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培养军事科技人才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
作为中国最高军事工程学府,哈军工汇聚了国内外顶尖专家,是无数人心目中的“国防摇篮”。
某一天,陈赓大将亲自陪同钱学森参观这所传奇学府,两位巨擘的碰面本应尽显默契,然而,钱学森在参观后却提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意见:“外国专家太多了。”
这话背后是无心一说,还是另有深意?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位科学泰斗到底看到了什么,又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
今天,我们一起探寻这场参观背后的故事,读懂钱学森简短评语中的深远寓意。
带着"中国人能行"的信念,陈赓陪伴钱学森考察
1955年10月,阔别祖国20年之久的钱学森踏上归程。
回国后,他立刻被派往东北,开启了一段传奇的考察之旅。
陪伴钱学森的,正是时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院长的陈赓大将。
这位曾经的黄埔军校三杰之一,解放战争中的战功赫赫,此时已经成为副总参谋长。
对于能亲自陪同钱学森参观,他倍感荣幸。
行走在哈军工的校园里,钱学森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师生们热烈的欢迎。
然而,细心的陈赓发现,这位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执教多年的科学家,却时而陷入沉思。
原来,钱学森在实验室里看到,一些关键的研究领域,全都是苏联专家说了算,中国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从发挥。
"中国人难道就比外国人差?"钱学森的内心充满了疑问和不甘。
虽然对学院的整体建设感到满意,但他对"洋专家"把持关键岗位的现状颇有微词。
作为一名满怀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他深知,要实现民族振兴,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
倘若总是依赖别人,即便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也终究是"外国货"的翻版。
晚宴时,陈赓巧妙地将话题引到火箭导弹上,他假装不懂行,请教钱学森:"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
钱学森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
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怎么不行?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就能干!中国人又不比他们差!"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让陈赓由衷地佩服。
他知道,有了钱学森这样充满民族自尊的科学家,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就有希望了!
其实,陈赓何尝不是一位民族脊梁?早在东征北伐时,他就以"铁军"之名,所向披靡。
抗日战争中,他更是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
然而,面对西方列强的先进武器,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深感战争形势的残酷。
他明白,单凭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已经无法与敌人抗衡。
唯有掌握核心科技,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周总理力挺,中国导弹研制工作全面铺开
回到北京后,钱学森的考察报告很快送到了陈赓手中。
看到钱学森对哈军工"外专"问题的犀利点评,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连连称赞。
在他看来,钱学森敢于直言不讳,正是中国迫切需要的民族脊梁!
陈赓随即安排钱学森拜会彭德怀元帅和周恩来总理,商讨导弹研制大计。
当钱学森阐述起导弹研发的宏伟蓝图时,躺在病床上的彭帅来了精神。
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军队不能总是土八路,也得整点儿洋玩意儿!"
彭老总知道,在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朝鲜战场上,志愿军虽然以"钢少气多"的精神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但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
倘若我们拥有了先进的导弹技术,又何愁打不赢仗?
在钱学森、陈赓等人的极力推动下,周总理当即拍板,决定成立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启动导弹研制工作。
1956年5月,国防部五院宣告成立,钱学森就任院长。
中国的导弹事业,就此破土动工!
哈军工打前锋,为"两弹一星"输送大批人才
五院建立后,迎来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人才匮乏。
当时,懂导弹的科研人员凤毛麟角,谈何"千军万马"?
关键时刻,又是陈赓挺身而出。
他慷慨地表示:"我们军工学院愿意为五院输送最优秀的专家教授!"在他的带动下,清华、北大等高校纷纷响应,大批尖端人才汇聚五院,导弹研发终于有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为了培养更多接班人,陈赓还在哈军工开设了导弹专业。
他十分重视这个专业的建设,亲自挑选最优秀的师资,并从苏联引进先进教材和设备。
在他的悉心培育下,一批批热血青年成长为栋梁之才,成为祖国的希望。
事实上,我国"两弹一星"工程的许多元勋,都直接或间接受惠于哈军工的输送。
陈赓不愧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半个父亲"!
"我成功活着回来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在中国导弹事业的关键时刻,陈赓却因劳累过度,心脏病发作住院。
但即便卧病在床,他依然心系国防。
甚至有一次,他坚持参加国防科工委的试车仪式,回来时对妻子说"我成功活着回来了"。
这句略带调侃的话,背后却是一种视死如归的担当。
陈赓深知,他肩负的是国家和民族的重托。
在这个关乎国运的特殊时期,他没有时间也没有资格去考虑个人的生死得失。
哪怕只剩最后一口气,他也要为祖国的强盛而奋斗到底!
与钱学森一样,陈赓始终放不下的,还是他一手创建的哈军工。
休养期间,他给学校党委写信,详述办学思路,鼓励大家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而这封充满期望的书信,竟成了他留给哈军工的绝笔。
1961年3月16日,年仅58岁的陈赓因病逝世。
钱学森后来回忆说,正是在那顿别有深意的晚宴上,他第一次见识了陈赓的魄力和远见。
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将,不仅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更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
他们虽然只有短暂的交集,却惺惺相惜,为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共同奋斗。
从陈赓到钱学森,从哈军工到五院,一代代中国人薪火相传,矢志不渝。
他们身上所焕发出的爱国热情、民族自尊,时刻感召和激励着后人。
如今,当"中国制造"享誉全球,"东方巨龙"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时,我们更应铭记先辈们的拳拳赤子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让我们传承他们的精神,以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谱写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