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每当提起“志愿军”三个字,我们都会想到那些为保卫国家而远赴朝鲜的战士们。他们是战场之上无畏的勇士,同样也是我们难以忘怀的对象。

在他们之中,有很多人永远地留在了那片寒冷的土地上,没能再回到自己日思夜想的祖国,而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才能站在今日之中国,过着平静而安稳的生活。

在朝鲜的战场上,我国先后派出了六个兵团,而这六个兵团先后有过共计12位司令员。毫无疑问,这些司令员都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与坚定的意志,他们从战争中走来,又在国家主权遭受到威胁之时向战争中走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的尊重与国家的褒奖,而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这12位司令员中有一位被授予了大将的军衔,又有10位被授予了上将的军衔。

看到这里,有很多人可能会问,不是有12位司令员吗?大将与上将的人数加在一起为什么只有11位呢?那是因为还有一位司令员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只被授予了中将的军衔。这位有点特别的司令员叫郑维山,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讲讲他的故事。

1915年的8月,郑维山出生在了当时湖北的麻城县。同那个年代的许多穷苦的人民一样,他出生于一个农民之家,家里的日子很难过,算得上是捉襟见肘,而郑维山也很早就明白了生活中的艰苦与诸多磨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逐渐长大后,郑维山看到村里其他的孩子都能去私塾读书,心里十分羡慕,而更令他惊喜的是,他的父母后来也将他送入了私塾之中,希望他能学些知识,最起码认识几个字。

对于郑维山而言,能够读书学习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这样的日子仅仅持续了一年,郑维山的家庭就难以承担他读书所需的费用。无奈之下,小小的郑维山只好放弃学业,并开始过上了以放牛为生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郑维山家中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于精神之上却并不贫瘠。他的父亲既是农民,但却很早就投身于革命,曾是村中农协的主席,后来还曾参加了十分著名的黄麻暴动。

受父亲革命思想的影响,郑维山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革命与反抗的精神,他曾替父亲为我党送信,后来更是13岁那年就投身革命,并在两年后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郑维山而言,能够像父亲一样去战斗,是一件值得骄傲与自豪的事情。在加入了我党后,郑维山积极参与到革命工作之中,后来更是在战场之上有了十分突出的表现,并逐渐受到了上级的重用,在抗日战争后期,他已经成为了第四军分区的司令员,能够在战场之上独当一面,靠自己的能力指挥军队作战。

在新中国成立后,郑维山被任命为第19兵团的副司令员,后来带领部队入朝作战,在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算是打出了志愿军的血性,后来更是被调任为第20兵团的司令员。

不过郑维山虽作战勇猛,但也有着自身的弱点,那就是他常常兵行险招,将自己与战士们都置于危险的境地之下。在朝鲜战场上,郑维山就曾两次违抗上级的命令,只因自己找到了能够打击敌军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到这种时候,郑维山骨子里的执拗就凸显出来,但好在,由于指挥与判断得当,郑维山的这两次“抗命”都取得了一个好的结局,不过对于他的这种行为,组织上仍然不予支持。

在从朝鲜回国后,我国的一众将领在1955年参加了授衔仪式,并都取得了属于自己的军衔。对于郑维山而言,这同样是荣耀的一天,虽然比起同级的战友们而言,他的衔级低了一点,但仍然是新中国的开国中将。

在2000年的5月9日,郑维山走完了他的一生,于北京去世,终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