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道栅栏”,这是小说《隐匿之歌》作者李樯创作这部小说的灵感来源,由此他创作了这部探讨人性、情感、寻找自我的心理学小说。2024年11月30日下午,在西安SKPRENDEZ-VOUS书店,举办了这部小说的分享会。活动邀请小说家、鲁迅文学奖得主、《延河》杂志副主编弋舟,小说家、老舍文学奖得主程青,文化学者、历史学家徐伊丽,以及《隐匿之歌》的作者、诗人、小说家、《青春》杂志主编李樯,作为嘉宾,与到场读者共同探讨当代文学语境下的寓言、栅栏及时代症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弋舟:这是一部极具妖娆气质的小说

这是一本并不厚的小说,但是在看过那么多像城墙砖一样的作品之后,这本书显得有些难能可贵。衡量一部作品并不仅仅从页码上,更重要的是在今天这样一个阅读时代,这本书能给读者带来什么。我对李樯是有期待的,小说在我眼里有两种,一种是可以用故事梗概的方式去解释讲述的,另一种是用梗概讲不了的,比如《红楼梦》,故事梗概是覆盖不了著作本身的。《隐匿之歌》也很难用一个梗概讲清发生了什么,虽然它有很核心的东西,两对夫妻,两男两女的情感生活。但是在这四个人的物理形象之外,作者是把角色从人性中高度抽象出来,使得这本书具有寓言性。这种高度抽象的人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遇到,但是李樯把这些提炼出来的角色通过一种方式合理的呈现了,这个方式就是心理疾病。这位传统文人形象的作家,创作了一部极具妖娆气质的小说,他把当下很多人挂在嘴边的抑郁、焦虑,通过一种合理的方式做了现实阐释。这种逻辑一定基于作者坚固的现实常识和现实知识。小说中的四位主要人物,有时候会带来一种痛苦的感觉,这种痛苦源自于四位主要角色在青年外表下沧桑的灵魂,这使得这种痛苦具有参照性,年轻一代能在这几位人物身上参照自己的痛苦,看到自己的迷茫,感受到自己的挣扎,同时也看到自己的善良,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隐匿之歌》是一部虽然薄小但是真正宏大的书。

程青:带有飘逸感的小说,创造了一个与现实贴近的梦境

《隐匿之歌》是一部具有独特气质的小说,它不是那种冲动写作下的作品,李樯也表达过这是一部创作时间跨度很长的小说,所以他这本书虽然是一部轻巧的小说,篇幅不长,但是故事的容载量相当丰厚。作者李樯是一个诗人,这本书也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诗人的气质,这就使得它跟其他非诗人的小说家创作的作品气质不太一样,李樯的作品被赋予更多哲学性,有一种飘逸感,这种飘逸感甚至是有点游离,它多多少少有一点梦境的色彩,虽然他表面上在描述日常生活。但是他笔下的日常生活也不是特别普通,他一开始就告诉读者,小说人物心里有病。之后他通过心理学打开了一个灵感,他没有把这个灵感具象到文学作品,而是放到生活中编制成为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带有了他想讲述的所有,种子生根发芽之后,成长为一颗成熟的果实,这个果实就是《隐匿之歌》。这本书读完会给人带来很多思考,这不仅仅体现在梳理人物关系上,作者对人物设置的本身就埋藏了很多细节。比如主要角色的名字,都暗含着某种对仗。对应着的人物命运,就像是双生花一样,平行又有交叉。这样他的小说其实是增加了丰富性,更有张力,非常有意趣,也有味道,作者带来一种渗透到内心的纵深感。小说为什么叫《隐匿之歌》,也许正是因为有好多说不尽的东西和没有完全呈现的东西,然后通过阅读我们用自身的经验来呼应,这样我们会把这本书读得更厚,理解作者、理解作品之后,这本书会再读得更薄。

徐伊丽:跨越栅栏,找到更好的路

《隐匿之歌》是一本很现代、很时尚的小说,但是你在阅读时并不会感到轻松,反而很沉重。作者李樯给我们传递了很多的信息。尽管这一本书里面它主要是写了四个人,两对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但是在爱情故事的表象下,传递了相当大的信息。书中角色的遭遇,其实是可以映射到现实世界的我们身上的,让我们有熟悉的感觉。读完这本小说,不禁会问自己——我们到底想要什么?幸福到底是什么?这些困惑与疑问,既简单又复杂,这总充满哲理性的问题,作者李樯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了阐释,并不是简单地做回答。所以这是一部看似轻松却内里丰厚的作品,作者以独特的写作方式,以两条故事线,不同时空的叙述将这个故事往前推进。这本小说更像是具象化的一位心理大师,或许读者看了以后可以从中得到一点启发,或者能够找到生活的理想答案。就像作者李樯提到的,跨越栅栏,是给自己一种可能,找到新的生活,新的世界,走出更好的路。

李樯:栅栏之外的世界,有更多可能

《隐匿之歌》是我创作作品中时间跨度最长的作品,这部小说的创作,深受心理学相关图书的启发,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一些体悟,让我脑中就跳出一句话——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道栅栏。这个栅栏是什么?是我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以自己生活经验为基础,扎在我们内心庭院外的一道篱笆,它带来一种隔离或者安全感。它保护的是我们不足为外人道的隐秘,那么如何把这样一种隐秘以故事化的方式呈现,对我来说其实难度特别大,因为我既不是心理学学者,也不是心理学医生,而故事中的人物虚构性特别强。于是我把我理解的各种心理问题,本着如何人格化、如何日常化的宗旨,来设计小说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有了一个三角形的人物关系结构,为书中人物的关系定下基调。创作这部小说的初心,是期望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们摆脱“栅栏”的束缚,打开自己,与外界有更多交流,跨越栅栏之后会发现有更多可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开心更快乐一些。这是我们每个人好好生活的一个诉求。

嘉宾发言之后,现场读者积极与嘉宾交流,就文学创作心得,以及文学理想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