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张图表】为何联合国塑料条约

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Carbon Brief网 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项全球塑料条约将于下周在韩国开启谈判协商,此条约被视作自2015年《巴黎协定》(Paris Agreement)以来最为重要的环境条约。

联合国塑料污染问题政府间谈判委员会(INC-5)将举行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既定会议。会上,成员国期望能最终确定并批准“塑料污染国际法律约束性文书”的文本内容。

塑料的生产流程、使用途径以及废弃处理,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占比约为5%。其制作原料多源于化石燃料。据预测,未来几年内,塑料生产将成为石油需求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由于塑料产生的排放约90%源自生产环节,减少塑料使用的相关举措将成为此次议程的重中之重。在谈判期间,各国将就目标设定、问责机制以及透明度措施展开讨论。

据Carbon Brief分析,倘若未达成任何削减塑料生产的协议,那么塑料排放或将耗尽一半剩余碳预算,而该预算旨在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高1.5℃以内。

一位专家在接受Carbon Brief采访时指出,本次谈判有望达成的最优成果是批准一项限制塑料生产的全球目标,同时确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各国目标。然而,她认为,石油生产国极有可能否决诸如此类的提案。

以下内容中,Carbon Brief将展示五张关键图表,这些图表能够清晰阐释塑料条约为何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塑料当前排放量为航空业三倍

  2. 塑料成为未来数十年石油需求新引擎

  3. 塑料或于2050年消耗一半1.5℃碳预算

  4. 塑料条约可抑制未来塑料排放量

  5. 塑料行业至2050年能否实现净零排放?

01

塑料当前排放量为航空业三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塑料是一种兼具多功能与耐用性的材料,在时尚、医药等诸多行业掀起了变革浪潮。然而,这亦导致了严峻的环境问题。

据Carbon Brief计算,2023年塑料生命周期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超27亿吨,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5%。从上述图表可清晰看出,该排放量约为航空业的三倍之多。

塑料排放约九成产生于生产环节,也就是从开采化石燃料到转化制成塑料的这一过程。当前,全球塑料年产量约达4亿吨,并且预计在未来数十年间仍会持续增长。

总体来看,从地下开采石油、天然气与煤炭的过程,在塑料生产排放中占比约达五分之一。

塑料生产其余相关排放均源自将化石燃料转化为塑料的必要流程。具体而言,化石燃料经提炼后产出石化原料,如乙烷与石脑油等物质。

02

塑料成为未来数十年石油需求新引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化原料,即源于化石燃料并可用于制造塑料、橡胶、化肥等产品的化学物质,人们普遍将其视作最后一个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市场。故而,规模达7000亿美元的塑料生产行业的前景,成为了化石燃料行业极为关注的关键所在。

当前,石化原料每日需求仅1400万桶,且其中绝大部分都用于塑料生产。不过,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即便其他领域需求有所下滑,未来几年这一数据仍将持续攀升。

如上图所示,依据IEA《2024年石油报告》数据,呈现出直至2030年石化原料(以红色标识)与道路运输、航空等其他行业(以蓝色标识)在石油需求方面的年度预计增长态势。

03

塑料或于2050年消耗一半1.5℃碳预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排放差距报告》的最新评估数据显示,若要有五成把握,达成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1.5℃的目标,人类可额外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2000 亿吨。

若当前趋势维持不变,塑料生产恐将大幅消耗这一碳预算份额。

Carbon Brief研究表明,若保守估算塑料生产带来的碳排放量,至2050年塑料的年度“生命周期”排放量或翻一番,达5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在此情境下,自2024年至2050年期间,塑料于生产、使用及处置流程里累计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1040亿吨,这一数字至少会消耗掉一半剩余碳预算份额。

若大胆估算塑料生产带来的碳排放量,将会高达130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此数值约为剩余碳预算的65%。

04

塑料条约可抑制未来塑料排放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韩国举行的相关谈判中,各国将致力于批准一项旨在遏制塑料污染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丹妮拉·杜兰·冈萨雷斯(Daniela Duran Gonzalez)是国际环境法中心(CIEL)致力于塑料条约事务的高级法律活动专员。其向Carbon Brief表示,在INC-5探讨塑料排放议题期间,鉴于塑料生产“脱碳颇具挑战”,专家们往往着重于对生产环节予以限制。

若此条约能够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其或许会明确规定达成这一目标的各类不同途径。据杜兰所言,第一种方案“极为含糊不清”,即各国可依据自身情况与判断自行朝着该目标推进,其间并不设定任何明确的指标或目标要求。

另有一方案对监督执行以及明确责任划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具法律约束力且非强制执行的举措,此方案与各国依据《巴黎协定》所提交的气候承诺(即“国家自主贡献”)相类似。

杜兰进一步阐释道,当前最具执行力的方案是为各国确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目标。她表示,此方案可效仿《蒙特利尔议定书》(the Montreal Protocol)的成功运作模式,该议定书曾成功削减了全球范围内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量,成效显著。

另有观点提出将塑料产量限定于2025年的标准。在此情景预设之下,自2024年至2050年期间,塑料于生产、使用以及处置流程里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累计将达760亿吨。上述这些情景于上方图表中分别以浅蓝色与蓝色予以呈现展示。

05

塑料行业至2050年能否实现净零排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INC-5所开展的谈判工作或可推动塑料产量的削减,而这一点对于管控该行业的排放量或许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与此同时,推动塑料生产、使用以及处置环节的脱碳进程,亦有助于缩减该行业的碳足迹规模,从而在应对塑料相关环境挑战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塑料回收是减少排放的途径之一。在过去生产的所有塑料当中,仅有9%做到了回收再利用。值得一提的是,鉴于当前全球范围内塑料回收率呈上升态势,如今的实际回收比例可能会高于这一数据。

诸如淀粉之类的生物基原料同样能够应用于塑料生产。这些生物材料在其生长阶段可吸收碳元素,此外,其生产过程亦不会产生与化石燃料开采作业相关联的排放问题。

与此同时,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可用于在二氧化碳排入大气前,将其从化工厂中提取出来。所捕获的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气相结合,进而产生合成原料。在此流程中,借助可再生能源来生产氢气,有利于维持材料的碳足迹处于较低水平,这对于推动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具有积极意义。

IEA报告指出:“鉴于成本差距显著,且面临与其他行业的需求竞争,诸如生物基原料等替代原料的应用,当前仍属于小众产业。”

2021年开展的一项研究深入探寻了全球塑料行业在2050年前达成净零排放目标的四条可行路径。其一为回收利用路径,侧重于废旧塑料的回收再加工;其二为碳捕获、利用与封存路径,着力于对碳排放的有效管控;其三为生物质路径,借助生物质资源来生产塑料;其四则是碳循环路径,此路径以“最为理想”的模式将前三种方式整合起来,通过相互协同作用,力求为塑料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助力全球塑料行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净零排放未来。

上述所示的综合路径是唯一能实现净零排放的情景。

该图表清晰呈现了在2050年净零排放情境预设下,塑料于完整生命周期中碳(以百万吨为计量单位)的流转态势。其中,各箭头的宽度直观对应着碳的流动数量。在这一设想情境之中,约38%的塑料原料将取自生物质,17%源于合成原料,44%通过回收途径获取,而源自化石燃料的占比尚不足1%。此情景模式下,需达成约61%的高效回收率,仅5%的塑料会被送往填埋场处置,另有34%则会在焚烧过程中最终排入大气层。

然而,作者们着重指出,倘若塑料产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那么实现塑料行业的全面脱碳将面临极为艰巨的挑战,这一情况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塑料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均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相关各方需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并积极探寻应对之策。

他们注意到,若要在塑料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实现减排目标,需要显著提升塑料的回收利用率;此外,塑料生产全面脱碳的可行性将取决于该行业所能获取的可再生能源及生物质的数量。

在上述情形下,塑料行业将需9900太瓦时的可再生电力,此电量超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IEA2050年净零排放设想情景里,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14%;同时还需 19.3艾焦的生物质能,其占2050年“尚未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能潜力的11%。

编译:陈明雪(新能源部)

审校:崔 颖(新能源部)

编辑:陈明雪(新能源部)

能源转型与双碳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