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哐当……”
一阵阵铁板与铁锤碰撞的剧烈响声从乾元镇金火村的打铁房传出,58岁的铁匠孙良荣和父亲挥舞着榔头,火红的膛炉和铁坯溅出的阵阵铁花,将小屋映得通红。
红彤彤的铁块,经父子俩不停地锤打,一把钉耙初具模样。通红的铁器放进清水中淬火,“嗤”的一声,冒起一丝青烟……这间经历了岁月冲刷的工坊虽小,但铁锤、钳子、砂轮机等设备都很齐全,承载着这对“父子兵”的匠心传承。
“我18岁就学习打铁,掌握了打制铁器的各项技巧,并和父亲一起打铁。现在已经30多年。”孙良荣从小就喜欢打铁,这门手艺传到他这里,已是第三代。“父母当时都希望我好好上学读个大学,但我小时候就看着爷爷和父亲打铁,不知不觉就爱上了这门手艺。”
孙良荣的屋子里,堆着各种铁质农具,虽然粗糙,但很实用。“主要打造一些锄头、钉耙等农具,一天下来多的时候能打30多把钉耙,每把零售50元左右。”
“手工打铁要经过选料、入炉、煅烧、锤打、定形、淬火、成品几个环节。手工打铁首先是原铁的质量要好,淬火工艺是整个流程的关键。”说起打铁,孙良荣滔滔不绝。经过30多年的锤炼,他早已将工序熟记于心。
铁块放入炉中煅烧
掌握火候是最重要的
时间太长,铁块会熔断
太短就会打不动
火候到了,就用铁钳子夹出来
放到铁墩子上进行锻打
如今,和孙良荣配合打铁的,只有他的父亲。尽管已年过七旬,但父亲始终舍不得放下手中的锤子。父亲的小锤敲到哪里,孙良荣的大锤就准确跟到哪里,不偏不倚,配合默契,大锤小锤你来我往,火星四溅……
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打铁生意日渐冷清
打铁这门老行当
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就像父亲舍不得放下手中的锤子一般
孙良荣也依然坚守着这门老手艺
他说,“只要身子还硬朗,
就会这么一直打下去”。
记 者:杨 名
编 辑:虞高岚
责 编:归李喆
审 核:程 昊
为坚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