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秋冬的树叶纷纷黄了,第一次来到同济大学校园里参与“海上影展暨论坛”,在分外安静的校园里再次回到“节展”的场域,相比于一些热闹的影展,海上影展的体验于我而言可能会更加安静,但这种安静中的平凡非常真实。

“海上影展暨论坛”肇始于2008年5月举办的“上海新锐导演新作展”,2010年开始更名为“海上影展暨论坛”,一直采取学术论坛+作品展映形式,旨在促进理论与创作的良性互动。

本届海上影展暨论坛的主题为“生态影像和行动的摄影机”,随着近几年时代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变化为创作提供了一种更广阔的可能性,影像实践如何介入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这将会产生新的理论讨论空间。作为不完全的观察侧记,本文所能提供的是极小的一角,也仅纪录一些作者的不完全观影随记。

本次生态影展选择的展映作品,不仅有在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像创作史上无法绕过的创作者带来的作品,如季丹导演的《芭雅》,赵亮导演的《无去来处》,也有从绘画艺术转向影像艺术的跨界作品,如张苹导演《黑漆》,或是新闻媒体出身的视频创作者赵明导演《黄沙漫过驼鸣声》。当然,几部国外作品的议题也更加丰富,基于印度、美国、英国等历史现实或是相关自然元素展开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芭雅》剧照

《芭雅》以坚韧的芭雅为主,在贯穿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中,看到一家人的生活环境和细节。高高的大山,树林茂密,苞谷玉米晒满整个屋顶,爬山时他们的镰刀总是安妥地被放置在背后,砍柴捆柴放铲,日复一日,印象极为深刻的是几个女人在山间劳作中几乎精疲力竭后的无奈大笑——“算命的说风水好,为什么我们还这么苦呢”。孩子们与鸡搏斗,闲时放羊,在台阶上用汉语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麻将、电视,是两个让我觉得抽离但又快速与现代世界联系的物品,而这集中出现于过年家人的团聚。这个场景也让这个家庭的故事更加饱满,直到最后的字幕,和无法避免的死亡来临时,我们可以知道在芭雅坚韧的背后,是忍耐了巨大的不公平和时代痛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漆》映后交流

《黑漆》聚焦晚年的父母在荒弃村庄里的生活,片名“黑漆”的由来让人记忆犹新,因为在湖南方言里无法言说的“溪”,于是便有了“漆”。片名与内容互相呼应,私人生命中哪些可以言说,哪些成为了永远无法言说的部分,在摄影机和故事中观众需相当留意。与导演直接的对谈是了解本片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创作者张苹的生命体验的确是相当个人和独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ellurian Drama》剧照

几部海外的作品则以更加实验、大胆的方式尝试纪录影像在讨论生态时的可能性。《On the Battlefield》以美国南伊利诺伊州开罗的一块平坦田野为主要空间,贯穿曾经1970年的唱片,解放斗争的声音的声音。影片背后是一个7年多的项目,存在影像、装置艺术等更多的可能性。《Tellurian Drama》以荷属东印度政府在西爪哇的新电台为历史坐标,并通过构想这期间可能发生的事情,以著名伪人类学家Drs. Munarwan的遗忘文本为叙述基础,探讨去殖民化、地心技术和传播历史性的概念。而《WHEN THE CROWS WALK HOME》则以更加不可思议的方式试图捕捉、感知风的存在,再也不是通过树叶的摇晃,而是在自制的设备加上摄像机,与“风”玩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论坛现场‍‍‍‍

论坛特别以生态纪录片为聚焦中心,分为“作者论坛”和“学术论坛”两部分。“作者论坛”由生态题材纪录片作者组成,结合自己的具体作品,探讨生态题材纪录片制作过程中所秉持的理念、方法,所面临的难题以及人们的应对与思考;“学术论坛”由若干位学者组成,面对不断恶化的全球生态环境,对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非虚构生态影像进行学术考察与理论思考(引自海上影展暨论坛公众号)。

论坛部分的内容由于其他议程冲突笔者并没有参加太多,但是其中有片段的几点记忆犹新。当我们讨论影像中的非人类中心主义(non-anthropocentrism),我们很容易走到另一个极端,就是去人类,甚至是反人类。这需要平衡跷跷板的两端,一端是,影像作者必须首先要认清一个现实,我们永远无法成为植物、动物或者是任何其他自然元素,自然也不知道它们的内在体验和结构,无法永远成为它们。而另一端是,尽管我们无法成为它们,但是在讨论非人类中心主义时,我们可以在尝试不断接近(approaching),或者说是以更谦卑的方式去突破我们的人类中心主义,但这绝不仅仅意味我们是反人类的,或者是完全去人类的。与这点遥相呼应的是,刘擎老师在提到解构主义出现带来的那种破坏,常常使我们陷入不是隔离某种不安,就是进入某种虚无,不是全有,也不是全无,在这其中的平衡是值得我们追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学术论坛的延伸,“新锐纪录短片竞赛”单元共收到有效影片371部,参赛团队包括来自全球各地132多所高校325名学生和青年创作者,涉及多种不同民族、语言的非虚构影像作品(引自海上影展暨论坛公众号)。

因为议程冲突的缘故,没有参加全程。但是观看了几部影片。大部分年轻创作者的切入点主要还是以家庭故事、个人成长、社会人物为题材,当我以为更多青年创作者过于聚焦自我时,杨丹导演的《何处问萍踪》依旧呈现了纪录片的社会观察属性,并巧妙地通过几个段落,以其他人的声音塑造了一个哑巴流浪汉的形象。

获得评委会关注奖的《白日候鸟》则以当下时代的直播热潮为背景,呈现出在网络时代下主播的处境和理想困境。即使是个人的家庭故事为切入点,如关于母亲取下几十年的节育环的影片《环》,也为观众留下了更多的思考向度。而《过去未来的阵痛》《暹罗》《远水解不了近渴》则以不同的方式创新家庭影像的画面风格或是探讨记忆与真实。还有一些没有评述到的影片,关于未来这些年轻创作者如何在已有的选题上扩展长片,或是选择新的议题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拍摄能力,也是值得期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上诗歌之夜的活动与ZEBRA诗歌电影节合办,现场的活动更像是一次即兴的尝试,三部与诗歌有关的影像,几位诗人的朗诵还有两个年轻朋友的音乐表演。留给众人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纪录片的诗影像”和“诗歌里的影像表达”的讨论,两个概念好像在都在渴望突破自身的局限,或者说艺术的本质是相通的,它们都激发了接收者的想象力,或者说是调动了我们的心。

如果再次探讨电影节展的涵义,抛开创作或学术的讨论,一个实体场域的提供和亲临会让松散变得紧密,紧密背后持久的动力或是源于影像艺术或其他艺术的表达欲望或是源于学术理论探索的热情,但我更想理解为是人与人之间对于艺术背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撰文:Sunny‍‍‍‍‍‍‍

部分图片来自影展官方公众号

编辑:张劳动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