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与于凤至的爱情故事,曾经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在青春年少时相遇相爱,共同经历了风雨飘摇的时代。然而,他们的婚姻却因为张学良的政治选择而走向了分崩离析。张学良在被软禁期间,与赵四小姐相依为命,而于凤至则独自承受着失去爱人的痛苦。幸好,她们有一个孝顺懂事的女儿张闾瑛,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给她带来了一些安慰和温暖。
张闾瑛是张学良与于凤至唯一的女儿,也是他们的骄傲。她从小就聪明好学,精通七国语言,有着开阔的国际视野。她不愿意受制于父亲的安排,也不愿意拘泥于传统的礼教。她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理想,勇敢地选择了自己心爱的人。
张闾瑛出生于1916年,那时候张学良已经是东北军阀中最年轻、最有权势的一位。他对女儿非常宠爱,给她提供了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张闾瑛也很亲近父亲,经常跟随他出行或者参加各种活动。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北三省。张闾瑛的祖父张作霖在事变前不久被日本人暗杀。这让张闾瑛对日本人产生了深深的仇恨和恐惧。她不想再留在东北,也不想再见到日本人。
1934年,张闾瑛随父母一起去欧洲旅行。她被欧洲的文化和风景所吸引,决定留在意大利继续深造。她在那里学习了音乐、美术、文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她的母亲于凤至也陪在她身边,给她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
后来,张闾瑛又转到英国伦敦大学继续学习。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位名叫陶鹏飞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彼此相爱,并且决定结为夫妻。陶鹏飞是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青年,没有任何背景和财富。他只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英国取得了博士学位,并且成为了一名著名的物理学家。
张闾瑛并没有把自己与陶鹏飞的恋情告诉父亲。因为她知道父亲会反对她嫁给一个平民百姓。事实上,张学良早就为女儿物色了一个国内的豪门公子,希望她能够回国成亲。但张闾瑛拒绝了父亲的安排,坚持要和陶鹏飞在一起。
1941年,张闾瑛与陶鹏飞正式结婚。而此时,她的父亲已经被软禁了四年。1936年,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与共产党合作抗日。这一举动让他失去了自由和权力,被蒋介石关押在各地。他的妻子于凤至也无法与他相见,只能通过书信来传达思念。
张学良在被软禁期间,有一个女人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她就是赵四小姐。赵四小姐是张学良的秘书兼情人,她对张学良忠心耿耿,不离不弃。她也是张学良的精神支柱,帮助他度过了无数个黑暗的日子。
张闾瑛对赵四小姐并不感冒,她认为她是破坏了父母婚姻的第三者。她更加同情和敬佩自己的母亲,因为母亲虽然受尽了委屈和冷落,却从未放弃过对父亲的爱和忠诚。
张闾瑛婚后定居美国,母亲于凤至后来也到美国生活。张闾瑛很懂母亲的心,总是抽出时间陪伴母亲。她会听母亲不断地讲父亲曾经的往事,以此来寄托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1961年,张闾瑛终于有机会见到了父亲。这是她与父亲分别后的第一次见面,也是她为母亲完成的一个心愿。在台湾当局的许可下,张闾瑛前往了张学良被软禁的地方。她见到了已经老去的父亲,抱着他哭泣不已。张学良也十分激动,他看到了自己唯一的女儿已经成为了一个中年妇女,而他却错过了她最美好的时光。
张闾瑛与张学良说着家常,也让张学良回忆起曾经在一起的却不长的日子。虽然探视的时间并不算很长,但张闾瑛的内心却是得到了慰藉,能够见到父亲,也算是替母亲了却了一桩深埋在内心的心事。
1964年,张闾瑛收到了父亲寄给母亲的离婚协议书。这是张学良为了保护于凤至和女儿而做出的决定。他知道自己无法给他们幸福和安全,所以选择了放手。张闾瑛既能理解父亲的无奈,也能体谅母亲的心情。她没有告诉母亲这件事情,而是更加努力地陪伴母亲,给她带来一些开心和温暖。
1990年,于凤至因病去世。她一生都没有再见到自己的爱人,也没有得到他的一个拥抱或者一个吻别。她只能把对他的爱和思念,埋藏在心底,带进坟墓。她死前的遗愿,是希望能和张学良同葬一处,永不分离。
于凤至去世后两个月,张学良被台湾当局释放。他终于重获自由,但却失去了最爱的人。他到前妻的墓前凭吊了逝者,流下了悔恨和哀伤的泪水。他对于凤至说了一声对不起,也说了一声谢谢。他知道,如果没有于凤至的爱和牺牲,他也不可能活到今天。
张学良在被释放后,并没有回到中国大陆,而是选择了留在台湾。他与赵四小姐继续生活在一起,也结为夫妻。他们一起从事了很多慈善和教育事业,也一起研究了很多哲学和宗教问题。他们试图用这些方式来弥补自己过去的错误和罪过。
1995年,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前往夏威夷生活,享受着阳光、海滩和花朵。他们在那里度过了最后的六年时光。2001年,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相继去世,两人合葬在夏威夷的一座公墓里。
张闾瑛一直与丈夫生活在美国,现在她已经107岁,身体依旧非常健康。她有着三个孩子和六个孙辈,她很喜欢和他们聚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她也经常回忆起自己的父母,感谢他们给予了她生命和爱情。她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的女人,因为她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