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沈战役刚结束,淮海和平津战役还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就有很多国军将领悲观的认为他们败局已定。
原因是:
101率领的东野(后来的四野),正在浩浩荡荡从东北加入关内战场。
入关之后的东野一下子就改变了平津战役的走向,就连傅作义在华北表现无敌的王牌35军,一听到“戴狗皮帽子的东北野战军”,也吓得灰溜溜的跑回北平,特别是在天津战役中,东野30万大军以碾压姿态29个小时拿下天津城,堪称对关内国军的降维打击。
而支撑起东野(四野)强悍战力的,则是他们下属的12个步兵纵队(军),很多国军将领对其战力的评价是:“等同于国军一个兵团”。
那么,真正的四野1个纵队(军),能否击败国军一个兵团呢?
四野和国军对比(剧照)
入关的四野一个纵队实力如何?
首先,我们要知道东野纵队的实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战斗中不断成长的。
1948年2月,在结束冬季战役之后,东野决定在之前独立师的基础上,再成立第5、11和12纵。就这样,在辽沈战役前引来的了最后的拼图,组成12个纵队。
按照1947年底,101对东野纵队的编制改革上看。
在这12个步兵纵队,每个纵队下辖应为3个师,其中每个师11000人,加上纵队直属的炮兵、辎重和指挥部,总人数控制为38000人。在装备上则是一个师长短枪6000支,轻重机枪380支,师下辖山炮营,团里下辖步兵炮连,装备山炮和步兵炮各9门,纵队炮兵团装备2个野炮营和一个榴弹炮营,下辖野炮18门,榴弹炮9门。全纵队长短枪18000支以上,轻重机枪1100挺,步兵炮27门,山炮27门,全纵队身管火炮(重炮)54门。
东野将士们
但在实际过程中,也是存在严重缺编的情况。
在辽沈战中,东野的重炮不过610门,而且还要分一大部分给炮纵,各纵队实际分到的火炮其实并不多,也就只有东野五虎(1、2、3、4和6纵)勉强达标。
当然,装备不满编的情况下,东野还是以压倒性优势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合计歼敌47万人,缴获无数。其中火炮有将近6600门(多数是迫击炮,山炮、野炮和榴弹炮加起来为410门),轻重机枪1.3万挺,步枪17万支。
四野在东北缴获的大量装备
在辽沈战役之后,东野得到史诗级的加强,当年入关的东野12个步兵纵队,每一个都是富得流油。
装备最好的3纵(40军):
下辖4个师(辽沈后补充一个独立师),总兵力5.8万人,轻重机枪1320挺(每个师300挺),马步枪和短枪2万支(以4个师的标准看还是比理想编制要低),60毫米轻迫和81毫米重迫加起来415门,山野炮合计83门,基本满足了师山炮营(12门编制)和纵队炮兵团(36门制)的标配。
入关作战的四野将士们(剧照)
装备差一点的9和11纵。
人数只有4.5-4.8万人,长短枪1.6-1.9万支,轻重机枪为800-1200挺(11纵的装备确实不太行),山野炮两个纵队一一个18门,另一个23门。
这个装备水平则是停留在辽沈战役前的水准,主要是11纵在塔山不是主攻方向,打的仗少,而9纵在锦州作战中则是担任佯攻方向,可以理解。
四野部队进入关内作战(剧照)
不过其他纵队装备的缺点,在平津战役中便得到了补充,此次战役东野又是大赚了一笔。
整个战役歼敌和改编国军52万人,缴获大量装备(火炮5000多门,轻重机枪3.1万挺,步枪15万支),特别是华北剿总的几个中央军重炮团也全部被东野接收,而这些装备也被东野除了用来补充炮纵(2个炮兵师)之外,类似8、9、11和12纵这些稍微弱一点的纵队得到了加强。
进攻天津的四野炮兵(剧照)
在正式改编成第四野战军的12个步兵军之后,各军也迎来了最强合体。
3月15日,四野发出关于炮兵建设的第5号《炮兵命令》,对军属和师属炮兵进行了统一整编,将其分为甲乙两种:
甲种军属炮兵为“三三”制炮团(27门),乙种军属炮兵为两营制小团(18门);甲种师属炮兵为“三四”制山炮营(12门);乙种师属炮兵为“三三”制山炮营(9门)。四野所辖12个军48个师中(不含第50军),有9个军的炮兵团、21个师的山炮营实行甲种编制;有3个军的炮兵团、27个师的山炮营实行乙种编制。
这也意味着,四野一个军所辖的重炮数量合计为60-80门左右。
四野特有的155毫米口径大炮
四野一个军,横扫国军一个兵团
四野一个军这么强, 那么对上国军一个兵团呢?
哪怕是在解放战争初期,国军的兵团实力依然很强劲。
比如当时国军最强战略单位——徐州陆军总司令部,就下设3个兵团,分别是:汤恩伯第1兵团、王敬久第2兵团以及欧震第3兵团。每个兵团都是下辖4-5个整编师,以一个整编师2.5-3万人来计算,也是有10万人左右,其中的最强的汤恩伯兵团,总兵里就有20余万人,下辖:
整编第7、25、28、48、57、65、74和83师(相当于军),其中五大主力1个,桂系双雄2个,8个师除了整编57师之外,皆是国军美械、半美械和日械主力。
精锐的国军汤恩伯兵团(剧照)
但考虑到汤恩伯兵团是1947年1月份组成的,而四野入关是辽沈战役结束以后,开头提及的那个国军军官的原话肯定也是在辽沈之后的。
因此,这个对比同样是需要维度,既然是说入关之后的,那么我们就将其置于1948年11月以后的国军兵团标准,用这个来进行对比,才算公正的。
廖耀湘兵团不在对比之列(剧照)
而当时的时间范围内,国军中最强的兵团为邱清泉第2和黄维第12兵团。
以黄维的第12兵团为例:
在淮海战役期间,该兵团是以国军整编18军为基础扩军而来,下辖整编第18军、14军、10军,同时还有汤恩伯系二哥85军,合计4个军,以及一个快速纵队(一个榴弹炮营、汽车团和少量装甲部队),合计12个师,总兵力在12万左右。
精锐的黄维兵团(剧照)
在装备上因为是美械装备扩军而来,因此黄维兵团在重炮上其实不算吃亏。
王牌18军的数量为8门榴弹炮,4门美式重迫击炮以及36门山炮(每个师12门),这就是五大主力的标配。而相比之下,其他几个军的配备则参差不齐,被土木系吞并的第10和14军,山野炮数量分别为31门和20门。汤恩伯系的第85军火炮更乱除了有6门法式75山炮之外,还有21门日式山炮和榴弹炮。如果算上配属的快速纵队一个营的话,重炮数量在130门左右。
而邱清泉第2兵团,因为有第5军和74军这两个军的因素,对上12兵团也是只强不弱,总兵力达到15万的他们,重炮数量应该是超过150门左右。
国军的重炮部队(剧照)
那么国军全美械的这两个兵团,对上四野一个军结果是如何呢?
单纯的以兵力来看的话,整编后的四野一个军兵力在6-7万人之间,在兵力对比上只有上述两个兵团的50%-70%。在重炮数量上仅为这些兵团的50%-60%。
对上四野精锐的王牌军,比如五虎军的话,在两个兵团兵力占优,火炮也差不多,虽然四野王牌部队的总和战斗素质更强,但在纸面实力上更弱,遭遇战的话,四野能保持不败,但想要吃掉这两个兵团不太现实。
因此,对上这两个兵团,四野一个军是小劣……
南线大追歼的四野部队(剧照)
但国军20多个兵团中,其实也就这两个比较能打一点了,其他兵团基本上人数都在10万人以下。
比如宋希濂兵团就下辖第20、28军,同属徐州剿总的李弥兵团也就3个军,除了第8军皆是鱼腩,孙元良兵团是整编44军改编过来,下辖2个川军的杂牌军,不值一提。
可能很多人提到黄百韬兵团,但实际上黄百韬兵团的也就一个25和64军能打,总兵力不到10万人,而且缺乏重装备。而华野之所以打的这么吃力,一方面是时间太紧,从追击战成阵地战适应不过来,另一方面也有轻视黄兵团在里面。
事实上后期粟裕直接指挥之后,华野伤亡一下就降了下来,直接近迫作业消灭敌人。
对于这样的兵团,四野一个军是有把握将其击败的。
黄百韬兵团(剧照)
而以上这些还是大决战期间的国军兵团,在东野改编成四野,也就是1949年以后的国军兵团,那就更是鱼腩了。
举一个例子
四野南下的时候,白崇禧的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在广西一共有5个兵团(黄杰第1兵团,张淦第3兵团、徐启明第10兵团、鲁道源第11兵团、刘嘉树第17兵团、),下辖12个军30个师,可总兵力却只有15万人,四野一个军的兵力就相当于其2个兵团。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晰的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
1949年以后,巅峰时期的四野一个军,可以轻松横扫当时国军的一个兵团。
广西战役的国军兵团,士气低迷(剧照)
有意思的是,在辽沈战役激战正酣时,老蒋在葫芦岛指挥东进兵团支援锦州,为了给部下打气,居然大言不惭的说
“对面东野1个纵队,实力不过是关内的一个师水平,你们在怕什么?”
可见,国军的失利真非前线作战将士不努力,而是敌在总统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