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16日,惊天动地的孟良崮战役结束。
此战,华野歼灭了国军五大王牌主力之一的整编七十四师,取得了自解放战争以来,最为辉煌的胜利。
而在战后不久,中央军委抓住了国军深陷解放区的时机,决定立即进行反攻,因此,华野根据指示,先后组建了东线兵团和西线兵团。
两个兵团的战略任务不同,东兵团负责执行外线作战任务,具体的说,就是挺进鲁西南,进军豫皖苏,因此也叫外线兵团。
而西线兵团,则是担负内线作战任务,所以也叫内线兵团。
任务和责任都明确后,却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两大兵团的司令员该由谁来担任,对此,陈毅和粟裕曾先后向毛主席推荐过两个人选,但却一一遭到了毛主席的拒绝。
而让人意外的是,毛主席最终点了一位“大老粗”来出任此职。
一、西线司令有争议
成立东、西线兵团,是当时战略需要下的特殊举措。
孟良崮战役后,华野虽歼灭了国军整编七十四师,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国军在山东地区活动,因此为更有效地应对战局发展,华野决定分兵。
这一分,华野分成三路,即叶飞、陶勇率领的一、四纵,陈士榘、唐亮率领的三、八、十纵,以及陈毅、粟裕指挥的二、六、七、九纵。
其中,陈唐去的是鲁西南,叶陶去的是鲁南,陈粟二位则在沂水方向正面迎击敌人。
但这一分,作为总指挥的陈、粟由于在鲁中地区,因此在对鲁西南、鲁南的部队传递消息、指令方面,就有了一定的时间差。
毕竟当时的通讯比不上现在,加上战争年代条件受限也多,同时正值刘邓大军千里跃进,亟待华野在战略战役上配合。
所以为了指挥的便利性和实效性,在1947年8月,陈、粟二位就向组织上提了成立一个西线兵团的建议
按照陈、粟二位最开始的想法是,西线兵团由三、八、十这三个纵队组成,并成立一个指挥系统,这样的话,就避免了因等待指令而贻误战机。
同时,陈粟对于西线兵团司令员人选,则是建议由陈士榘担任。
电报发出后的次日,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就进行了回复,不过,回复的内容却让陈毅和粟裕颇感意外。
总结一下,大致有两点。
首先,西线兵团不要局限于三、八、十纵,可以考虑把叶陶的一、四纵也加进去,这样以五个纵队的力量,就能在支援刘邓作战起到大作用。
这一点倒是没啥,毕竟拳头握在一起才更有力量,五个纵队组成西线兵团,也确实是在当时很有必要的。
而第二点,毛主席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拒绝了陈粟关于司令员人选的建议。
毛主席的看法很简单,西线兵团一旦组建,那肩上的担子以及所要负责的战斗任务都会十分繁重,并且还得配合刘邓大军,因此,由陈士榘担任司令员并不合适。
而毛主席心中的理想人选,则是粟裕。
粟裕的能力,已经在之前的战役得到了验证,因此,就当时的形势去看,要想真正让五个纵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实现战略反攻,粟裕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并且,从毛主席当时的电报里还隐藏了一个指示,那就是陈毅继续在内线,这么一来,陈、粟二位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山东战场就基本稳了。
不过,粟裕在接到中央军委的电报之后,并未马上上任。
经过深思熟虑,粟裕也提出了自己的三个“要求”,第一是要去可以,但是请陈毅一同前去西线,第二,把六纵调入西线,第三则是成立一个东线兵团。
不得不说,粟裕考虑问题确实十分全面。
陈毅是华野的“定海神针”,因此他一同去西线,这对人事关系和指挥都是有相当的积极作用的,有了这种积极的作用,才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大展身手。
毕竟华野从组建走到现在,“陈不离粟、粟不离陈”已经成为共识,两人在工作上的配合,也到了十分默契的程度。
因此,从各个方面去考虑,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下一步作战任务,陈、粟继续搭档,显然是最合适的。
在收到粟裕的电报后,毛主席经过考虑,最终同意了粟裕的建议,就这样,华野西线兵团得以正式成立。
可不要小看这个西线兵团,这可是占整个华野三分之二的力量的战略集团,对之后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线兵团就这么定下来了,而关于成立东线兵团,毛主席却有不同的看法。
二、东线指挥难抉择
东线兵团,又称内线兵团。
而在粟裕带走六纵后,东线兵团的兵力就只有二、七、九这三个纵队,力量相对就薄弱的一些,并且,伴随着陈、粟带着主力部队的离开,保不准国军会卷土重来。
一旦如此,山东解放区将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所以,由谁来担任这个东线兵团的司令员,也是一个必要要十分慎重考虑的事情。
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国军果然是闻风而动。
就在陈毅和粟裕离开不久,国军范汉杰部就大举进犯胶东,这么一来,山东的局势顿时就又危急了起来。
鉴于此,东线兵团的司令员人选就更加重要,必须要有一个能主持大局、稳定形势的人来担任。
而最开始,粟裕推荐的人选是时任华野副政委的谭震林,并且,他和陈毅还联名向军委发了一封电报,电报里清楚的提出,“另组东兵团司令部,以谭震林为司令”。
之前流传有一种说法,是说粟裕与谭震林之间有意见分歧,所以就不愿让谭震林担任东线兵团的司令员,这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首先,粟裕和陈毅在1947年8月5日发给军委的联名电报中,就十分明确的提出了由谭震林任东线兵团司令。
其次,陈、粟、谭是华野的重要灵魂人物,三人合作许久,配合也十分默契,即便是有意见上的不同,那也是就本身工作而言,不会存在过深的矛盾。
并且,谭震林作为华野的三号人物,由他出任东线兵团的司令员也是比较合适的。
正是基于这些考量,粟裕就建议由谭震林担任东线兵团的司令员一职,单从表面上看,这个安排似乎并没有太大问题,但若是细细考量的话,这里面还确实有不妥的地方。
不妥之处,在谭震林身上。
倒不是谭震林能力不行,主要是他的能力更多的偏向于政工方面,并且也是一位从事政工多年的干部,但论排兵布阵、战略战术,就相对有些薄弱。
当然,粟裕在当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作为谭震林老搭档,粟裕是清楚他的优势在哪里的,因此若是由谭震林担任兵团司令的话,那就很有必要调来一个军事厉害的人打配合,这样的话,就能稳定山东地区的局面。
但这个人选谁呢?思来想去,粟裕觉得时任九纵司令员的许世友最合适。
许世友是出了名的暴脾气,对谁都是直言快语,也和粟裕产生过摩擦,正因如此,就有传言说他和粟裕“不和”,甚至有人还添油加醋的说两人“水火不容”。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谣传,许世友和粟裕两人的关系还是相当不错的,虽说有摩擦不假,但也是基于工作上,不然的话,粟裕也不会推荐他来担任兵团副司令,毕竟这意味着是升职了。
而粟裕之所以推荐许世友,更多的是看中了他的军事能力,加上他对胶东一带极为熟悉,因此,让这么一位敢打敢拼的猛将来配合谭震林是十分正确的。
按理说,谭、许二位一文一武,东线应该没问题才对,只要东线稳了,那么粟裕在西线又有陈毅做支持,自然就会放开手脚突飞猛进。
但问题就在于,东线这边并未稳下来,没多久就顶不住了。
三、毛主席点将许世友
为什么会顶不住呢?两个原因。
第一是国军在孟良崮战役后,鉴于惨败,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与调整,其中,关于新的战略思路,国军做出了极大的变化。
具体的说,当时国军的新思路可以总结为两句话,即“并进不如重叠,分进不如合击”。
用大白话解释就是,放弃之前三四个师一字排开齐头并进的方式,改为纵向重叠、交互前进的方法。
其次,就是兵力集中在一处,改变力量分散,从而促使力量最大化。
用八个字形容就是,“密集平推,步步为营”,而这种改变,就给华野带来了很大麻烦,而在当时,国军范汉杰部又把7个师合在一处,对我军东线发起了猛烈攻击,更是让东线兵团压力巨大。
加上范汉杰本就是黄埔名将,指挥打仗也有自己的一套,因此,在最开始,东线兵团受到了不小的损失。
其中,2纵和7纵,可以说是元气大伤,9纵稍微好点,但也是损失较大,另外还有刚成立的13纵,因为战斗力有限,也出现了损失。
接连战事失利,本就让东线的战士们有些士气不足了,与此同时,东线兵团内部又因为合兵还是分兵,出现了意见不统一。
这一争执,更让局势变得糟糕,甚至还贻误了一次宝贵的战机。
考虑到东线兵团的情况,最后,还是毛主席拍板决定,把许世友再提半级,由东线兵团的副司令,升为司令,谭震林则改任政委。
毛主席的这个决定,可以说是知人善任,他清楚谭震林的强项是政工,而许世友的强项则是打仗,所以这一调整,就意味着把两人放在了合适自己的位置上。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两人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果然,许世友上任之后,把9纵和13纵集中在了一起,并寻机对国军主力发起了猛攻,由于指挥得当,最终打了几场畅快淋漓的歼灭战,也收复了不少失地。
这么一来,国军嚣张的势头就被遏制,而与此同时,谭震林也发挥出了他政工干部的优势,不仅稳住了部队士气,还带着元气大伤的2纵、7纵顺利转移,减少了伤亡。
作为一名公认的猛将,许世友的指挥作战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有资历、有能力去独当一面,所以,毛主席将他从一个纵队司令员提拔为兵团司令员,是慧眼识珠,而实践也证明,许世友将军堪当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