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南京考古工作取得丰硕成绩,得到国家、省级文物行政部门高度肯定,2023年南京市考古前置工作入选江苏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大案例。2024年经过多轮梳理、专家评议推选,南京市“坚持‘先考古、后用地’实现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双赢”入选全国基本建设考古和文物保护优秀案例,纳入国家文物局编著出版的《全国基本建设考古和文物保护优秀案例》向全国推介,成为古都城市文物保护的示范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基本建设考古和文物保护优秀案例:坚持“先考古、后用地”实现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双赢——考古前置助力南京古都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南京市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统筹处理地下文物保护与古都型城市建设发展的关系,探索出了“立法先行、部门联动、建强队伍、分类保护”的基建考古“南京模式”,形成了“思想统一是前提、法规建设是基础、机制创新是保障、统筹协调是关键”的“南京实践”,实现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街遗址

考古前置,全面覆盖

南京市持续推进“先考古、后用地”的基本建设考古工作,实现了考古前置的全面覆盖。2017年以来,南京市年度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量位列全国第三。近五年,我市共完成考古调查勘探项目1160个,合计面积1.169亿平方米;完成发掘面积约15.55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标本约22475件。依法应开展的考古项目,出让前完成考古率100%,真正实现了“立项即落地、拿地就动工”的目标,为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章立制,完善法规

市政府建立了土地出让、土储计划等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考古前置监管,保证建设用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净地”。市文物部门和市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履行考古工作职责义务,各区政府、各开发平台负责本地辖区考古工作组织领导。

由于考古前置全覆盖,出现了考古力量不足、人员短缺等短板,市委市政府及时采取有力措施,2017年以南京市考古研究所为基础成立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并实施两次增编。2023年创新实施框架协议采购方式公开征集考古调查、勘探服务和考古发掘普通用工服务。制定《南京市考古发掘管理规定》《考古项目普通用工预决算管理办法》等业务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确保考古工作质量及文物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昭家族墓出土金印

联动推进,提质增效

南京市结合老城保护、城市更新的规划设计,根据文物本身价值,充分探索“规划避让、规划融合、迁移保护”三种模式分类实施考古新发现的保护展示,结合居民小区、学校、地铁交通等建设尽可能原址保护、融合保护,实现了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保护展示重要文化遗存约40余处,其中最重要的是明故宫皇城遗址(西南片区)、黄泥塘大报恩寺遗址、西街遗址、官窑山明代窑场遗址、西营村南唐窑业遗存与南朝寺院建筑基址、五佰村丁奉家族墓葬遗址、南宋建康府贡院建筑基址、南部新城张昭家族墓等,极大地延伸了南京的历史轴线,丰富了南京的历史内涵,让城市文脉得以延续、让城市文化基因得以留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奉家族墓

(图文来源于“南京文旅”,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