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11月30日讯(记者 齐娟)11月30日,由青岛市医学会主办,青岛市医学会泛血管疾病管理多学科联合专业委员会、青岛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介入分会承办,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半岛网协办的2024青岛市医学会泛血管疾病管理多学科联合专业委会员成立大会及学术会议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柳忠旭,青岛市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管军,青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孔心涓,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廉哲勋等300多位专家出席会议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致辞。
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柳忠旭致辞。
青岛市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管军致辞。
青岛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孔心涓致辞。
当天会议第一项为青岛市医学会泛血管疾病管理多学科联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审议了专委会筹备情况及委员情况报告,通过了青岛市医学会选举办法。
经现场表决,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当选名誉主任委员。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廉哲勋教授当选主任委员。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于泓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马爱军教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王永久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王涛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由倍安教授、青岛市市立医院贾楠教授、青岛市中心医院夏青教授、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谢小超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谭凯教授、青岛市市立医院戴红艳教授等10人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会议合影。
泛血管疾病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特征,主要危害心、脑、肾、四肢等重要器官的一组系统性血管疾病。作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泛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命质量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随着居民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流行,以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和眼底微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泛血管疾病患病人数迅猛增长,在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疾病占到首位。
为了推动中国泛血管医学的发展,建立我国泛血管疾病科学、规范的防治体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于2015年率先在国内倡导泛血管医学防治理念,在复旦大学建立国内第一个泛血管医学研究院,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多学科参与的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建设目标是针对已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或者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启动早筛、早诊、早治和长期随访,以降低泛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
为全面提升青岛市泛血管疾病防治的学术水平和综合防治能力,青大附院廉哲勋教授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的7位多学科专家作为共同发起人,向青岛市医学会提交关于成立“青岛市医学会泛血管疾病管理多学科联合专业委员会”的申请报告,并获批准。2024年10月28日组织共同发起人召开成立筹备会,青岛市医学会泛血管疾病管理多学科联合专业委员会成立,将通过多学科联合,共同探讨泛血管疾病多学科管理的经验,推动泛血管疾病的诊治与诊疗,降低泛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
当天,第八届青岛腔内影像与生理学研讨会暨青岛市心衰中心联盟质控会(培训会)、青岛市心血管内科(心衰)专科联盟质控会(培训会)同期召开,与会专家共话冠脉腔内影像与生理学学术前沿,分享心力衰竭诊疗最新进展。
据了解,青大附院心血管内科历史悠久,自1960年建科至今已有64年历史,是我院传统优势学科,青岛市唯一的省临床重点学科、国家卫健委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拥有床位220张。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心血管内科在建设规模、医疗服务、专业设置、学术水平、人才培养和医疗设备等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几年来,在学科带头人廉哲勋教授的带领下,科室上下团结一致、奋发进取,学科在医疗、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学科建设方面,大力发展亚专业,设立了心律失常、冠心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心力衰竭、高血压、结构性心脏病学、心电诊断和心脏康复等特色亚专业。完成山东省首例VitaFlow瓣膜TAVI手术,完成山东省首例Shockwave冲击波球囊钙化斑块碎裂术,完成山东省首例ICE引导下经皮心内膜下心肌活检术,完成山东省首例长QT患者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完成全国首批三维脉冲电场消融手术,完成全国首批国产球扩瓣TAVI手术。
科室重视人才培养、科研氛围浓厚,目前承担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发表高质量SCI论文数十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39.9分,市级以上科研奖励4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参与7部省级以上诊疗规范/指南/共识制定。培养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名。
2023年6月17日,葛均波院士受聘为青大附院首席科学家,医院将进一步加强与葛均波院士团队的合作,在学科建设、医疗服务、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