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购的方式真是越来越便利了,以前买个东西还要输密码或者刷脸,如果想要更便利的话,还可以免密支付。
而现在一种更便利新颖的方式出现了,它就是先用后付。
但是,最近央媒对这种先用后付的购物方式提出了质疑,并且也对消费者提出了关于“先用后付”购物方式的警告。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先生在家中突然收到了许多商品,但是他很困惑商品的真正买主是谁。
虽然上面的收货人是自己,联系方式也是自己本人的,但自己却不记得自己有输过密码和付过钱,为什么却有这么多商品送给自己。
其实,这都是购物平台中的“先用后付”功能惹的祸。
不得不说,央媒的这一次报道让广大网友纷纷炸了锅。很多网友都在网上反映自己使用“先用后付”带来的糟糕经历。
网友的炸锅,也更加说明“先用后付”这种购物方式存在相当大的问题。
“先用后付”,顾名思义,就是先用后付款,就是购物时不付款就能下单成功,然后商家会把商品寄给你,等到你确认收货时再付款。
先用后付听起来似乎很便利,但是这种购物方式却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老年人和小孩子容易误操作
老年人当中有相当多大的群体对于手机都不是很精通的,平常更多的是刷刷短视频,打打电话等简单的操作。
很多老年人连社交软件都没有整明白具体怎么玩,一些很简单的操作比如给手机调亮度、调音量、存储联系人电话等都需要年轻人来帮忙。
所以“先用后付”这种购物方式很容易被老年人在不知情情况下误点。
老年人在不熟练地情况下,可能无意识中就点进去手机中的购物软件,并且一不小心就会点住先用后付,不知不觉中可能就会连着买了好多东西。
央媒报道中的事主就是这样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在网上买过东西,直到问了儿子才知道真相,原来是因为这个“先用后付”功能作怪。
除了老年人,小孩子也是另一个容易误操作的群体。
小孩子拿起手机容易随便地点点点或者买买买,很可能并不考虑后果。
如果家长手机里的购物软件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小孩子就很可能会误操作下单买东西。
现在多了个“先用后付”功能,小孩子同样很容易误操作,让家长跟着收到许多没用的东西。还很可能因此浪费一笔钱。
容易造成过度消费
人们在浏览购物软件时,本来购物冲动就很容易被激发起来,看到这个也想买,看到那个还想买,可能不知不觉中,一个月下来就买了好多东西。
有时候等醒悟过来,觉得不该买的时候,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以前的刷脸和输入支付密码的方式还能给人考虑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帮助克制一下冲动消费。
现在有了“先用后付”,就更容易让人冲动了,本来还要思考自己需不需要,花这个钱值不值得,是不是要心疼一下。
但是“先用后付”就一下子让人觉得现在又不用付钱,会让人因为现在短暂的轻松轻易下单购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等到未来需要付款的时候,才心疼花了不该花的钱。
忘记付款会影响信用
“先用后付”需要按时支付商品所需费用,但是一些消费者可能因为工作忙碌,常常忘记关注自己的“先用后付”订单。
这样就会导致不能按时支付,但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忘记就会给生活带来大大的麻烦。
消费者可能不仅要支付逾期费用,并且个人的信用记录还要受到影响。
“先用后付”不只是存在弊端这么简单,它还遭到央媒质疑,是否侵犯消费者选择权
因为这种购物开通容易关闭难。
一些平台把“先用后付”私自设为默认选项,消费者却毫不知情。
而且一些平台在开通这一功能时,但却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没有将具体条款摆在显眼的位置。
消费者因此就压根注意不到条款,也认识不到这个操作方式究竟有哪些潜在的风险需要自己承担。
别看开通这么容易,关闭起来却分外麻烦。
关闭该功能的操作入口非常难找。
这就容易钻空子。
本来购物时选择什么支付方式讲究的就是一个你情我愿,消费者可以选择“先用后付”,也可以放弃“先用后付”。
一些消费者可能更喜欢“先用后付”带来的便利和暂时的心理上的轻松,所以愿意继续开通它;
也会有其他消费者觉得这个功能对自己影响不大,所以留着也无所谓;
还会有一些消费者会觉得这个功能给自己带来了风险和隐患,需要关掉它。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他们当中可能会有一些人怕麻烦,觉得难找,可能干脆就放弃找了。
这就容易为以后埋下许多该功能带来的风险和隐患。
而且,一般人都很难找该功能,何况对于容易误操作还对手机生疏的老年人来说,真是难上加难。
很多老年人费劲儿找也未必找得到关闭入口。
而如果他们不能及时找到身边的年轻人帮自己关掉该功能的话,可能今后还要忍受一段时间的误操作带来的过度消费。
每天拿着手机随便点一点,可能几天下来就下单了好几十、好几百、甚至好几千的商品。
但是他们却对这一切茫然不知。
平台的这种行为,让很多消费者都质疑是否平台在套路他们。
所以,关于网购,还是建议平台和消费者两方面都要注意一下自己。
平台方面:应再多为消费者考虑一些
平台不断推出新的支付方式,创新这一点是让大家有目共睹的。
但是在创新的同时,平台也应把消费者的需求更多考虑在内。
“先用后付”不该开通容易关闭难,而应该开通容易关闭易,。
同时也应该在消费者开通该功能时,将使用说明和风险提示放在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到的位置,最好消费者在阅读过这些信息后经过二次确认才能开通。
这才是充分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
消费者方面:
因为平台的不断创新,再加上各大购物平台的激烈竞争,所以平台的购物方式也难免经常推陈出新。
消费者在每接触一种新的购物方式时,都要好好了解一下该购物方式的具体条款。
以便自己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该购物方式的利弊,在购物时更加清楚自己适不适合它,会不会用它。
再者,消费者也可以平常经常查看一下自己的购物软件上的订单情况,以及自己手机上的消费记录是否正常。
央媒也给了消费者建议:
谨慎开通功能。
及时管理账户。
理性控制消费。
注重信用影响。
央媒的建议可谓是一针见血。
希望大家可以从以上这些建议中汲取自己需要的,好好检查一下自己平常做得到不到位,看有没有需要改善的地方。
奉劝大家,网络购物的感觉虽然一时爽,但是需要还钱或者付钱的时候,那种感觉却并不一定好受。
所以大家要理性消费,不要过于追求短暂的快乐,把目光放长远。
认真想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商品,不需要什么商品。
及时关闭不必要的一些功能,以降低冲动消费、过度消费的可能性,以及其他的一些隐患和风险。
多多关注家里的老人,注意他们手机里是否有不正常的购物情况和消费情况。
在家中小孩使用手机时,也要严加监督。以防造成自己不必要的损失。
你是否使用过“先用后付”呢?你如何评价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