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坑道被部队誉为打不垮,炸不烂的地下钢铁长城。而这一战术就是出自地雷战王——王耀南,王耀南的最大功劳就是把地雷战推广到全国。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王耀南就提出用地雷攻击敌人。
到1937年抗日战争中地雷战就发展得相当成熟了,王耀南不仅造雷埋雷,还安排一系列探测雷反挖雷等工作。在此期间王耀南不仅利用老鼠夹子做材料迷惑敌兵,而且还发明出了土水雷给日门鬼子重重一击。
这位王耀南就是战争年代的工兵老祖,也是我军唯一的一位免死将军。王耀南出生于1911年江西,11岁便参加了安源大罢工,16岁便跟随毛主席参加了秋收起义,并且担任了第一军第二团的爆破队副队长,在这么小的年纪就与炮火相交,不仅少年有志,更是年少英勇。
不仅刘伯承将军说只要王耀南在,就没有红军去不了的地方,就连毛主席也对小小年纪的王耀南赞赏有加,毛主席说:王耀南是一个特别厉害的娃娃,同时也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王耀南在各种战争中,勤于研究地道战术,成为了我国军工兵事业的开创者之一。建国后,王耀南也担任过工程兵司令部副司令员等职。在王耀南44岁时成为了少将,这与王耀南的红军生涯积累的经验密切相关。
在王耀南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他遇水架桥,为红军前进铺设了多条水上道路。在抢渡大渡河中,战士们冒着炮火行走在由王耀南亲自指挥搭建的铁索桥上,尽管一路上牺牲了很多战友,但却为保全整个红军生存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红军在1935年四渡赤水河时,刘伯承赞扬王耀南:只要王耀南在,就没有过不去的坡,只要王耀南活着,就没有渡不过的河。只因为王耀南冒着生死建造了长征路上第一桥。这座桥架设在宽600多米,水流速度1.2米每秒的河流上,王耀庆需要在夜间规定时间内架设五座浮桥,防止被敌人察觉,架设难度难以想象。
当时架桥用的材料模板只能用骡子和马运输,但在水深处为了桥梁的稳定性,又必须考虑用不同木材做桥面,在浅水处只能又换成木桩做桥墩,河面太宽难作业,夜间灯光照明条件又差,施工时,连口号和命令都听不清。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王耀南和各位红军愣是在规定的日期内搭建好了五座浮桥,让红军继续前行。
由于王耀南在红军长征,在抗日解放等战争中积累了一系列的兵工操作技能,遇水架桥,逢山开路,谁都不能阻止王耀南革命的决心。
在抗美援朝第五次反围剿战役中,面对美军的围追堵截,我军伤亡惨重的情况下,毛主席不假思索的提出让王耀南前来解决我军的防空和防重炮的问题,王耀南自是上心,潜心研究,他利用平时积累的地道战术,致使美军的坦克频繁跌落战壕,无法前进,自是恼火。
正是王耀南的地道战术,才在三八线下构造一个地下长城,这才解决了一线部队的屯兵养兵及作战防御问题,使得我军每日阵亡人数由80多人减少到每日牺牲2-3人,可以说是起到了质的防御作用。
在这次的朝鲜战争反击战中,美军司令范佛里特被打的鬼哭狼嚎,面对美军发射的17万多发炮弹,却对我军造不成预期伤害,在各种装备齐全的情况下既不能进攻,也没法反击,只能选择退军,范佛里特瞬间感到颜面扫尽,再也不敢轻视中国志愿军的智慧和作战能力。
王耀南凭借他的英勇和指挥,为革命事业奉献一生,也为我军作战技术提供了新思路,不愧是兵工之王,也无愧于刘伯承及毛主席的信赖与赞许,更应该成为百姓心中铭记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