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初冬季节到来,北方气温大幅度下降,大批候鸟再次回到南粤湿地。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是候鸟迁徙高峰季,广东省各大湿地公园、滩涂地、海岸线、沿海湿地等都将迎来大批候鸟落脚“歇息”,估计将达到30万只以上。
11月份恰逢广东省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于29日举办2024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第二届观鸟邀请赛,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区域合作与交流,为候鸟保驾护航。
当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36队的合共110多位选手齐聚横琴国家湿地公园,参加观鸟邀请赛的开幕式并为即将到来的为期24小时的观鸟大赛做赛前准备。
据了解,本届观鸟邀请赛的选手来自各自然保护区、高校,以及北京、天津、广东、湖北、四川、青海、黑龙江、海南、福建、澳门等地的观鸟协会和组织,本次大赛对合作区候鸟的种群数量与生活习性进行实地观测与记录。
同时,为助力琴澳培养本地生态保育人才,城规建局于今年9月针对琴澳青少年举办培训活动和观鸟比赛,选拔了澳门劳校中学、澳门培正中学、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第一中学3支优秀学生队伍参与本次邀请赛。
据介绍,本次赛事为期3天,参赛队伍在开幕结束后的24小时内,在横琴全岛进行观鸟及记录,最终以有效记录最丰富的队伍胜出。本次活动除了是观鸟爱好者的竞赛外,也是对横琴野生鸟类的一次全面调查,调查员所记录的鸟类数据可作为横琴生态保育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为实施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行动提供数据支撑,科学推进合作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限时24小时内,参赛队伍将一同调查横琴不同地方的鸟类数量和种类。我们设有20条的比赛路线,每支队伍首先完成指定的路线后,可自行选择其他路线和地方进行调查。参赛者可根据观察鸟种的外部形态、辨别鸟类的声音确定鸟种,亦可通过摄影记录或录音作为证明,以记录最多种类为优胜。”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副局长谭惠芳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11月28日,作为本届观鸟大赛前哨,大赛开展了首次现场观鸟直播。“本次直播由生态专家和专业主持引领观众深入探索横琴的生态秘境,到横琴主要的候鸟栖息地观鸟,同时借着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的机会,我们也举办了生态讲堂、横琴野生动物图片展、保护野生动物导赏、爱鸟护鸟嘉年华等线下科普活动,在线平台开展普法推广和物种介绍等在线推动。”谭惠芳告诉记者,直播可以让市民有更多的方式感受横琴的自然。
澳门培正中学小学五年级的陈俊熹作为本次的参赛选手,为观鸟大赛做了充足的准备。“我准备了望远镜和颜色比较暗的衣服,这样可以不惊扰鸟类,开幕式结束后我们就将进行一个小时的观鸟之旅,我非常期待。”陈俊熹告诉记者,他很热爱野生动物,尤其喜欢鸟类,而横琴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让他觉得十分舒适和喜爱。
除了观鸟邀请赛,城规建局也在横琴国家湿地公园一连三天举办爱鸟护鸟嘉年华,现场设有横琴野生动物图片展、保护野生动物导赏、及鸟类知识科普游戏等活动,市民可通过寓学于乐的方式,在体验横琴生态的同时,学习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从而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市民可通过横琴湿地公众号、澳门一户通等方式了解活动详情并报名参与。为鼓励市民参与低碳绿色活动,市民可通过“琴碳星人”小程序,参与活动打卡赚取碳积分,累积足够的碳积分即可兑换精美礼品,通过持续践行低碳生活,共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局长张国基在致辞中表示,三年来合作区致力于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保护行动与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为合作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未来将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强化生态保育及环境教育工作,营造更优美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绿美家园,创造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空间,为建设“美丽湾区”贡献横琴力量。
一直以来,合作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自成立以来便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调查工作,联合中国科学院华南国家植物园、中山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珠海市观鸟协会等专业机构,先后开展了全岛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监测、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并针对横琴国家湿地公园和芒洲湿地公园、大小横琴山、南部潟湖等生物多样性热点持续进行巡护与科研监测,截至2024年8月,共记录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5目83科310种(鸟类24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黑脸琵鹭、黄嘴白鹭、白腹海雕、黄胸鹀、黑嘴鸥、小灵猫6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6种;记录到本土野生植物67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紫纹兜兰1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9种;记录到昆虫306种。
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局长张国基、广东省林业局、澳门市政署、澳门环境保护局、珠海市生态环境局、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各机构参赛队伍代表以及濠江中学附属横琴学校师生出席活动。
横琴工作室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赵雨琪 朱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