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叶嘉莹女士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天津第一殡仪馆滨河厅举行。此前南开大学在校内为叶嘉莹设了灵堂,陆陆续续有很多学子去送别。但这一次其实才算是叶嘉莹女士正式的告别仪式,至此一别,也是永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上午,天津市第一殡仪馆滨河厅外,前来送别的各界人士排着百米长队。大家自发穿着黑色的衣服,很多胸前佩戴着白花,还有很多人为叶嘉莹准备了菊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视频中来看,前来送行的大都是年轻人,但也不乏一些中老年。他们中很多都是古典诗词的爱好者,读过叶嘉莹的诗,也被叶嘉莹的精神感染过,有些是从其他省份专门来送别叶嘉莹。譬如来自郑州外国语学校的高二学生张梓烨,便是专门坐高铁来送别叶嘉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中生张梓烨从郑州赶来参加叶嘉莹告别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张梓烨曾参加过央视《2022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录制,很显然也是诗词爱好者。像张梓烨这样的粉丝还有很多,他们都在殡仪馆外等候入场。在殡仪馆外,设有一个“社会人士等候区”,便是为叶嘉莹粉丝们专门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殡仪馆的大厅内,映入眼帘的便是写有叶嘉莹诗句的大屏。屏幕上的诗句“天池若有人相待,何惧扶摇九万风”是叶嘉莹在逐句解释了李商隐《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一诗后的感慨。意思是:只要我的理想能够完成,只要我的努力能给世人留下一点点影响,能够留下一些中华诗词的种子,纵有九万里狂风的艰难困苦,我也是不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嘉莹一生写了无数诗,之所以将这句诗写在告别仪式的大厅上,显然是和她的灵魂最为契合。

等候的人群身穿黑衣佩戴白花排着队,表情都透着淡淡的悲伤。进入内场后,大家朝着叶嘉莹的遗体鞠躬,叶嘉莹的遗体被包裹在一片花海中,大荧屏上挂着她的遗像,最上面写着“叶嘉莹先生安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来吊唁的宾客对着叶嘉莹的遗体鞠躬之后,便绕着遗体走一圈,之后和家属告别。在叶嘉莹遗体的左侧,正是其72岁的小女儿赵言慧。赵言慧当天一身黑衣,失去母亲的她心情无疑十分悲伤,但她还要招待宾客。其中一位宾客哭得十分伤心,赵言慧还拥抱安慰对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叶嘉莹也多次露面,打理母亲的身后事。赵言慧本身也是72岁的老人了,家人又都在加拿大,想必这段时间也是十分操劳的。网友猜测叶嘉莹告别仪式结束后,赵言慧也要回到加拿大了。

叶嘉莹和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嘉莹和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嘉莹的一生,是与诗词深度交融、熠熠生辉的一生。生于乱世,历经风雨,却凭满腔热忱,将古典诗词的火种播撒至华夏大地乃至世界各处。愿其一路走好,天堂续写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