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说,这里的氛围和传统学术讲座完全不一样
讲者说,分享更像脱口秀,氛围轻松且富有互动感
“学术”和“酒吧”,两个看上去不太搭配的要素,正以“学术酒吧”的模式,在年轻人的圈子里刮起潮流风。
“把知识酿成酒,为学术碰次杯。”今年以来,“学术酒吧”在北京、上海等地迅速兴起。这种将知识分享融入酒吧氛围的新形式,吸引了许多对学术话题感兴趣的人参与。最近,这股风开始刮到广州。
“人们一边品酒,一边聆听关于文学、科学或艺术的讲座,进行不同主题的分享,让知识传播突破传统课堂的限制,走向更开放、更轻松的新空间,为酒吧增添了一份文化的深度与温度。”有观众如是说。
■小酒馆将书香与微醺融合,为“学术酒吧”增添了一抹新的特色。
打工→创业
打造以分享和表达为核心的空间
日前,在广州天河的“克莱因homebar”里,一场围绕《俄狄浦斯王》的哲学讨论吸引了数十名听众盘腿而坐,认真听讲。这里既不是课堂,也不是论坛,而是一个由主理人农沃达策划的“学术酒吧”。
今年7月,刚经历公司“优化”的农沃达,在偶然间了解到“homebar”(家庭酒吧)这一形式,并萌生了创业想法。正当他思考如何包装这一概念时,北京、上海等地的“学术酒吧”风潮开始流行。他坦言,这波热潮正好为他的创业提供了契机。“我希望打造一个以分享和表达为核心的空间,而不是单纯的社交场所。”他通过整合资源和构思,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开创了当时广州市面上首家“学术酒吧”。
首场活动的筹备过程并不轻松。尽管农沃达保留着研究生时期的人脉和学术资源,但他仍希望吸引更广泛的听众。他在社交平台发布活动计划,意外吸引了一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系博士的主动参与。首场活动以“地球的诞生”为主题,用科普的语言讲解复杂的内容,让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收获新知识。在与主讲人合作的过程中,农沃达逐步摸索出内容策划的方向:主题要贴近日常生活,易引发兴趣,同时保证知识性和启发性。
自9月中旬以来,“克莱因homebar”已举办十余场活动,涵盖文学、哲学、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例如,哲学讨论以“理性与命运”为主题,科学分享则聚焦“生命的起源”。这些选题不仅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还激发了深入讨论。农沃达告诉新快报记者:“我们追求的不是严肃的学术讨论,而是通过浅显易懂的形式,激发参与者的兴趣。”他认为,这样降低了参与门槛,同时拓宽了知识传播的边界。
■观众凭一张酒票和一杯小酒落座。
书香+微醺
一手酒票一手小酒,微醺落座
中山大学附近的学而优书店二层,因一间名为双鸭山小酒馆的精酿啤酒吧,正成为热爱知识分享的年轻人聚集的新场所。这家小酒馆将书香与微醺融合,为“学术酒吧”增添了一抹新的特色。
一个周六晚上7点半,酒吧内只有三四名工作人员,气氛显得有些冷清。“刚才下了点雨,又降温了,会不会没人来?”有人说。这种担忧并非没有来由,学而优活动负责人老汪回忆道:“第一期活动时,因为没有太多宣传,我们很担心人太少,没想到当晚以及之后的每场活动都吸引了三四十人,这才让我们逐渐有了信心。”为了保证活动质量,现在每期讲座网络预约人数被控制在30人左右,约10个席位留给现场消费的顾客。
临近晚上8点,店内陆续来了30多名观众。一入店,大家会在名单上找寻自己的名字,签到完成后,方可领取一张写着“欢迎加入双鸭山微醺学术会”的酒票。紧接着,观众需要点一杯小酒,等候制作期间,大家会找个座位坐下,起身取酒时亦不忘用随身的东西霸个好位。新快报记者留意到,现场有13款低度数小酒供挑选,价格在38-68元之间,除了价格,菜单上还标注了酒精含量和风味。
分享会开始后,人数逐渐增多,最多时接近50人。一些没有座位的观众端着酒杯站在一旁。记者观察到,观众年龄普遍在20至40岁之间。一个半小时的分享会,仅有不到10人提前离场,空出的座位又很快被补上。观众中有人用手机拍摄分享内容,有人用笔进行记录,也有人一边品酒一边听讲,氛围轻松而专注。
今年“学术酒吧”的风潮蔓延开来,老汪回忆道:“我们团队注意到这股潮流,便大胆尝试在书店基础上改造。没想到活动会这么火爆。”她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这种形式在其他城市的成功案例说明年轻人有兴趣;二是书店和酒吧的结合加上中山大学的地理优势,为活动提供了稳定的客流保障;三是酒吧开张时,恰逢中大校庆,吸引了不少校友和读者,加之社交媒体的传播,活动迅速走红。
谈及如何挑选讲者和控制活动成本,农沃达和老汪均表示,最初主要依靠熟人邀请,随着活动影响力扩大,越来越多的讲者通过推荐或自荐加入,这也大幅降低了讲者支出。他们会优先选择有学术背景和演讲经验的讲者,以确保活动质量和观众体验。
■双鸭山小酒馆分享了一期以《方言文学运动与“新南方写作”》为主题的讲座。
主讲人眼中的“学术酒吧”
分享更像脱口秀,氛围轻松且富有互动感
在双鸭山小酒馆,清华大学文学博士、广外教师、作家林培源以《方言文学运动与“新南方写作”》为主题展开分享。这场讲座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观众们围坐在与讲者相隔半米开外的地方,近距离感受文学与方言碰撞的精彩瞬间。在柔和的灯光下,一杯精酿小酒前,身着深蓝色Polo衫、戴着一副窄边框眼镜的讲者娓娓道来,现场氛围轻松亲切。
林培源坦言,接到好友(小酒馆老板)的邀请后,他当天下午便答应参与。“写作者和研究者需要走出书斋,在公众场合普及文学知识,与感兴趣的人交流分享,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尝试。”尽管开讲前嗓子不适,他仍通过一杯小酒缓解紧张,并将课堂上的幽默互动融入讲座,逐渐进入状态。好友曾特别叮嘱他“要有网感”,他也顺利地驾驭了这一新颖形式。
相比传统会议室的讲座,林培源认为“学术酒吧”的分享更像脱口秀,现场氛围轻松且富有互动感。“在课堂上,我通常站着授课,而在这里我可以坐着,与听众环绕在一起,像朋友间的对话。”他表示,课堂教学需要系统性和循序渐进,而“学术酒吧”的分享则可以打破规整的框架,更具灵活性。“听众提出的问题往往与他们的真实生活息息相关,而不仅仅是学术探讨,这让我感到特别新鲜。”
他注意到,观众不仅认真听讲,还积极拍照记录,甚至就分享内容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我原本担心喝酒的环境可能会让人心不在焉,但实际效果出乎意料。很多观众的专注和提问让我非常感动。”林培源告诉新快报记者,观众的提问不仅引发了他对方言文学和现代写作的重新思考,还唤起了听众对自身经历的反思,这种效果课堂上较难实现。
■主讲人郝燃带领观众探索地质与生命的深层联系。
传播学术知识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激发兴趣
与林培源通过受邀参与不同,来自中科院地球化学系的郝燃博士则笑称自己是“自投罗网”。郝燃在广州的一间学术酒吧进行了题为《板块构造与大氧化——生命的起源之谜》的分享,吸引了众多对科学感兴趣的观众。他透露,早在读研期间,他便萌生了“学术与酒吧结合”的想法,“没想到多年后这个概念成为现实。”
郝燃告诉新快报记者,他是在社交媒体上看到酒吧活动的宣传后主动联系主办方的,并成为首位分享科学主题的讲者。“传播学术知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激发大众的兴趣。自然科学本身具备一定的普及性,只要脱去专业术语的外壳,内容就能让外行人理解并感兴趣。”
相比文科类讲座,郝燃的地球化学研究领域专业性更强,对普通观众来说理解门槛较高。为了在保留学术深度的同时让内容通俗易懂,他用生动的案例讲解板块构造等复杂概念,让观众轻松抓住核心内容。“‘学术酒吧’不是专业授课场所,所以,分享的过程更多的是一种轻松的兴趣引导。我希望这些小科普能为大家种下探索科学的种子。”
郝燃还特别关注听众的知识背景。“我会让听众先简单介绍自己,以调整分享内容的难度。”尽管听众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他依然努力寻找共同点。当天,他与一位哲学背景的听众展开了跨学科讨论,对方用哲学理论解读自然现象,让他深受启发。“这种随机的互动在学校讲座中很少见,却能带来新的视角和体验。”
■酒吧内的工作人员为“微醺学术会”活动做准备。
观众眼中的“学术酒吧”
“不仅是兴趣体验,更像是学术调研”
中山大学大二学生小何近日在朋友的推荐下,首次参加了酒吧举办的微醺学术会。小何直言,吸引他参加的原因是自己对方言文学的浓厚兴趣。“这个主题很吸引我,主讲的内容让我眼前一亮。”他说道。
整场活动中,小何认真用纸笔记录主讲人提到的书目与观点。有趣的是,作为一名在四川出生、深圳长大的年轻人,他对潮汕方言文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听完讲座,我才意识到自己对家乡方言的了解其实很有限。”分享会不仅拓宽了他的视野,也让他开始反思自己与家乡文化的关联。“接下来,我想搜集和阅读更多四川方言的相关书籍,借此增进对家乡文化的理解。”
“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兴趣体验,更像是一场学术调研。”旅游管理系毕业、现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何女士这样评价“学术酒吧”活动。她对酒吧文化研究颇感兴趣,而这种结合学术讲座与酒吧氛围的活动形式吸引她前来“蹭热闹”。何女士认为,这种将严肃学术融入轻松氛围的尝试令人耳目一新,酒吧的社交属性让人更自然地表达见解,增加了活动的吸引力。她也期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更多权威专家进行分享以提升学术深度,改进时需要考虑到资源和实际操作,避免过于学术影响了观众的接受程度。
“因兴趣而参与,比课堂教育更有效”
“这里的氛围和传统学术讲座完全不一样。”在网上“刷”到并参加此活动的研究生小李这样评价。“这里的座位是零散布置的,而不是一排排紧挨的椅子。”小李说,每位观众都能领到一张印有主题的讲座纸,上面留有大块空白供记录。小李是认真利用这张纸的人,听到有意思的观点,她都会记下来,还会把老师的PPT拍下来存在手机里。“我是文科专业,正准备出国留学,这次的主题和我的专业方向相关,主讲人又有留学背景,所以和朋友一起来了。”
艺术学博士“羊三”女士既是多场“学术酒吧”的观众,也是“主动请缨”的主讲人。她特意在自己开讲前,参加了两场活动,观察观众的反应和现场氛围。“大家因为兴趣而参与,这种学习方式比课堂教育更有效。”“羊三”表示,兴趣驱动是学术酒吧的核心优势。基于这种观察,她将自己的讲座内容分为基础介绍和学术拓展两部分,希望即使完全不了解艺术学理论的听众,也能找到切入点。讲座结束后,她还注意到微信群内的讨论仍在继续,“这种延续性交流很少见,也让我受益匪浅。”
■小酒馆的书架里摆满了图书,架子上摆着各式啤酒瓶。
“学术酒吧 还能走多远?”
商业噱头?缺乏深度?“学术酒吧”争议不少
美团数据显示,自10月以来,“学术酒吧”的搜索量较9月同期增长了142%,其中20至30岁的年轻用户占比超过一半,北京、上海、西安、深圳等地的搜索热度位居前列。然而,“学术酒吧”的走红也伴随着不少争议。有人认为这种形式不过是披着学术外衣的商业噱头,缺乏真正的深度;还有人认为,学术本该严谨,出现在酒吧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甚至贬低了学术的价值。
“轻学术”的意义在于降低门槛
农沃达认为,争议是新事物发展的必然现象。“争议越大,讨论的热度就越高,愿意亲自来体验的人也就越多。这些人一旦真正感受到活动,自然会有自己的答案。”他坦言,“我们不是学术论坛,也不是学院派的研讨会。‘轻学术’的意义在于降低门槛,让更多人接触和讨论这些话题。”同时,他强调,这种形式并非炫耀或装饰,而是一次知识传播的尝试,“哪怕是最简单的分享,也比单纯喝酒消遣更有意义。与其让人沉浸在无聊的娱乐中,不如提供一个可以讨论和反思的空间。”
良性循环:输出观点,收获反馈
学而优书店主理人、双鸭山小酒馆老板刘先生对这种新形式持乐观态度。“我们尝试这种新业态后发现,它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他介绍,小酒馆是在学术分享会之上增设的制酒吧台。“讲者需要一个能够输出观点、收获反馈的场所,听众则希望在轻松氛围中获取知识,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满足。于酒馆而言,每期活动不仅带来稳定的人气,也实现了盈利。”
独特之处:让知识更加贴近生活
对于这一文化现象,林培源认为,“学术酒吧”反映了年轻人对知识交流和思想碰撞的需求。“学术酒吧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感兴趣的人可以大胆尝试。如果觉得适合自己,可以深入参与;如果不喜欢,也可以坦然回避。”他认为,“学术酒吧”的独特之处在于将知识传播和社交融合,让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如果有合适的话题,他未来仍会考虑参与这样的活动。
在采访中,多位市民认为,作为一种新兴文化现象,“学术酒吧”的发展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但只有守住学术和文化的内核,才能走得更远。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贤安 陈慕媛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