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丛书
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下藏东南地区的
气候变异特征
本书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之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下藏东南地区的气候变异特征的研究成果总结。本书围绕藏东南地区近代气候变异的主要特征,系统地分析了藏东南地区基本气象要素自1979年以来的变化特征,揭示了该地区近代气候和相关极端事件变异的事实。全书共7章,包括藏东南地区气候变异和极端事件的主要研究背景;利用观测站点和再分析资料分析藏东南地区主要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和趋势、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特征与趋势;大尺度西风和季风环流及海温等系统与藏东南地区气候变化的联系;西藏地区主要极端天气事件的个例分析以及藏东南地区气候变化模拟与评估现状等。
藏东南地区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怒江和澜沧江)并流区,是“亚洲水塔”的核心地带,也是西风-季风协同作用非常重要的关键区域。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及相关气候效应和气候应对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成为近代气候学研究不可忽视的焦点问题。而青藏高原,尤其是藏东南地区是全球变暖背景下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之一。明确藏东南地区近代气候变异的主要特征,可以为高原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等提供重要参考,也可以为高原气候预测和未来气候变化预估提供重要依据。
本书分为7章,主要内容和分工如下:
第1章主要介绍了藏东南地区气候变异和极端事件的研究背景,探讨了藏东南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和研究现状。
第2章主要介绍了研究使用的数据、指标和方法。
西藏地区有人站站点的空间分布
蓝色点为站点位置;红色框(27°N~32.5°N,85°E~98.5°E)表示藏东南地区
第3章主要分析了1979年以来藏东南地区温度、降水和积雪深度的变化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
1979 ~2020年藏东南地区地表气温年际变率的空间分布
填色为格点资料;圆点为有人站的资料结果(藏东南地区有33个站);
蓝色框表示藏东南地区。
1979 ~2020年藏东南地区积雪深度年际变率的空间分布
圆点为有人站的资料结果(藏东南地区有33个站);红色框表示藏东南地区
第4章主要分析了1979年以来藏东南地区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特征与趋势,包括极端高温日数、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多降水日数、中降水日数和少降水日数的统计特征。
1979 ~2020年藏东南地区极端高温日数线性趋势的空间分布
填色为格点资料;大圆圈为有人站的资料结果;小黑点表示通过95%信度检验;
“+”标志表示该站点数据趋势变化超过95% 显著性水平
第5章主要分析了与藏东南近代气候变化相关的西风-季风的主要特征,包括大尺度环流、海表面温度等信号,探讨了藏东南温度、降水和极端事件变化的可能影响因子。
1979 ~2020年海温(a)和降水(b)对藏东南地表气温(站点资料) 标准化时间序列的回归场
灰点表示超过95%显著性水平
第6章主要是关于西藏地区,尤其是藏东南地区主要极端天气事件的个例分析和总结,包括强降温、强降水、暴雪等极端事件的特征、形势和可能成因,并对相应事件进行了总结分析。
第7章主要分析了地球系统模式对藏东南地区气候变化的模拟与评估情况,系统给出了温度、降水和积雪的模拟现状。
1979~2014年CN05.1(a)和CAS-ESM2.0(b)在藏东南地区的年均气温分布
及两者的差异(c)
▋ 本书目录
左右滑动查看全书目录
主要作者简介
李超凡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任务一专题二“气候变化与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专题联系人。主要从事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研究,已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40篇,相关成果荣获大气所 “学笃风正”创新贡献奖和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人才项目资助。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等多个科研项目。担任英国皇家气象学会期刊Atmospheric Science Letters编委和中英“气候科学支持服务伙伴关系中国项目(CSSP-China)”工作组组长。
陆日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任务一专题二“气候变化与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专题负责人。多年来一直从事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和气候变异相关研究,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40余篇。先后主持了包括973项目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题、基金委重点项目等一批科研项目。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榜单、获韩国环境部部长奖、云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目前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大气科学)评议组成员、秘书长,《大气科学》期刊主编,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责任编委,Journal of Climate 副编委。
柳艳菊
理学博士,二级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监测首席,入选中国气象局“新时代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从事气候监测、诊断和气候变化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支撑、“973”项目、“总理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及气象行业专项等项目/课题/专题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参与出版专著/编著16部(译著1部,主编2部)。2014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讲授《高等天气学》。
张贺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入选“中国科学院技术支撑人才”。担任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总工程师助理,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地球系统模式研发、数值模拟及其预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作为核心骨干,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系统模式CAS-ESM2.0,参加了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相关成果荣获2023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主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清华大学-浪潮集团计算地球科学青年人才奖。
代华光
西藏自治区气象台副台长,正研级高级工程师,2004年6月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大气科学专业,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7月至今在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气象台从事短期、中期天气预报及气象服务把关工作。主持中国气象局、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项目10余项、发表专业技术论文10余篇,先后完成珠峰高程测量、“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环喜马拉雅国际论坛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先后获中国气象局“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全国气象工作先进个人”、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奖项。
科考记录
扫码购书
本文摘 自《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下藏东南地区的气候变异特征》 ( 李超凡等著,科学出版社,2024.10),有删减修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本文编辑:谢婉蓉)
地球为你而转!
欢迎关注:赛杰奥(sci_geo)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