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艺术报社、广西书画院、广西美协、山东省美协、桂林画院、高密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艺术报社文艺创作与传播(高密)实践中心、潍坊海岱刘墉文化研究院、高密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密市文联、高密市红高粱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翰墨时音——张其凤师生书画作品展”于11月28日至12月15日在桂林画院举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海报

广西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罗殿龙,江苏省军区原政治部主任、少将吕先景,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文联原副主席陈加林,中国书协理事、湖南省书协副主席崔向军,柳州市文联原党组书记、主席罗云贵,中国书协理事、广西书协副主席潘继坦,中国书协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主任乔堃龙,广西美协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李永强,湖南省书协副主席、中南大学教授罗红胜,桂林市人大原副主任、广西桂学研究会副会长黄阐,广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桂林市美协名誉主席白晓军,桂林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何绍连,广西美协副主席、桂林市文联副主席许菁,广西书法院副秘书长邓春华,桂林画院名誉院长徐家珏、阳光,潍坊市融媒体中心总编辑蔡相山,高密市融媒体中心主任王勇以及来自广西艺术学院、桂林美协、桂林书协等单位的嘉宾出席展览开幕式。何绍连、蔡相山、吕先景致辞,张其凤致答谢辞,罗殿龙宣布展览开幕。开幕式由桂林画院院长唐道一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汇集了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级教授张其凤及其14位弟子常征、丁胜、高玥、郭洪豹、胡跃东、鞠静、孙勇、田国征、王海龙、王树新、吴孟洁、杨阳、张景凯、张宜周的80多幅书画近作。展览中,中国画作品多以红高粱为主题,展示了红高粱辉映天地的旺盛生命力;诸多书法作品则既有对刘墉文化内容的书写,也有对古代经典诗文的翰墨演绎;既有“一人多体”,又有“一体多面”的多方尝试,从多个侧面展示了张其凤多年的教育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幕式嘉宾合影

同期举办的展览学术研讨会围绕张其凤师生的书法艺术、乡情与文化表达等议题展开,研讨会由李永强主持。与会专家认为,张其凤是一位勤奋且善于思考的书法家,他提倡“两面神”的书法创作理念、倡导的“一人多体、一体多面”有着深刻的学术思考;他的书法守正创新,注重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并行,知行合一,他用理论研究滋润书法创作,深入探究书法理论研究;张其凤师生作品体现出了艺术家们的家国情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尤其是张其凤出版的11本刘墉研究著作,不仅推动了书法史的研究,也打造了高密地方文化品牌。

文艺两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宾参观展览

张其凤生于齐鲁大地,后又学、业于有“天下文枢”之称的江南文化名城金陵,不仅深得传统文化根脉之营养,还深受南北文化交融的影响,是一位在书法艺术创作、探索和文化研究等方面成果卓著的书法家。他的作品以浑雄而细腻,宽厚而纯粹,给人展现出扑面而来的古气、大气、正气、雅气、真气,已形成了独有的精神风貌与文化气质。他在对古代经典碑帖的取法中既重古质,又尚今妍;他出帖入碑,但并不在意别人对他作品“碑”与“帖”的界定;他在创作实践上既擅长静态书法中“法”的表达,也擅长动态书法中“情”的抒发。因而其书法艺术,融北之豪放与南之灵秀与一身,游走于历史与现代之间,寄情与文史于艺术两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宾参观展览

“书法作为一种书写的技艺,首先关注的自然是笔墨的形式,但是又不限于此。‘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式也是关联道与器的媒介与通道。如果说中国古代思想是一种生生的哲学,那么书法就是一种生命的技艺,书法家的创作活动就是让生生之道与具有活力的笔墨形式相遇的场所,书法家真诚的书写既在生命体验中涵咏、内化着生生之道,也让其笔下挥运的线条呈露出能够震撼他人心灵的活力与生机。”张其凤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宾参观展览

桃李满园

吕先景认为,张其凤确立并实践书法“两面神”理论,其书法线条至柔至刚,极具张力,并且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尤其是行草、大草,线条潇洒飘逸而又刚劲沉稳,字迹所迸发出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40多年来,张其凤以传承书画艺术为己任,对学生注重思想启发和观念培育,引导学生着眼于长远规划、观照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四十载驰而不息,如今已是春华秋实,桃李满园。”何绍连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西师大学生参观展览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教学理念——“一人多体”与“一体多面”。“一人多体”是指一人要能写多种书体;“一体多面”则是指一种书体能够写出多种面目。以“一体”或“一面”面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学习阶段,他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如在研究生的教学中,他先从小篆入手,意在笔能提起,线得圆劲,脱离日常行书书写松沓时习;再习隶书,意在得笔铺毫后的圆满周到,戒除浮飘之弊;由篆隶打底,再习行草楷书,使得学生作品呈现出静穆与沉厚。又如面对社会上爱好者教学,他则从小楷入手,让学生很快获得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彼此建立信心,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张其凤鼓励学生转益多师,体现出一个师者的博爱之心和云水襟怀。他是一位胸怀文化情怀和时代责任的探索者和践行者,更是一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寻美之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众参观展览

以翰墨鸣时音,本次展览也是一次融合高密、桂林两地文化和传承书画艺术的有益探索。在高密人张其凤看来,高密历史文化厚重,高密当代文化火红;厚重的高密历史曾涌现出如齐国名相晏婴、大经学家郑玄与大书法家刘墉这样的杰出代表。火红的高密当代文化,以红高粱为象征,以一个地域为符号,承载了高密人的聪明智慧,蕴含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志与勃勃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众参观展览

此番张其凤师生作品来到桂林集体亮相,亦是希冀弘扬高密文化。水墨桂林,千峰环立,一水抱城,自为天然画廊;苍茫八桂,文化渊长,雅士流连,一派高雅气象。本次展览正是“在一个美丽的地方,办一个寻美之展”。“相信此次书画展的举办是促进齐鲁文化与八桂文化交流的一次有益尝试,是推动两地文化交流与艺术合作的有力见证。我们希望能够以此次书画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桂林书画爱好者们的沟通与交流,携手书写艺术事业新篇章,共创文化繁荣新辉煌。”蔡相山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讨会现场

作品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其凤 《唯道集虚》248cm×12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其凤 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48cm×29.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其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48cm×12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洪豹 薛瑄《南京十咏》二首 248cm×12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树新 冯班《清人钝吟书要》节录95cm×6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勇 仙鹤 野菊联224cm×33cm×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耀东 伊秉绶《寄韩桂舲观察》175cm×93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玥 遵道 会心联 247cm×30cm×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海龙 赵构《翰墨志》节录 247cm×123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征 徐谦《笔法探微》节录68cm×6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景凯 姚鼐《登泰山记》183cm×96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阳 刘墉 《自箴四首》180cm×48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胜 古诗数首248cm×12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宜周 欧阳修《醉翁亭记》137cm×69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孟洁 孙星衍 《说文解字序》节录244cm×113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国征 刘墉《大士岩》174cm×93.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鞠静 禾黍风华230cm×135cmm

(来源: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