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电影《龙在天涯》上映,影片中狄威饰演的大师兄,不满体制内工作安排与微薄薪资,赴美演出时出逃滞留,为求财富卷入黑道,其命运波折令人唏嘘。30 多年转瞬即逝,当下吴柳芳于短视频平台跳艳舞谋生计引发争议,二者看似毫无关联,实则都折射出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困境与追问:历经数十载,我们离成熟的市场化究竟还有多远?
回首往昔,我国竞技体育长期依托举国体制蓬勃发展。在这种模式下,国家集中资源发掘、培养体育人才,一枚枚奥运金牌见证着辉煌成就,它让小众、高难度项目有了生存土壤,使得中国体育迅速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然而,伴随时代发展,体制的 “双刃剑” 效应愈发凸显。像电影里大师兄那般,部分运动员受困于相对固定的薪资体系与职业路径,抱负难展。他们付出青春汗水,收获的物质回报与声名地位,有时难以匹配辛苦付出,这成为人才流失隐患,也反映出传统体制在激励机制、职业多元发展层面的局限。
反观美国,高度市场化的体育赛事宛如一台精密且活力无限的商业引擎。NBA、NFL 等联盟,商业化运作登峰造极,球员借赛事平台成为吸金巨星,薪资丰厚,广告代言、商业活动纷至沓来。赛事背后,转播权售卖、周边产品开发、门票收入等产业链条紧密交织,庞大资金池反哺赛事运营、场馆建设与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其运动员退役后也能凭借积累的商业价值、人脉资源,在教练、解说、商业投资等多领域延续辉煌。
我国竞技体育迈向市场化,面临诸多阻碍。观念桎梏首当其冲,“重金牌、轻商业”“重集体、轻个体” 观念扎根,从管理部门到民众,常聚焦赛事成绩,忽视赛事商业开发与运动员个人品牌塑造,致使诸多赛事商业价值 “沉睡”。同时,市场主体发育不良,本土体育经纪公司稚嫩,难与国际巨头抗衡,在运动员包装、赛事营销策划上力不从心;体育产业布局分散,上下游企业协同不足,无法像美国那般凝聚强大产业合力。再者,赛事管理体制行政色彩浓,审批流程繁琐,抑制社会资本流入热情,民间办赛举步维艰,难以催生多元赛事繁荣生态。
但曙光亦在闪现。近年,CBA 联赛不断改革,放宽外援限制、鼓励俱乐部商业创新,渐显商业活力;马拉松赛事在各地 “井喷”,民间资本踊跃参与,激活全民健身热情同时,拓展体育商业边界。要想加快市场化进程,当务之急是转变观念,平衡竞技成绩与商业效益,为运动员 “松绑”,助其释放商业潜能;培育壮大体育市场主体,扶持本土企业,完善产业链;简化赛事审批,引入社会资本,打造多元赛事层级,拓宽运动员职业出口与收入渠道。
30 多年,是积累也是沉淀,是追问更是启程。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虽道阻且长,但只要破观念之冰、疏体制之堵、强产业之基,定能让运动员摆脱无奈困局,在赛场拼搏同时收获体面生活,使中国体育于世界体育商业版图绽放耀眼光彩。彼时,狄威式悲剧不再,吴柳芳们无需剑走偏锋,体育健儿们能在市场化浪潮中,凭实力与努力驶向理想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