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指数都公布了成分股调整方案,本次属于定期调整,新方案将于12月13日收盘后生效。很多宽基指数都是每年有两次定期调整,6月和12月各一次。

调整方案公布后,引发了一些争议,主要是针对上证50指数。本次上证50将调入赛力斯、中国中车、京沪高铁、洛阳钼业、寒武纪5只,同时调出特变电工、上汽集团、片仔癀、中国电建、兆易创新5只。

争议点在于上证50指数的调整是否在追涨杀跌,比如调入的赛力斯和寒武纪,都是近期涨了很多、股价创新高的,赛力斯PE有47.3,寒武纪则尚未盈利,有人就质疑,这些股票如果就是因为一时被炒得很高而纳入,指数调整会不会就是高位接盘?

确实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比如这次调出的片仔癀,是3年前的2021年12月13日调入的,当时几乎是片仔癀股价的最高点,我用红箭头表示调入时间,绿箭头表示本次调出,可以看出上证50在片仔癀的调整上就是高位接盘吃了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也不能说成分股调整就一定不好,很多股票被纳入后会持续创新高,比如贵州茅台,自2005年被纳入上证50后,就一直是成分股,给上证50贡献了大量回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指数定期更新成分股,把涨的多的纳入、跌得多得剔除,实际上是为了维持指数的存续。在纳入和剔除时,并无法判断哪些公司是真的物有所值,哪些公司是情绪冲击,实际上我们去判断它是不是高位接盘,也都是回过头来马后炮再看,事先也不知道它会是片仔癀还是茅台。

而且也不光是上证50,像沪深300等其他指数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赛力斯,这次也会纳入沪深300,寒武纪则已经是沪深300的成分股了,只不过沪深300调整的名单比较长,不像上证50就5个那么容易引人注意……

长期来看,指数调整成分股到底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从统计上来看,调整成分股带来的负面影响确实更大一些,很多时候不调整可能会表现更好。

咱们以沪深300为例来说明。

从2014年1月1日到现在,一共10年多的时间,沪深300全收益指数的回报是114.87%,这相当于投资沪深300指数且对成分股分红再投资得到的回报。

如果我们不买指数,而是当初直接买指数的成分股,分红也再投资,会怎么样呢?

在同样期间,当时的成分股中位收益率为74.90%,这相当于随机选一只股票持有至今的期望收益;

成分股平均收益率为127.87%,这相当于等权重买所有成分股,且拒绝随后定期调整的收益;

按指数当时的权重购买成分股的收益率为171.36%,这相当于复制当初的成分股一直持有,拒绝跟随指数定期调整而得到的收益。

可以看出:

1. 随机选股效果最差,这就是很多人说的为什么指数涨了我还亏钱的原因。A股的回报分布规律是少数股票表现极好,大多数股票表现不佳,即选股是一个低胜率、高赔率的行为,只有水平高选得准才能获得好回报,瞎选大概率要吃亏。要赚钱的关键就是不能错过大牛股,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方法:一是选股水平足够高,或者运气好正好能选到,二是采取分散化组合撒大网,才能保证不错过大牛股。

再次证明:不会选股的话不如做分散,做分散比瞎选能明显改进回报。

2. 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定期调整,并没有给收益带来正贡献,反而拖累了收益。这说明成分股调整确实带来了追涨杀跌的负面作用,从而拖累了指数收益率。但指数又不能不调整成分股,只有定期调整成分股才能保证指数永续存在,这种对收益率的拖累,可以看作是保持指数永续存在所支付的成本,做指数化投资暂时避免不了。

为了减弱追涨杀跌的效果,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考虑把指数定期调整的频率降低一些,每年2次可能还是太多了。此外就是指数成分股调整已经证明了追涨杀跌不是个好方法,我们自己做投资的时候就要注意避免。

其他信息:

1. 11月制造业PMI升至50.3%,较上月50.1%进一步好转,这个数据不错,显示政策支持下景气度持续回升;非制造业PMI为50.0%,较上月50.2%回落。下图是近2年PMI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2024年12月1日估值: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7.1%,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

A股PE分位57.0%,PB分位13.8%,估值处于中等偏低区间;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大约还需跌28.6%,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还需涨8.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久聪基金投顾组合,轻松实现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