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表团手持证据,赴阿富汗要说法,心虚的塔利班没敢出面!
塔利班的反恐承诺,听起来曾经那么掷地有声,如今却像风中的纸鸢,飘忽不定。面对中巴两国不断施加的压力,他们的表现只能用“软硬不吃”来形容。一边在国际舞台上高喊反恐口号,一边却对实际行动敷衍塞责。 这样的态度,让人不禁想问:塔利班到底是无力反恐,还是根本不想反恐?
中方代表团亲赴坎大哈,明确传达巴基斯坦的强烈诉求,意在敦促塔利班正视巴塔问题。然而,塔利班最高领袖阿洪扎达的表现却堪称“消极典范”。深居简出的他,这次不仅没现身,甚至连个明确的态度都没给。仅派出发言人和省长“打发”中方代表团,堪称高情商的冷处理,实则低姿态的避重就轻。这种“只听见风声,看不到刀光”的消极应对,让人无法不对其承诺产生质疑。
表面上,塔利班说得很好听。什么“与恐怖主义切割”“绝不允许阿富汗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他们都说过。但细看之下,却发现这些话中充满了空洞的修辞。 反恐决心,看起来像是拿来应付外界压力的临时条款,一旦事关内部利益,便迅速缩水成不痛不痒的表态。
对于中方和巴基斯坦一再提出的巴塔问题,他们始终小心翼翼地回避核心矛盾。甚至在明令禁止本国武装分子加入巴塔之后,还对违反命令的人轻描淡写地“象征性”惩罚,三到六个月的监禁,连“重罚”的边都沾不上。 这一切并非没有原因。塔利班和巴基斯坦塔利班本就是“同根生”,即便后来分道扬镳,双方之间依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很多阿塔成员在阿富汗政权巩固后失业,巴塔却成为他们的“就业好去处”。不仅开高薪,还提供所谓的“保障待遇”。 钱的吸引力,加上内部政策的松懈,导致阿富汗内部的武装人员源源不断地流向巴基斯坦,形成一条隐秘的输血管线。这一现状,塔利班真的看不见吗?
不,他们只是装作看不见。 更让人讽刺的是,塔利班内部分裂的权力结构也为这一局面推波助澜。喀布尔临时政府与坎大哈之间的博弈,让所有决策变得暧昧而拖沓。阿洪扎达深居简出,话语权看似至高无上,实际上却被手握实权的哈卡尼与雅各布两派蚕食殆尽。
内部分歧日益加剧,权力斗争暗流涌动,在这样的局面下,如何能期待他们在反恐问题上拿出统一的立场? 对于中方和巴基斯坦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困局。巴基斯坦内部的恐怖主义威胁已经将国家拖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巴塔的猖獗活动对地区稳定造成的破坏正在以几何级数增长。
而中方的利益,特别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延伸,更是在这种动荡的环境下受到巨大威胁。如果塔利班不在巴塔问题上果断出手,不仅会让他们在国际社会的信用进一步崩塌,还会让地区合作的愿景化为泡影。 塔利班现在面对的,不是单纯的外交困境,而是生死攸关的战略选择。
他们既想维持内部的平衡,又想继续在国际社会刷存在感,还不想与恐怖主义彻底切割,这样的骑墙态度,不是聪明,而是愚蠢。
选择性反恐只会让他们在未来的博弈中逐渐被孤立。 中巴的耐心终究有限,而恐怖主义的代价,他们真的能承受吗?
参考资料: 外交部:中方将继续支持巴基斯坦推进反恐行动——极目新闻2024-11-11 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