指挥。看上去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这支部队的性质已有了根本转变。

南昌起义部队被打散后,贺龙冒着被抓捕的风险回到湘鄂边境,迅速组织力量建立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继续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武装斗争。

在贺龙的领导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不断壮大,从最初的三千人发展到上万人,有效制约了反动派在湖北地区的势力,并分担了中央苏区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贺龙率部行军

红一、红四方面军长征之后,贺龙所领导的红二军团受命牵制蒋介石的兵力。

这一战略的实施,极大程度上减轻了中央红军的作战压力,为保卫中央作出了突出贡献。

红一方面军抵达陕北后,贺龙才率领红二军团开始长征。

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基本沿着中央红军的行军轨迹向陕北进发,最终于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宣告胜利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从湘鄂西根据地出发时有一万多兵力,到达陕北时红二军团人员不减反增,令毛主席都不禁称赞道:

“你们一万人,走过来还是一万人,真是个了不起的奇迹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毛主席和贺龙、朱德

红二军团抵达陕北之后,红军的力量得到凝聚和壮大,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人来统一指挥。

当时红军各军团的指挥者,分别是红二方面军的贺龙、中央红军的朱德以及红四方面军的徐向前。

具体该将指挥权交给谁,中央一时间难以抉择。此时周总理找到贺龙说道:

“三大主力会师是件好事,但现在不太适合分散领导,所以中央打算派一个人统一指挥红军……”

周总理话没说完,贺龙便打断道:

“交给彭德怀同志吧,红二方面军是党领导的军队,我个人更是服从党中央的决定。”

这是贺龙第二次交出军队指挥权,这两支队伍都是贺龙从无到有一手带出来又极具战斗力的军队,有此规模谈何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龙(左)与周恩来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蓄意发动内战,国军于1946年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但在解放军的英勇反击之下,敌人的阴谋很快破灭。

于是蒋介石再次集结优势兵力,向陕北和山东两大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一时间延安危在旦夕。

当时与国民党胡宗南部对抗的,正是彭德怀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

为了中央的安全,贺龙将自己仅剩的一个旅兵力全部交给彭德怀指挥,自己则担任起解放军的后勤保障工作。

第三次出让军权后,贺龙手下已经没有一兵一卒。

但在军队后勤工作上,他依然殚精竭虑,不断统筹物资、发动群众,为在全国各地战斗的解放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战略补给。

毛主席也因此将贺龙比作“我军中的萧何”。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之中,在党的面前,贺龙从来都是一片赤诚,毫无保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贺龙给部下讲话

在他的眼里,军权归党而不是个人的私产,这背后无疑是贺龙无可撼动的党性和信仰。

低调做事成就一代名帅

新中国成立初期,祖国西南区域和西藏地区斗争形势非常复杂。

刘邓大军奉命成立西南局、主持西南地区一切军政要务,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仅仅依靠刘邓二人却显得有些薄弱。

于是,中央派遣贺龙前往重庆担任西南军区司令员兼西南局第三书记,负责协助刘邓在西南地区展开工作。

面对中央的任命,贺龙二话不说,很快便动身前往重庆。

1950年2月,贺龙率领一野十八兵团赶到重庆,刘伯承和邓小平二人早已出城40里相迎。

三人见面后,贺龙被眼前的景象所感动,握着邓小平的手说道:

“还劳烦你们走这么远来迎接,我可真是不敢当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贺龙为西南区第一届运动大会足球赛开球

邓小平笑道:“迎接你贺老总,走多远都值得啊,你能过来我们很高兴,今天我们这就是‘三龙相会’喽!”

贺龙不解何谓“三龙相会”,正欲问时,邓小平随即解释道:

“贺老总是经过大风大浪的大龙,刘司令员属龙,我比刘司令员整小一轮,是小龙。”

贺龙听后哈哈大笑,随即说道:“好一个三龙相会,我们一定要让西南地区换新颜!”

三人在西南地区分工合作,形成了互相扶持与帮助的“铁三角”,为新中国建立初期西南地区的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

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贺龙屡次交出兵权,又甘愿退居二线负责解放军的后勤工作。

从一名身在一线的军事指挥者,逐渐转为了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的“配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为“配角”,但贺龙不管身在何种职位,总能以无私无畏的态度对待,心甘情愿成为一名低调而出色的“配角”。

所以在1955年9月授衔仪式开始前,毛主席拿到授衔名单时,看着贺龙的名字笑道:“他可是个好配角啊!”

尽管甘于奉献,但贺龙的历史功绩是突出的。因此在这次授衔仪式上,贺龙被毛主席亲自授予元帅军衔,并在十大元帅中名列第五。

贺龙是我党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指挥家,他的一生是无私的,也是伟大的。

1969年6月9日,贺龙元帅因病逝世,享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