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的三所里之战中,38军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胜利。
江拥辉回忆道,那场战役后的景象如同奇幻电影般令人难以置信:
无数缴获的战利品堆积如山,仿佛置身于一个不曾见过的人间奇景。
1950年底,中朝边境的鸭绿江两岸硝烟弥漫,炮火连天,成千上万的中国军人,背井离乡,远赴异国他乡,投入了那场改变历史进程的伟大战争。
平型关大捷、云山大捷、清川江大捷……志愿军征战朝鲜的战绩辉煌,但你可曾听说过"三所里"这个地名?
那是志愿军第38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荣耀,在那里他们阻击敌军,歼灭敌军,缴获的战利品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风雨欲来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25日,麦克阿瑟发动"圣诞总攻击",企图在感恩节前结束战争。
志愿军决定发起第一次战役,阻击敌人。
位于西线的志愿军第38军肩负着阻击从清川江方向南下之敌的重任。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38军并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抵达指定地点,导致大批敌军溃兵逃脱。
38军军长梁兴初受到彭德怀司令员当面严厉批评,痛骂"鼠辈""斩马谡"!
梁兴初愧疚不已,暗暗发誓一定要洗刷这个耻辱。
全军将士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东风吹又生
11月6日,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
彭老总再次委以38军以重任,令其堵住敌人经三所里南逃的退路。
但此时美军也充分认识到三所里位置的重要性,极力派兵增援,意图提前占领三所里。
38军必须火速穿插,抢在敌人之前到达三所里,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时间就是生命!38军军长梁兴初当机立断,命令113师以最快速度向三所里推进。
113师官兵接令后,立即启程,夜以继日,一刻不敢停歇。
披星戴月,前赴后继
113师的将士们已经在前线作战了数十个日夜,本已疲惫不堪,但想到军令如山,使命在肩,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
他们不眠不休,风餐露宿,翻山越岭,穿林渡河,仅用14个小时就迅速突进72.5公里,于28日清晨8时准时抵达三所里。
与此同时,338团和337团也在三所里以西的龙源里方向迅速展开,彻底封锁了美军的退路。
誓死捍卫,寸土不让
占领三所里只是第一步,紧接着113师就面临极其艰巨的防御任务。
一面是穷途末路、凶相毕露的美军溃兵,另一面是争分夺秒增援的美军援军。
敌人在兵力和装备上具有绝对优势,密集的炮火倾泻下来,阵地被夷为平地。
但志愿军战士视死如归,誓与阵地共存亡。
每次当敌人轰炸结束,准备发起进攻时,志愿军都会突然从废墟中钻出,嘶吼着举起刺刀冲锋,吓得美军屡屡败退。
338团副团长孟泰说:
"当时阵地上到处是血肉模糊的尸体,可我们就是从尸体堆里爬起来,继续战斗!"
一波接一波的进攻在三所里前破碎,锐气尽失的美军终于认识到,想从三所里这个地狱般的阵地前通过,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最终,美军丢盔弃甲,仓皇逃窜,落荒而逃。
据不完全统计,仅美第2师就在两天内损失8000余人,绝大部分重武器被缴获。
奇景难忘,荣光绝代
战斗结束后,38军副军长江拥辉在战场上巡视,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
到处都是美军丢弃的汽车、坦克、大炮、武器弹药,军旗、文件散落一地。
江拥辉感慨道:"我打了半辈子仗,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奇景啊!"据他回忆,光是被缴获的汽车就超过2000辆,还有几百辆坦克。
这些武器装备极大充实了志愿军的战斗力。
1950年12月1日,彭德怀司令员发来贺电,称赞38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是"新中国的脊梁,人民的骄傲",并授予"万岁军"称号。
自此,38军威名远扬,成为志愿军的王牌劲旅。
岁月如梭,硝烟散尽。
70多年过去了,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仍然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因为我们知道,正是无数像38军将士那样舍生忘死的英雄儿女,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安宁。
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怎样才能不辜负先烈的牺牲,传承他们的精神呢?
也许从缅怀历史、铭记英雄做起,让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高尚情操,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去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