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丁美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12月02日
第 05 版)
今天的话题,从一颗橙子说起。
前段时间,笔者在网上下单了某款橙子,收货时发现每颗橙子表皮上都贴着一张绿色标签,上面标注着“0.2956”的数值。笔者了解到,这款橙子拥有农产品领域的“碳标签”。卖家通过量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用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相应产品的碳足迹。“0.2956”意味着在低碳环保措施下,生产上市这样一颗橙子的全链条碳足迹为0.2956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比普通橙子的碳排放量少了近一半。
随着“双碳”工作的不断推进,绿色低碳生活渐成风尚。碳足迹,通常用来衡量个体、组织、产品或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标。石油、煤炭等含碳资源消耗得越多,温室气体排放量就越大,碳足迹也就越大。当产品的日常生产或个人的衣食住行被精确量化为对应的碳足迹之时,就能够摸清“碳家底”,算好“减碳账”,引导人们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消费习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碳足迹看不见、摸不着,咋样计算才科学?需要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对重点产品和服务的碳足迹进行精确计算和统筹管理,让碳减排有“迹”可循。
当前,国家已出台部署了不少政策,在制度层面捋清碳足迹的“追踪方式”: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要构建多方参与的碳足迹工作格局、持续加强产品碳足迹能力建设等;9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GB/T 24067-2024《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规定了产品碳足迹的研究范围、原则和量化方法等……各项国家标准正在陆续推出,碳排放监测核算能力不断加强,碳排放年报、快报等制度也在加紧建设,中国碳足迹管理体系构建开局良好,逐步迈向实质操作阶段。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规则将碳排放数据纳为必要的考核指标,碳足迹已成为产品出海的重要“绿色通行证”。
要做好产品的碳足迹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环保和能效管理水平,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江苏首个产品碳足迹实时管理平台运行,让碳排放像电能一样方便量化分析,挖掘企业降碳能力;粤港澳大湾区35项新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标准近日发布,为企业开展碳足迹管理提供科学指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更有底气;浙江当地组建纺织产业“碳足迹标识”认证联盟,某纺织企业获颁认证证书,其创新面料产品拿下巴黎奥运会等赛事制服装备的相关订单……
此外,相关行业协会、企业还要主动参与具体产品碳足迹国际规则制定,提升中国贡献度,在国际贸易中打开新空间,推动国内外碳足迹工作协同互促,力争在锂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和电子电器等领域推动制定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
碳足迹管理工作是项细活儿,涉及多个行业、多种产品、多个环节、多个领域,需动员社会主体广泛参与。比如,要推动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升级,上下游协同减排;还要持续加强产品碳足迹核算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好碳排放管理员等“双碳”人才储备工作;个人则可以通过环保出行、资源回收和绿色消费等方式,减少日常碳足迹。向“绿”而“新”,期待经济社会发展含“绿”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