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叫张鸿文,是一位支援边疆建设的退伍军人。

1985年,因为大裁军政策的原因,我结束了长达8年之久的军旅生活,光荣退伍准备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湖南益阳的农村。

临行前,相处多年的老战友们一一为我送别,欢送宴上大家畅谈这些年经历过的事,见过的人,聊至深夜我们依然不觉有睡意。

其中和我感情最深厚的一位山东籍战友开玩笑地说,等着我来年回来看他们。我笑着没有说话,心里却在想着未来的路。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退伍的时候,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那时正是农民涌向城市打工创业的热潮。

但我心里却十分清楚,8年的军旅生活除了培养了军人严于律己,吃苦耐劳的精神,我身上并没有一技之长,要想在城市立足还是有些困难。

不过到底当兵8年,还是丰富了不少视野,也明白了更多道理。

退伍之后,我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在国家需要之时,依然觉得自己仍然负有为国奉献的责任。

就在我准备离开部队,返回家乡的前一天,指导员悄悄叫住了我。他叫我晚一天走,说等他开会回来帮忙给他的亲戚带一张毛毯。

我和指导员算是老乡,想着他家虽然跟我不在一个市,但是返乡途中会路过他家所在的城市,指导员安排的任务,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想到就因为指导员叫我等他一天,改变了我未来的人生轨迹。当时我们部队大多数退伍军人一般是统一坐车回到自己的家乡。

而我当时因为要帮指导员送毛毯,就没有跟着大部队走,回程那天退伍的兵走得七七八八。

我闲来无事,就到指导员办公室坐着等,一直等到下午4点多,指导员才从团部开完会匆忙回来。

他拿着一张报纸兴冲冲地进了办公室,看见我正坐在那里,就赶紧让我看了一下这张报纸。

我在报纸上看到国家正招募优秀退伍军人,志愿去西宁地区参与边疆建设。

说实话,长这么大,除了自己的家乡和部队,西宁这个地方对于我来说非常陌生,这样一个神秘美丽的地方,我是完全都不清楚的。

但是想到可以帮助祖国建设边疆,拥有一份工作的同时,还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我兴奋不已。

于是,在指导员的帮助下,我立马写下了申请书。

经层层考核,最终我如愿被派遣至西宁地区某县的一个建筑工地,参与修建当地的公路与水电站。

1986年3月底,我带着满满的斗志踏上了去往西宁的列车,经过两天一夜的颠簸,终于在1986年4月8日到达西宁某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海拔4500米,空气稀薄,太阳晒在身上却没有暖意。刚下火车我就开始大口喘气。

这时一个戴眼镜的汉族人走过来,他看着我特别不适应,边笑边拍我的肩膀说:“老兄慢慢适应,这地方刚来的人都觉得很难熬!”

看他对这地方很熟悉的样子,我知道他应该是来接我们这批退伍老兵的人。我们跟着他一路走了10多公里的路才到达工地上。

路上我们一边走,一边听他介绍着这里的情况,他叫李同华,是来这边支教的大学生,在这里已经呆了半年,因为新来了一个女同志支教,他原本的岗位上面就给了这位女同志,后来他就和我们一样被分到工地上做事。

同华把我带到工地的安置宿舍,那是一个破旧的临时木房,已经住满了人,因为条件艰苦,只得再凑合凑合。

我放下简单的行李,收拾了一下床铺,就出去转悠了。同华指着山上一个金色的点,说那是当地的一座知名寺庙,如果有空可以上去看看。

第二天我就开始投入辛勤的劳动,白天与其他退役军人一起修路,晚上回到简陋的木房睡觉,日子过得特别枯燥无味。于是我怀着对陌生风土人情的好奇,经常缠着同华讲当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