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北的秘密竟然让一个复读三年的脱口秀演员给说出来了。我用 700 天练成了高考专家,意外考上了北大。他发明了一个词儿——“批判考”。这恰恰是中国所有中小学生最缺失的一种能力。只要你培养了“批判考”,上清北便如探囊取物。一般复读生都是越考胆越小,小于反其道而行之,越考越“勇”。

“批判考”,顾名思义就是批判命题老师。看到题目就说:“今年的出题人不行啊。”这种题目只能迷惑那些高考“小分考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你能批判命题老师的时候,你已经是高考专家。

首先第一步就是做到极致的重复。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真题不够。刷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都刷烂了,甚至有点人题合一了。我现在高五,我就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别说真题了,真考我就刷了两次。到什么程度呢?

后来考试有些题目明明不会错,但就是知道答案。这里有个三倍原则,也就是说你的刷题量至少是同学的 3 倍以上,才会发生量变到质变。所有质量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数量的问题。突破三倍量才能见到明显效果。很多努力的孩子都卡在这里,比同学多刷 50%没有任何意义了。

注意,刷卷不是刷题。首先刷 5 套卷,每题必做,而且不会的一定要吃透为止。这时候你已经见过 80%题型了。从第 6 套卷开始,只刷没见过的题型,相当于一套卷只有 20%的题目值得你刷,效率瞬间提升 5 倍,轻轻松松突破 3 倍临界点。

第二步就是批判命题老师了。你要把一套卷的题目分三类。第一类题目是老生常谈送分题、常见题型。这种题目如果超过了一个卷的 70%,你就要注意了,命题老师水平比较低。那么就说明分数很难拉开档次,你就注意解题的步骤细节要特别完整,计算绝对不能丢分,因为就扣细节了。

第二种题目是创新题,新瓶装旧酒,还是原来的知识点,只不过稍微变了个花样。这个题目考察的是刷题的时候有没有真动脑子。

第三种题目就是大师题,完全是原创的,貌似又不超纲。当你看到答案,恍然大悟,就有这么一层窗户纸。反复不在计算,而在思维的灵活性。再举一反三,从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种题目才是筛选超级尖子的。

那你的时间管理呢?
这时候应该是 721,70%做大师题,20%做创新题,10%做老生常谈题。无论小学中学,用这种方法,能力至少 150,一路通清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