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主席到东北视察工业建设。
没想到主席一行来到沈阳时,只因吃了一顿饭,竟惹得毛主席勃然大怒,严厉批评了在场的所有沈阳市领导人。
之后毛主席回到北京,更是下达命令彻查全国各级干部,一场轰动一时的大规模调查就此展开,被处分的干部不计其数,被抓入狱的干部竟有上万人之多。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场行动中有42名干部被执行死刑,其中二人更是毛主席亲自下令执行的枪决,一时间全国老百姓的目光都聚焦于此。
究竟毛主席在视察沈阳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令得他如此动怒,1950年的我国,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竟使得毛主席如此大动干戈呢?
中央勤俭风盛行,基层奢靡风暗起
7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让无数中华儿女为之自豪。
但建国之初,我国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当时国内各行各业还没有完全恢复生产,人民的生活问题还不能完全得到保障。
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的众多革命先辈以身作则,倡导勤俭节约,带着革命时期的艰苦朴素精神为国出力,省下了许多经费,悉数用于为国为民的建设中。
特别是一代领袖毛主席,他老人家早在建国之前就已奉行节俭。
据在主席身边工作的李银桥回忆:
1947年,我军转战陕北,当时条件艰苦,为了节约用水,毛主席养成了个习惯,经常用一盆水洗全身,一条毛巾用了很久也坚持不换。
有一次,李银桥给主席端来一盆干净的净水,见主席仍是用旧毛巾洗脸,出于卫生考虑,便想劝阻。
但主席却不同意,他先是洗了脸,接着把用水洗脚,擦脚上的水时也仍是用那条旧毛巾。
李银桥坚持要给主席换一条新毛巾,劝他把擦脸和擦脚分开。
但主席想的却不一样,他认为现在是行军打仗之际,国家和人民都还很穷,如果每人都能省下一条毛巾,那成本也足够打一次沙家店战役了。
这样的思想让李银桥十分敬佩,事实上,毛主席一生都是旧衣裳在身,可他任何人面前都是高大光辉的形象,这样的形象可不是衣着能带来的。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基辛格就曾向其透露,毛主席为人原则性极强,身上的旧衣服缝缝补补穿了多年,仍坚持不换。
令得尼克松惊诧之余,也对这位中国的领导人十分敬佩。
无独有偶,中央的许多领导人也都奉行节俭,周总理一双皮鞋穿了十多年,几双袜子更是缝缝补补都不换。
而彭德怀元帅出国做访问工作时,身上穿的还是一件多年不换的旧大衣。
也正是毛主席和众多领导人的以身作则,使得勤俭之风成了党中央的常态。
但是,毛主席等领导人的良苦用心,却不是每个人都能领会到。
党中央虽然提倡勤俭廉政,但基层干部却不能完全响应中央的号召,一些基层干部甚至与中央背道而驰。
建国之后,很多干部竟忘记了战争时期的艰苦朴素精神。
他们开始沾染资本主义的思想,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甚至利用手中职权大肆敛财,丝毫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特别是在工业重心地区工作的干部,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干部最先尝到了工业发展带来的甜头,逐渐染上了奢靡的风气
一顿饭引出的反贪运动
党中央一开始虽然没有对基层干部的风气进行彻查,但很快也发现了苗头。
经过商议之后,党中央作出初步的应对,就是由中央领导人带头,要求每位党员以身作则,改正党内的不良风气。
当这一做法却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直到1950年2月7日,毛主席在周总理和越南领导人胡志明的陪同下,结束了对苏联的访问,做专列回国。
途中毛主席决定趁此次机会,沿着东北沿线对东三省的工业基地做一番考察,因为这些工业基地是北方地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主席到来,地方领导少不得要亲自接待。而以主席的一贯作风,自然是反对铺张浪费的。来之前便已经跟哈尔滨的地方领导打好招呼,一切从简。
可这些地方领导人却没能领会主席的意思,如果只是为了给主席接风洗尘,这并无不妥。
可一坐到饭桌边,主席很快发现,端上来的菜肴是一道比一道丰盛,山珍海味一道道的端上来,甚至有些菜肴主席在北京都没见过。
主席的脸色顿时有些沉重,这些山珍海味他是一根筷子都没动。
一旁的周总理自然也是早已明白,不过由于有外宾在场,周总理仍是维持着脸上的笑容,跟越南领导人胡志明闲谈,但桌上的珍奇菜肴他也是同样没吃。
考虑有苏联外宾,哈尔滨市的领导人想一番地主之谊,这个出发点仍可理解,所以毛主席没有当场发作,但他对此仍十分重视。
要知道建国之处我国的经济还十分困难,在主席眼中这一桌的费用若是投入到工业工作,不知能炼出多少吨好钢铁出来。
直到用餐结束,主席才将哈尔滨市的领导人叫到一块,语重心长的说:
“国家刚成立,我们做干部的不能忘记人民的生活还很贫穷,不可铺张浪费,吃米饭蔬菜足以,山珍海味要不得。”
哈尔滨市的领导人也接受了主席的批评,表示愿意改正,加上除了吃饭以外,对哈尔滨工业的视察让主席也很满意。
所以此时的主席内心还很乐观,他相信可以改正缺点。
可当离开哈尔滨,经过长春来到沈阳之后,只是一顿饭的功夫,就让主席彻底改变了心中的想法。
来沈阳之前,主席自然是照例吩咐,一切从简,一切从简,但这些话到了沈阳领导人的耳中,却等同是耳边风。
沈阳领导人以接待主席为名,摆了满满一大桌的山珍海味,情形比之前的哈尔滨一站,有过之无不及。
一坐到饭桌边,主席很快发现,被端上桌的名贵菜肴是一道接一道,若说哈尔滨那边是铺张浪费,那么沈阳这边简直是极尽奢靡。
毛主席的脸色顿时沉了下去,这回他再也不掩饰,在座的众人也是大气都不敢出,这一次,主席痛心疾首但十分严肃的对哈尔滨市的领导人进行了严肃批评。
但主席要做的可不止于此,他已经看出来,这些基层干部,表面上看只是显现奢靡之风,但背后只怕还有更深更严重的问题。
回到北京之后,毛主席下决心整顿全国的政治风气,随即下令彻查全国各级干部的贪污腐败问题,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全国反腐行动拉开了序幕。
而这场大规模调查行动的结果,也着实让人触目惊心,就连主席也为之一惊,他早已料到腐败分子不在少数,却没料到竟查出了这么多的人。
经统计,被调查的各级干部有90万之多,坐实有罪错并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的干部竟高达40万。
有的干部贪污的数字竟超过了一千万,而被判入狱的干部竟有上万人之多。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令震惊的是,在这些被调查的干部中,有42人被判处了死刑。
要知道我国对于死刑的判决极为谨慎,这42人到底是做了何等祸国殃民之事,竟落得判死刑的下场。
不死,何以葆党风
要知道这42人到底做了何等伤天害理之事,那就一定得看看这里头揪出的两只最大的“老虎”——刘青山和张子善。
这是两个让人痛心扼腕却又深恶痛绝的名字,刘张二人本是革命功臣,在战争年代跟随部队出生入死丝毫不惧,为党和人民立下过汗马功劳。
而新中国成立之后,两人也理所当然地身处高位。可叹两人顶得住战争中的枪林弹雨,却没能抵住和平年代糖衣炮弹的诱惑。
过上了安逸的生活之后,刘青山和张子善的内心逐渐被资本主义的物质思想污染,开始过起了腐朽奢靡的生活,其罪错可谓是罄竹难书。
在天津地区担任领导职位期间,两人利用手中职权盗窃财政拨下的欠款高达29亿旧币,水利专款高达30亿。
贪心不足蛇吞象,内心被彻底腐化之后,两人狼狈为奸,还合力倒卖国家钢材,从事非法经营。
更丧尽天良的是,两人满足自己对金钱的无底线追求,还私吞了原本用于驰援灾区的物资,那些物资本该被送到一个个需要帮助的灾区民众,却落到了他们手中!
以前是为人民出生入死,现在是不管人民死活。
根据对刘青山和张子善案件中的刑事判决书里,可知,自1950年到1951年,短短的一年间,二人便利用手中职权贪腐旧币高达171亿6272万元,折合人民币171.6万多元。
以如今的角度来看,这个数字似乎不是很巨大。
但若是以当时的标准和市场物价指数来看,这些钱可买粮食近1000万公斤,可供50多万人吃一个月并做一身衣服,就是折合成黄金,也足有一斤之多。
试想,若是这些钱都被用到了原本该用的地方,不知能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多少利益。
更不可饶恕的是,刘张二人自知若非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为了防止民众举报,他们和当地的一些组织勾结起来,堵住了群众举报的渠道。
甚至,他们还和当地的恶势力勾结,只要一发现民众中有人想举报他们,就让当地恶棍暗中报复。
如此种种,也难怪党中央一直不知道其中实情。
若非毛主席始终心系国家与人民利益,从一次对沈阳的视察中以小窥大,下令彻查全国。
不知还会有多少“刘青山”和“张子善”藏身暗处,做着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勾当。
党中央的这一番举动,令全国震惊,但更群众拍手称好。
1951年12月14日,党组织在对刘青山等人进行了多次公开审理之后,最终作出了死刑的判决。
由河北省委向华北局提出刘张二人的死刑处理意见,华北局在深度研究讨论之后,向中央提出了对刘青山、张子善的处理意见。
意见中写道:为维护国家法纪,教育党和人民,原则上统一将刘青山、张子善二贪污犯处以死刑,由省人民政府请示政务院批准后执行。
当这份处理意见被送到毛主席跟前的时候,主席久久不语,所有人都在等着主席的决定。
而在深深的思虑之后,主席给出了一个坚决有力的决定——死刑!
这其中还有一个插曲,曾有高级干部顾念刘张二人在战争时期立下过大功,请求毛主席从轻发落,网开一面。
对此,主席并没有立刻拒绝,而是在沉思之后,说了一番极具深意的话:
“正因为这二人地位高、功劳大,影响深,才一定要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了他们,才可能挽救无数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主席的这番话,极其引人深思。
刘张二人只知自己劳苦功高,却又哪里能想到,新中国的建立,是多少个革命战士多少共产主义战士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这些无私奉献的革命人士他们别说追求物质享受,连看到和平的机会都没有,就把宝贵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
他们连平凡群众的温饱生活都没有机会过上,那刘青山、张子善之流又什么资格去追求物质享受,去追求腐朽奢靡!
革命的红色旗帜不容玷污。
毛主席早已把这样的思想融入到了自己的骨子里,新中国成立后,主席也跟全国百姓一样,过上了以前没有的生活。
但他心中所想的,不是安逸生活的好,因为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国家流血牺牲的高尚灵魂。
“他们都没有机会,我毛泽东又有什么资格呢?”这是毛主席说的。
也因此,在说了那一番令人深思的话之后,主席下了死命令——但凡是为刘张二人求情的,一律不见。
结语
事实上,刘青山和张子善在受刑前也终于知道自己罪不可恕,张子善坦言接受这“血的教训”,刘青山也甘愿受死,好让后人以此为鉴。
这次反腐,是我国家以来首次大规模反腐斗争行动,在毛主席的英明指挥下,这次行动给了腐败分子一记极强的重击,对于整顿党内风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之后我党也一直警惕着腐败分子,反腐斗争一刻也没有停过,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党和人民必将走向更加光明的前途。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