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呵斥武家子弟武懿宗

李隆基英俊多艺,仪表堂堂,从小就很有大志,在宫里自诩为“阿瞒”。虽然不被掌权的武氏族人所看重,但他一言一行很有主见。七岁那年,一次在朝堂举行祭祀仪式。当时的金吾大将军(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侍从护卫,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骑士护卫!”说完,随之扬长而去,武则天知道后,非常惊讶,不仅没有责怪,反而更加喜欢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岁的李隆基 剧照

景龙四年(710年),中宗李显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韦皇后想效仿婆婆武则天,做第二个女皇。没等韦皇后动手,一直静观时变的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等人密谋策划,决定背着相王李旦,先发制人。唐隆元年六月庚子日申时(710年7月21日),李隆基等人进入禁苑,到苑总监钟绍京住处集中。入夜,万骑果毅李仙凫、葛福顺、陈玄礼等军官先后来到,请李隆基发布命令。当夜,葛福顺突袭羽林营,诛杀韦后党羽韦跨等人,策反了羽林军,攻入玄德门。李仙凫领兵攻入白兽门,于三更会师于凌烟阁。李隆基率兵进入内宫,守卫内宫的武士纷纷倒戈响应,韦后逃入飞骑营被斩首,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陆续被杀。同时,在全城搜捕韦氏集团人员。凡身高高过马鞭的男性都处死,史称“唐隆政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做第二个武则天的韦皇后 剧照

题外话:重用岳父韦玄贞

为彰显对韦氏的信任,唐中宗李显不顾众人反对,把韦皇后之父韦玄贞破格升为侍中。李显年轻气盛,对宰相裴炎等人脱口而出:“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还吝惜一侍中吗?”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武则天召集百官于乾元殿,裴炎与中书侍郎刘炜之、羽林将军程务挺等率禁军入宫,宣太后令,废李显为庐陵王,流放均州。李显高声喊冤:“我有什么过错?”,武则天回答:“你要把天下给韦玄贞,这还不是大罪吗?”李显哑口无言。

当天,李隆基被改封为平王,兼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押左右万骑。李隆基迫使李重茂禅让,由睿宗李旦重新即位,即为唐睿宗。睿宗与大臣议立太子,按嫡长子继承制度,长子宋王李成器应为太子,但李成器坚决辞让(死后被封为让皇帝)。睿宗顺水推舟,立李隆基为太子。太平公主自恃拥立睿宗有功,经常干预政事。她觉得太子李隆基精明能干,妨碍自己参政,想另易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矛盾日益加剧。

景云二年(711年)正月,睿宗颁下诏书,命太子监国。景云三年(712年),李旦不顾太平公主的反对,将帝位让给了李隆基,改元先天,是为唐玄宗。李旦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除掉对方。太平公主准备以御林军从北面、以南衙兵从南面起兵夺权。李隆基先发制人,于先天二年七月甲子日(713年7月29日),命禁卫军将领王毛仲武装家兵三百余人,各骑马;自己亲率亲信十多人,将太平公主的党羽诛杀殆尽,并赐死太平公主,是为“先天政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元盛世场景图

唐玄宗李隆基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改年号为开元。即位后,量才任官,提拔贤能人做宰相。如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姚崇多谋善断,他姚崇向李隆基提出了“十事要说”,包括勿贪边功、广开言路、奖励正直大臣、勿使皇族和宦官专权等,在此后的时间里,李隆基基本上都按照姚崇的建议执行了。宋璟为人耿直、讲原则。为政期间,直言上谏、不数私恩、严于律己,继续实行姚崇时期好的制度。宋璟罢相后,文武双全的张说取代了他。张说上任,军事上,裁减了20万边防军,把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政治上,改革宰相机构,把“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增加了中书省的权力。在张说的辅佐下,开元盛世发展到了极点。张九龄才华出众,主张公正选才,量才使用。在这几任宰相的支持下,李隆基提高了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上述措施的落地,是开创开元盛世的主要原因。

题外话:不夜之宴

开元十三年(725),李隆基泰山封禅后,在洛阳广达楼举行夜宴。宰相苏颋作此诗记录了这件事情,诗云:“东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会公卿。楼台绝胜宜春苑,灯火还同不夜城。正睹人间朝市乐,忽闻天上管弦声。酺来万舞群臣醉,喜戴千年圣主明。”前几句都在描写宴会,“通晚”“不夜城”“万舞”等语,可以看出宴会盛大且通宵达旦的特点。最后一句“喜戴千年圣主明”,是对君主的赞美,描绘了一幅群臣同乐的宴会场景。充分体现了唐 玄宗贪图享受、沉溺享乐的欢庆场景以及对这种安乐生活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