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砖墙建透视墙,将校园内的绿色美景与社会大众分享,成为北京一些中小学校的新景象。

这个学期,海淀区多所学校临街的围墙变了模样,原有砖墙变成了铁艺围栏、镂空墙或安装了透光玻璃……“开墙透绿”让校园成为区域新地标,变为融入社区、城市的新典范。

学校修建透视墙

共享绿色资源

既拓展了城市绿化空间

又进一步改善了市民的人居环境

提高了群众幸福指数

那么,学校的围墙都改成什么样?

在位于万泉河路的万泉小学万柳校区,校门口两侧围墙的墙面上设置了由11个立体橱窗组成的“墙上艺术馆”,围墙顶端还装上了透明的有机玻璃和雨棚,一下子让原本厚重的围墙变得“通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泉小学万柳校区改造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泉小学万柳校区改造后

橱窗里面展出着孩子们参加学校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的精彩内容。橱窗之间,靠围墙部分又增设了休闲座椅,为来往接送孩子的家长、社区的居民提供便利。透过玻璃望去,校园内景观陈设和快乐玩耍的孩子们,尽收眼底。

“改造后的校门两边,路也宽敞了,透过围墙还能看到校园内孩子们活跃的身影,还能看看橱窗里的‘艺术展’,真是让人心生愉悦。”校门口前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黄女士开心地告诉记者。

为何要拆掉砖墙建透视墙?

据了解,改造之前万泉小学校门口周边比较狭窄,接送孩子的家长常常挤到马路上,既拥堵又不安全。上学期期末,学校在街道和区园林部门的支持下,将原有挡土墙向后退让1米,同时在围墙顶端装上了透明的有机玻璃,既可以拓展校外步行交通空间,也可以与行人“分享”校园内美景。

万泉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朱郁说:“开墙透绿,打造学生友好、家长友好的‘墙上艺术馆’,‘分享’校园景观和文化,把隔在学校、家长和社区中间的一堵墙变成了连接大家感情的一座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淀实验小学改造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淀实验小学改造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小学改造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小学改造后

海淀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学习、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而城市建成区能够用于绿化的土地已极为有限。与此同时,不少学校绿化搞得很好,四季皆有美景可赏,但由于砖墙的阻隔,这些美景只能供里面的人观赏,墙外的路人无法欣赏。

近几年,海淀区统筹推进中小学“开墙透绿”工作,支持学校建设包括铁艺栅栏等可透视墙,使墙内的绿色美景“透”出来,打造开放式的城市环境。据介绍,开墙透绿改造工作共涉及全区中小学校址263处,截至11月中旬,海淀区已经按计划完成了包括海淀实验小学、北京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北京中法实验学校等在内的56处校址6940.36延米的改造工作。

专家解读

开墙透绿增进学校和城市互相融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张东娇表示:围墙是学校物理环境边界和景观之一,是学校物质文化组成部分,也是办学理念的外显形态。学校让厚重的围墙变“通透”、会“说话”,有着管理学意义和审美价值。彰显了教育管理的人文主义情怀和学校办学的开放性“校园内外的人可以互相看见和凝视,在强化环境安全感的同时也厚实了心理安全感,这对校家社教联体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张东娇说。

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黄献明看来,“透绿”的围墙既可以让孩子们的视野得以打开,让校园显得更为开阔,有助于释放孩子希望亲近自然、好奇探索的天性,也可以更好回应学生家长更多了解孩子和学校的期待,同时也使得围墙有可能成为一个积极的教育空间。“面向未来的教育,学校也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途径和场所,学生的学习场所会更多是现实生活的场景,比如社区、企业、博物馆、科技馆等,学校需要更频繁、更有机地融入城市生活,而城市生活本身也日益成为一个‘大学校’,因此二者边界的消隐几乎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透绿’的围墙已经从仅有的隔离功能提升为具有文化属性和教育价值的公共空间,它不仅能优化街区布局,提升街区整体功能,而且也增强了学校和社区的开放度。”黄献明鼓励建筑师与学校共同研讨,探索更灵活的形式、更便捷的路径,整合包括围墙在内的多重物理空间,发挥其更大的功能价值。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春青从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为儿童拓展开放共享、安全适宜的成长空间环境。

“但由于封闭管理,校园大门成为儿童日常与校园生活的分隔线,不利于实现校园与社区空间和资源的统一使用和无缝对接,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空间环境使用效率低下。”李春青说,可以通过分时共享、合作共治、联合共赢等多种方式来打造连通校园和社区的多场景的儿童友好城乡空间。“‘开墙透绿’是校园开放理念的重要突破,从学校和城市未来发展来看,未来会逐步实现校园与社区、城市的紧密结合,形成校城共融、功能弹性、适应变化等的发展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文字:赵艳国 赵翩翩

图片来源:海淀教育微信号

编辑:姜思瑶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郝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