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白鹤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的旗舰物种。它每年往返于北极圈的苔原和长江中游的鄱阳湖湿地,单向旅程约四五千公里。在它繁殖地与越冬地中间的松嫩平原上,星罗棋布的浅水沼泽地,如莫莫格、图牧吉、扎龙等湿地,是它们长途跋涉后休养生息的栖所。在它们恢复体力、积蓄能量的时候,需大量摄入各种水生植物的块茎。我下面讲的故事就发生于莫莫格和图牧吉湿地(摄影:潘晟煜)

人和人之间,有时离得很远,有时又靠得很近。我和高瑞睿认识的时间很长了,但相处的日子寥寥无几。当时,她在东北林业大学(东林)读硕士,是绿色龙江(黑龙江大学生环保志愿者联盟)的活跃人物,一阵子组织各高校环保社团的志愿者们沿松花江做“乐水行”,一阵子又协调志愿者们绘制“松花江的绿地图”,总之忙得很。不过,我们很久不见,遇到一处仍可以畅怀。我们直接接触最长时间是2012年秋季在图牧吉和莫莫格湿地的国际自然课堂(自然课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在没有四壁的自然课堂,瑞睿把孩子们的目光引向一棵棵普通的野草(摄影:)

那一次差点成为我的“滑铁卢”,幸亏有高瑞睿等一伙特别热心自然保护的年轻人来驰援。

那年,自然课堂经一春一夏的精心准备,将于10月初在东亚候鸟迁飞区上重要的鹤类和水鸟停息地——图牧吉和莫莫格湿地边开课。两个湿地边的学校都为那几天校内的课程做了调整;两个保护区(内蒙古图牧吉和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为我们的后勤做了安排;王西敏,中国自然教育的专家,从西双版纳赶来志愿服务,机票已订;日本鹤类专家(来自Red-crowned Crane Conservation Japan)的行程已经安排、飞机票也已订好;邸志鹰、康耘和施艳秋等几位老师也都整装待发;我们特邀的名誉校长,王岐山教授的夫人,杨兆芬教授也安排好了行程。

可就在我们出发前十天,东林爱鸟(东北林业大学爱鸟协会)的志愿者们收到一条信息“不能去”。几个月的努力,几个月的期盼,就被这几个字轻轻地带走了。

能来的大学生志愿者只有东林的、呼伦贝尔学院的梁鸿梅和哈尔滨技术学院的。

怎么办?我是一个不那么轻易转弯的人,更不能让那些生活在湿地边的孩子们失望。

于超(黑龙江省自然博物馆)、吴星兵和吴庆明(东林),都参与了前期的准备和培训等活动,本来想让位给更年轻的志愿者们。在这突变的情况下都挺身而出,对我说:“没事,老师,我们能去。”

可是自然课堂不是在教室里讲课,是带孩子们到湿地边通过实地观察和体验来学习,若指导老师不足是达不到预期的体验效果。急迫之下,我向之前合作过的年轻人发出求援。于是,

从南京赶来;

从北京赶来;

高瑞睿从做毕业课题的兴安岭的森林中赶来。

这下我们的团队足够强大了,三个生物类教学组成员有:湿地组,刘涛和于超;鸟组由于单筒和双筒望远镜数量的限制分为二组,王西敏带领程雅畅和吴星兵一组,吴庆明、璐璐和我为另一组;植物组,由高瑞睿带上原本就在植物组的魏孝荣。写作、艺术组的老师们有邸志鹰、施艳秋、康耘、梁鸿梅和杨兆芬老师,除了作为写作、艺术指导老师外,她们在野外上课时还在各组间作为临时增援。来自日本丹顶鹤保护组织的Kuni和Yasu,国际鹤类基金会的Jim和Steve作为摄影记录员、观察员和助手。还有后来赶来的绿色龙江的志愿者刘伟石老师做植物组的后盾。

由于这一突变,我们几乎没有备课的时间,湿地和鸟类组问题不大,最难的是植物组。面对松嫩平原湿地中几百种茅草、蒿草、莎草等草本植物,要我看他们的任务真好似老虎吃天。具有林学专业背景的瑞睿临危受命接任植物组组长。她怀着一半担心,一半勇敢的心情,接过一摞原来植物组成员准备的资料,说:“好吧,我试试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我们一到湿地边,瑞睿和笑容(魏孝荣)立刻揪住一丛丛不同的植物,缠住杨兆芬教授寻找“标准答案”。好像他们将面对的那群生活在湿地边的孩子们都是严格的植物分类课考官(摄影:)

其实,瑞睿在植物学方面的知识储备足以应对,但如何将这一束枯叶、一棵草、一片草地和湿地、一群鸟与孩子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如何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好奇,却非得动一番心思不可。对做自然课堂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能否把我们自己对自然的好奇,对鸟类、植物和湿地的爱传递给生活在湿地边的孩子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4. “同学们,看这些种子。”瑞睿招呼大家观察这野草的种子。它们很小很多,不细看,是不会被我们注意到的。正是因为这些种子很小,轻轻的一阵风就会将它们吹散,也正因为它们数量很多,它们会飘散在草原上延绵不绝。孩子们的注意力先是集中在种子上,又随瑞睿的话语扩散到草甸湿地(摄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5. 图牧吉的孩子们站在瞭望塔上,眺望着辽阔湿地中一片反射碧蓝天空的水,一簇簇点缀在水草之间的蒲草团,一团团挥舞着白色花序的芦苇和延绵到它们脚下的淡黄色的草地。她们沉浸于湿地美景之中(摄影:)

离开图牧吉之前,我们去了学校,老师和孩子们分享了他们参加国际自然课堂的笔记和感受。很多很多对家乡的赞美和对自然课堂留恋的话语,可惜这里不能一一分享。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女孩读了她的感受:

“我的家乡图牧吉,

每天我都从这里走过,

但我从来没有仔细观察过它。

非常感谢自然课堂的老师们

让我了解了我的家乡,

让我看到了它的美丽!”

站在他们简陋的教室里,听到这些发自孩子们的肺腑之言,眼泪几乎要溢出我的眼眶。

在这二天的时间,瑞睿和我们这群志愿者们让这些离繁华城市很远,离鹤和湿地很近的孩子们加深了对自己家乡的认识,进而热爱这片土地。鹤类和水鸟的命运交给他们,我们可以放下一些担心。

当我们结束了在图牧吉和莫莫格湿地的自然课堂,我站在大客车上,看着一张张挂着成功后满足的笑脸。回想孩子们惊奇的眼神,(当地的)老师们从开始羞涩地旁观到在游戏中奔跑呼唤她落入险境的学生,老鹰们(西敏和邸老师扮演)对小鸟(学生们的角色)们的威胁,瑞睿她们挥动着点石成金的手指,让孩子们发现更多家乡的美丽,自然中的奥秘。

我对大家说:“我们是Dream Team(梦之队,我是化石级NBA粉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6. 梦之队合影,我们来自四面八方,都怀有保护自然,保护鹤类和它们栖息地的梦想,现在用行动把这梦想传递到生活在湿地边的孩子们的心中。

前排 (蹲)左至右:施艳秋,吴星兵,于超, , ,梁鸿梅,Kuni Momose,苏立英

后排左至右:尚丽元(莫莫格保护区),杨兆芬,刘伟石,,高瑞睿,Donna(康菲石油),邸志鹰,康耘,,吴庆明,Yasu。这里还缺了王西敏和丛璐璐,他们先离开,Steve在车上没有下来(摄影:马文超)

时隔多年, 2019年秋我和瑞睿又见面了,自然问起了她的工作。她领导着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和永续自然资源保护公益基金会,做的主要是“让大马哈鱼回家”的事。凡桃俗李之中自有诸多艰难而不鲜,瑞睿仍一如既往,哈哈一笑不必谈那些烦人之事,大马哈鱼的事业中还有很多值得讲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7. 现在,为寻找和保护洄游的大马哈鱼的栖息地,为放流更多的鱼苗归江河大海,为更多的人参与自然保护,瑞睿仍没有停下疾行的脚步。这里是她奔走在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密江乡下洼子村,她们的项目地之一,大马哈鱼放流站。

青年时期,人都激情饱满,是探索、追求、勇往直前的时期。经历过社会的鞭挞,生活的沉淀之后,仍然走在践行理想路上的人,就不能仅仅用幸运和激情来解释了。在高瑞睿身上我看到的不光是勇敢,还有坚强和笃定。

鸟儿相望于天空,鱼儿相望于江湖,我们这些行希望之事的人相望于保护自然理想。

附录

2012年10月8日,在图牧吉国际自然课堂活动第一天的晚饭时斯蒂文写下的这首诗。

Wings of Thought

Coming to Tumuji in October,

Grasses brown, sky blue,

Water here the color of heaven,

Cranes rise from the marshes,

all white

except their voices,

silver and ice from Siberia,

and black-tipped wings

to carry them

a thousand miles farther.

I follow,

my heart as strong as any boy

wings of thought as sure

as muscle and bone.

October 8, 2012, Tumuji

思想的翅膀

斯缔文.哈里斯 作,之樱 译

又是图木吉的秋天,

草苍黄,天湛蓝,

天光水影如梦变幻。

苇丛闪动鹤影,

通身雪白,

黑色的翅尖。

如冰河开裂,

银号悠扬,

鹤唳秋原。

我的内心如筋骨,

强壮如所有孩男。

乘长风,追随着那

来自西伯利亚的鸟儿,

千万里,思想的翅膀

翱翔于云天。

编辑:刘涛 朱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