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第八届华语戏剧盛典在广州隆重举办。此次华语戏剧盛典不仅汇聚众多名剧、名角角逐年度榜单,还设置了业内专家、学者的交流活动。活动邀请到来自内地(大陆)与港澳台的20余位戏剧创作、理论和剧场管理的业界嘉宾,共同就华语戏剧发展和未来展开深入探讨。第八届华语戏剧盛典交流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主办,共分两场。

27日上午,各地专家学者以“华语戏剧未来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戏剧合作机制的建构”为主题展开圆桌交流;下午,两组分别来自剧院院线和民营剧团的业界嘉宾就“华语戏剧市场走向与剧场创作的当代性探索”这一话题展开对谈。两场交流活动观点碰撞,精彩纷呈。

圆桌交流

推动华语戏剧未来发展

要加强地域交流与合作

华语戏剧的当代创作呈现出哪些特点?未来存在哪些可能?华语戏剧盛典作为品牌还有哪些提升空间以产生更为宽泛的影响?大湾区戏剧合作机制如何构建?上午的圆桌交流中,来自内地(大陆)与港澳台的戏剧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本场交流活动由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院宋宝珍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常务副院长、著名导演艺术家王晓鹰就如何在现实题材创作中追求“诗化意向”,结合自己的导演实践进行分享。他认为,追求戏剧舞台上的“诗意”不是空有形式的外部技术手段的设计使用,也不是表面的优美抒情的浪漫化的舞台处理。能否有意识地把情感内容、象征意味、思想哲理挖掘、表达得尽可能丰富、深刻、耐人回味,是现实题材戏剧能否含有“诗意”的关键。“ 对主题立意的理解,对人物情感的挖掘,对这些理解和挖掘的舞台表达都不要止于‘就事论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及AI技术对于戏剧发展的影响,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院宋宝珍表示,技术无法代替真人表演。“剧场艺术的魅力本体不应该被消解掉。”她认为,如果技术时代将戏剧的艺术性和直观的生命力消解,那么戏剧存在的价值也将不复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先也表达了同样观点:“戏剧是人的艺术,不是机械的艺术。”他还从词源词义的角度进行概念界定,为华语戏剧盛典如何扩大影响和彰显独特价值提出调整建议。张先认为,“华语戏剧”应以语言为划分标准,“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的人愿意用中文来演戏,不管他演的是不是原创,都应该纳入我们的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海外,华语戏剧这个旗可以举起来。”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志毅表示,讨论华语戏剧创作的问题要通过和不同语言的戏剧进行比较,打开视野,把华语放到全球语境中,引发全世界更广泛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戏剧演出、观演环境和多空间开发,来自不同地区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相比一些戏剧演出市场成熟的国家,我们建造剧场的原则是散点式、救济式和均衡式。”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建平指出,目前内地的剧场分布还是以城市区划来设置的,还没有做到根据人流趋势形成自然的“剧场群”。剧场的理想区位因素需从观众的整体体验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吃、喝、玩、乐四方需求,提高观众观剧的便捷性,降低观众看剧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增多观众在同一剧场群里选择的丰富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戏剧专委会委员、导演谭智泉以澳门一个旧法院改做黑盒剧场为切入口,阐述了当代澳门戏剧面临的挑战和创新。他说,黑盒剧场作为一个重要且非常具有实验性质的剧场形式,为澳门戏剧发展注入了很多可能性与创造活力,应该努力让这些空间成为文化生态中不可或缺的常态。谭智泉还提出,大湾区可以探索成立跨地区黑匣剧场联盟,通过剧目推介,整合不同地区独立黑匣剧场及其资源与运营效益,以推动区域内资源共享,促进作品的交流与流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靠自身多年深耕于音乐剧领域的经验,果陀剧场创办人兼艺术总监、台湾师范大学表演艺术研究所教授梁志民谈道:发展起步早、观众接受度高、创作题材多元化、跨领域制作人才合作度高,以及演员自身的明星效应强,是目前台湾原创中文音乐剧发展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演出场地不足而无法对演出进行长期规划、人才养成不易以及市场接近饱和等限制因素。同时,经济的发展起伏、中文音乐剧创作的不易、人才外流以及其他娱乐产业也给音乐剧发展带来挑战。

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总经理陈国慧从“演出复常、人才流动和支援介入”三个方面总结自己对于近几年香港戏剧发展的观察。在她看来,香港在沉浸式戏剧发展上相较内地稍显不足,一方面是观众的观剧心态,另一方面则因为场地限制。内地观众对于粤语戏剧的接受度与喜爱程度也让她看到香港戏剧在市场层面突破以及大湾区戏剧合作的更多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财团法人周凯剧场基金会董事长、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戏剧系原副教授、新布袋戏实验室主持人詹惠登以姚一苇的戏剧《孙飞虎抢亲》为案例,介绍了两岸戏剧创作与制作演出的合作经验与模式。他表示此次合作最重要的是两岸戏剧界的深度交流,对彼此工作习惯和经验的了解是一个正向的过程。“可以取长补短,又能够合作,还要往外走,不仅是在两岸而已。希望未来在这方面的合作能够有更多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演艺学院荣誉院士傅月美也分享了自己从第一届华文戏剧节至今对四地戏剧的观赏体验和感受,她表示,每一届的演出都极大丰富了她的戏剧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薇将自己从香港话剧团近年积极探索北上发展过程中得到的启示概括为三点:“一是剧本扎实。剧作的内容不论是谈古还是论今,都能反映出创作者对人生独特的领悟和表达。二是呈现克制。二度创作重在以简约、内敛的舞台处理来有效运用适配的舞台语汇,作品呈现兼顾对内涵的重视、形式感的传达。三是团队投入。主创团队对艺术本身发自内心的热情,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香港戏剧人的敬业与执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谈交流

华语戏剧市场变化不断

业界如何探索求新

近年来,随着传播方式和观众审美的改变,传统演出市场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不管是剧场院线还是民营剧团,都在适应变化中不断探索、应变与谋求生存与发展。在27日下午的对谈交流活动中,来自剧院、院线的业界代表们围绕近年来华语戏剧市场的变化展开探讨,分享了各自应对市场的经验,并结合当下华语市场环境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本场交流活动由广东省话剧院院长鞠月斌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演艺集团首席运营官张利从戏剧演出形式和项目、观众消费习惯和观看需求以及观众人群年轻化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市场变化。他认为,剧场需对自身品牌有良好的规划,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需要有更多有创意的新剧目,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明星效应。同时,他也提出,舞台剧自己塑造的明星还比较稀缺,戏剧需要更多自己的明星。未来的创作,应注重通过舞台打造更多更具影响力的领军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朝慧从运营层面出发,表明戏剧节目内容的搭建对于所有运营团队来说都是难题,需要不断思考“如何把合适的剧目覆盖到每个城市,让有不同需求的观众都享受到他们想看的节目”。在剧场空间利用上,保利也在推动大剧院成为当地的“文化客厅”,“作为剧场来说,要扩大、延伸、拓展,同时还要更多元,增加更多深化的服务和合作,才能使我们剧场的功能、剧场服务职能提升和转化,来适应现在的变化。”

“多样性确实是近年来演出市场呈现的最显著特征。”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赵晨琳表示,国内戏剧领域的市场是高度细分的,“每个领域的观众都有自己的喜好。”此外,她还提到国内市场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从业者与观众间的距离特别近。因此对于从业者来说,需要分析把握观众的反馈,同时关注到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特点,以精准满足多元化需求。“每次戏剧市场体量发生质变时,必然伴随着某一种形式的创新,意味着需要在形式上有更大的突破。”赵晨琳表示,上海文广十分重视商业性项目的形式创新,沉浸式就是典型案例,“去找到更多更好的内容,和观众产生联动。”

广州大剧院总经理霍建华认为近年来戏剧市场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创作层面、市场趋势和观众特征等几个方面。针对这些变化,他表示剧院需要坚持市场化导向并立足于品牌定位,坚持与本土文化的深度融合。另外,他还提到要重点关注消费群体中女性的主体地位,在剧院的运营上要更加注重男女平等题材的选择。霍建华认为华语戏剧市场未来的发展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策略,创作者在进行新项目立项、创作的时候,应积极吸纳市场和观众意见,从产业整体角度看待创作,才能最终触达观众。

站在创作者的角度,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潘惠森认为,虽然戏剧演出行业呈现出新景象,涌入了越来越多年轻的消费者,但是年轻人需要的不一定是“新”,更重要的是优质的创作内容。他提到虽然线上演出正在蓬勃发展,但最终还是会回归到实体演出;科技的发展固然对戏剧的发展有所助益,但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对戏剧的发展更为重要。他还特别强调从文学中汲取养分的重要性,“文学和戏剧的交融和结合,可以让我们的戏剧作品更有深度、更有内涵,这是我所盼望的一件事情。”

在下午的对谈交流第二组中,来自民营剧团和自主创作领域的业界代表结合各自所在地域的演出市场特点进行了分享,也为华语戏剧跨区域交流与合作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中国民营演出联盟副主席、北京九维文化公司董事长张力刚以四个词语概括自己对戏剧的理解:“我认为戏剧是一种典型有姿格、有姿态、有姿势、有姿色的现场艺术。”“姿格”是格调,“姿态”是态度,“姿势”是恰如其分的表达,“姿色”则是表现力。他坦言,民营企业的痛点之一在于姿色不够,“每一次找不到特别好的、有实力的演员或者明星能够加盟。”而在受众需求层面,他也建议创作者找到每一部戏的特定人群,而不是追求被所有人喜欢。“因为没有一个戏可以讨好所有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中英剧团艺术总监张可坚分享了剧团来内地演出的感受。他表示,香港剧团来内地演出的挑战主要存在两方面。一是缺少了解与沟通,因此建立一个交流渠道,共享基本信息成为建立戏剧合作机制的重要前提,二是剧团目前能吸引的观众量不是很大。“我想是我们来的密度不够、观众对我们的认识不够。”张可坚希望教育部门可以把戏剧或者是表演艺术融入到课程里面。“让小朋友从中学开始就可以接触表演艺术,他们可能很自然地产生兴趣。只有稍微认识、有兴趣,才有可能培养更多未来的观众。”

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戏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澳门戏剧农庄行政总监李俊杰则立足实践,分享了澳门戏剧团在有限的市场条件下如何实现自身发展的经验和策略。“演出场地不够,我们就发掘不同可能性的表演场所。”李俊杰表示,戏剧农庄不仅在工厂大厦运营黑盒剧场,还与文旅部门合作,在不同文化场所的地标、景点演出,“我们走进社区、走进观众,澳门到处都是舞台,到处都可以演戏,这是我们生存的方向。”另外,在谈及人力资源管理时,李俊杰也分享了他“物尽其用,挣扎求存”的经验:通过低成本培养年轻新演员,并鼓励他们在其他行业中积累经验、吸引潜在观众,再将这些观众群吸引回剧场里欣赏演出。

台湾表演艺术联盟前理事长、故事工厂执行长林佳锋讲述了其团队的市场化运营经验。例如,通过购买大热影视IP改编成戏剧,再以观众现场投票决定结局的方式增强参与感,让观众愿意为不同结局再次走进剧院。在开源上,他也表示故事工厂还会与企业达成合作,由企业出资包场。“对我来讲,这可能才是真正有市场收益的。”林佳锋强调,对于剧团来说,内容才是真正的王道。“好的营销带来观众,好的作品决定口碑,好的口碑决定票房,口碑才能让热度真正延续下去。”

戏剧自媒体剧评人杨小乱从多年对华语戏剧市场的持续观察出发,分享了对广州民间剧社、独立剧社的感受。他认为,相较于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广州民间戏剧环境相对薄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戏剧专业院校。“因为没有专业的院校,很难培养专门的戏剧创作者。”广州本地民间剧社成员较大部分都是从观众成长起来的戏剧爱好者。他建议,近年来,广州本地剧社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尽管尚不具备进入大剧院演出的条件,但也可以通过小剧场展演和戏剧节来让他们有更多的展现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语戏剧盛典始创于2017年,这一文化品牌被誉为我国首个充分依托行业力量、根植于演出市场的华语戏剧评选活动,旨在推动华语戏剧的繁荣与发展。

华语戏剧盛典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大湾区戏剧领域的合作交流,同时也为戏剧市场的未来走向和剧场创作的多样性探索注入了新动力。作为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盛事,华语戏剧盛典将继续秉承推动行业发展的初衷,致力于为华语戏剧提供更广阔的展示与交流平台,为新时代戏剧艺术的繁荣贡献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 余晓宇 实习生 林敏倩

摄影:汤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