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在寺院、影视剧里看到佛陀、菩萨、圣者的头顶和身后,总会有一个金光闪闪、特别神圣的“光环”,且形制各异,别有韵味。
其实,头顶上有光环这种设计,起源于古印度佛教造像艺术中。这个光环有个专业名词,叫做“背光”。
那么,“背光”主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佛菩萨的智慧之光
在佛教造像艺术中,常常以物质或形态来象征某种佛教精神内涵,背光也不例外。
《造像量度经》《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大智度论》等经典中,都讲到了佛的三十二相。三十二相,又称三十二大丈夫相,是佛所具有的庄严德相。
石雕佛像背光则是为了表现佛三十二相中的“眉间白毫”和“长光一丈相”。
“眉间白毫”即两眉之间有白毫,柔软而右旋,常放光明,是佛见众生修戒、定、慧三学,随喜赞叹而感得的妙相;表示内心清明纯净,能见百亿诸佛光明微妙境界。
“长光一丈相”即佛身周围经常放出一丈金色光芒,是佛发大菩提心,勤修无量信愿行等善法所感得的好相。这个好相表示能灭除疑惑、业障,一切志愿皆能满足。
所以,佛像的背光是智慧之光,象征光明,代表了佛的智慧和觉悟境界。
常见的背光样式
背光其实包括头光和身光两种,头光是“眉间白毫”的体现,身光是“长光一丈相”的体现。一般来说,只有佛陀才会有头光和身光,而菩萨仅有头光。这是因为修行果位的高低不同。
当然,在一些佛教绘画里,鉴于装饰的需要,有些大菩萨不仅有头光,也有背光;声闻和护法有头光,以表示他们的神圣地位。
常见的身光式样有圆形、船形、火焰形、莲瓣形、宝珠形等。“圆盘形”背光,自古印度犍陀罗时期就开始出现,大多都是无装饰图像的圆盘。以圆形为主的佛教雕塑背光的外形,通常象征着圆满、圆融。
无论在佛教中还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火焰都被视为吉祥之物,是中华文化的表征。
“火焰形”背光出现的时间较早,每个朝代也有所不同。北周及隋朝时,背光为“火焰形”的雏形;到了北凉,佛像雕塑的背光开始大量选用“火焰纹”。之后,越加成熟繁复。
“吉祥图案”是背光运用最广泛的装饰。它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莲花、卷草、团花,可存在于整体背光中。这种图案的使用,从北魏至唐代达到顶峰,并一直延续到元代,细腻地刻画出了佛的尊贵庄严,菩萨的高贵华丽以及弟子的端庄持重。
有智慧的人,都熠熠生辉。不仅仅是佛菩萨,其实我们每个人也有属于一个自己的“光环”。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发大愿,修学行善;学习佛菩萨,做那个“头顶有头光,身上有身光”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为他人带去笑容,照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