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之性是“温热寒凉平”,中药之味是“辛咸甘酸苦”。

但是,也有人把“温热寒凉平”说成是药之“气”。

这样的说法,就与中药“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的理论,以及将药分为血分药、气分药的理论相混淆了。

因为传统中医理论来源于各家各派,在使用概念上不像现代学术那样有统一的学术规范,从而导致很多相同的概念却包涵不同的意思。

如果想交中医普及,这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因此,笔者主张,在论药时,需注意将药性、药味、药气、药品(上中下三品)严谨区分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药性用“温热寒凉平”来区分,药味用“辛咸甘酸苦”来区分,药气用厚薄(决定升降)来区分(药味也有厚薄),药走的大径路用“血分”与“气分”来区分,这样就不会混乱了。

这样清晰区分概念之后,论述某种药,就可以同时从这几个角度来识药了。

比如,桂枝,性温,味辛,气厚,味也厚,故能升能降,既可助发汗,又可引火归元;麻黄,性温,味辛,气薄,味也薄,故能升能降,既可发汗,又可利小便。

当然,还有气厚味薄(气浓味淡)之药,还有气薄味厚(气淡味浓)之药……

味淡即是味薄!是五味之薄!

至此又需特别说明一下:“淡”并非一种独立之“味”,“淡”其实是五味俱淡,而非仅仅是甘味之淡。

很多中医药书都讲“淡与甘相对”,这样说的根本原因其实在于:甘味本身就是其它四味之混合体,正如土是其它四行的混合体一样。脾主甘,脾为中土,灌溉四旁四脏,脾所主之甘为从味之化源。

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脾主甘,甘来源于谷食;淡味则主要来源于水饮,水“无色无味”嘛。

比如,西医讲的降血糖,就需要多食用淡味之品,少食用大甘以及味厚之品。当然,味淡的食物,还要选择其性、其气之厚薄适合自己的食物。

总之,仔细分清药、食之多种维度,无论是饮食养生还是中药方剂,都是非常重要的。

炎黄国医研学者吴越

2024年11月28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重提示:本文旨在弘扬传统中医经典,传播炎黄国医文化,如果文中出现医疗处方,请勿轻易使用,若要使用医疗处方请依法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

中医博大精深,本文只是发表了笔者感悟的一点点所知所见而已。一篇短文,也不可能表达所有的思想,还需联系笔者的其他文章和著作来理解。

而且,出于对平台规则的遵守,也不发表有关医疗、医案等方面的内容,笔者多是在理论层面展开论述,但不等于笔者只崇尚空谈而不重实践,希望读者诸君理解,在其它合适的场合我们可以探讨各种医学问题。

文中所述,如有不当,欢迎指正。

经方是中医的核心,想要学习更多更深的中医知识,特别是想深入学习伊尹经方与张仲景经方的朋友,请关注笔者的其他作品。笔者的经验:学中医经方,从伊尹经方开始着手,容易得多,而且,是真正正确的开启方式!有兴趣者,可参阅笔者的著作、文章或课程。

吴越心愿:提炼中医理论,完善经方体系!为想学中医又不得其门而入者提供一个完整的中医学习阶梯,为学医多年而不能突破尚有很多疑问难解者提供系统明析的透彻解惑,为从医多年而自感不能再提升难以应对疑难痼疾者提供以医入道的升华指引。愿中医弘扬世界,广济众生!

附1:炎黄国医课程体系

A、普及系列:《“阳主阴从”高效养生法》等自助中医普及课程。

B、针灸系列:《周天针灸法-针灸入门一日通》与《周天针灸法-针灸入道一点通》等

C、经方系列:包括由浅入深的《分类讲病》《经方易用》《经方直用》《经方逻辑》等阶梯

其中,《经方逻辑》特别系列:中医经方核心课程-中医经方的底层逻辑

第一部分、《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共五单元)

第二部分、《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共十一单元)

附2:炎黄国医著作总目录

第一系列:“炎黄国医”经方破解系列著作(逻辑严密,阶梯递进,须按顺序学习):

C1、《“伊尹经方体系”课程讲义(汇编)》(对《伤寒论》之前的经方起源的准确破解)——有配套讲解视频:“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

C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如同数学规律般明晰)——有配套讲解视频:“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

C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续)》(继续运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其它药方,至此,伤寒论113方与金匮要略262方全部破解完毕)

C4、《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从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中,归纳出100多种中药的用药规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