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福利来啦
胡慎之老师从心理学角度
解读四大关系
伴侣、父母、自己、友人
特惠价99元
随到随学,无限回听~
作者 | 胡慎之
资深心理咨询师
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休假期间,我参加了一些聚会,遇见了好多“手机控”。
其中有位女孩子问我:我看到手机上有红点,就想要第一时间点开,怎么破?
我笑了,我说我也会有类似的行为,手机软件上不能有红点,看到有人手机屏幕上有许多未读的信息或需要更新的,心里有想去帮着点开的冲动。
那女孩子笑了,她说她男朋友手机上的红点,都是被她点掉的。
另外,如果她没有带手机(一般情形下不带钱包,也不会不带手机,哪怕游泳也会把手机装防水袋里),那就像丢了魂,那是无法想象的。
后来又聊了一会,我告诉她:你男朋友要多么爱你,才跟你在一起啊!你对关系很渴望,但同时对关系也是恐惧的。
甚至,独处,对你来说,可能是灾难。(为什么我这样说?接着往下看)
当然说这话,我很毒舌。
那位女孩子基本上是没有听懂,她当时睁着她的大眼睛很茫然地看着我,眼神里还有许多不满。
然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基本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
当时我还蛮有点愧疚的,感觉自己说的话让她不舒服了。
婴儿期的及时满足
为什么我们对手机那么依赖呢?
特别是很多人熬夜的时候,都非常喜欢刷手机。因为这是我们跟世界保持连接的方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手机,就是现代人的过渡性客体。
当我们躺在床上,觉得有点孤单,又不想结束这一天的时候,会特别想有一个“妈妈”来照顾我们。小孩子会抱着洋娃娃睡,而成年人会抱着手机睡。
我们都知道,很多婴儿都会闹觉,不愿意独自睡觉。他必须要妈妈拍拍他,跟他说话唱歌,或者用稍微重一点的被子包裹着身体,才能够睡着。
因为婴儿懂得客体恒定性之前,他一闭上眼睛,就以为妈妈不见了,世界消失了,那感觉比死还可怕。因此,婴儿特别需要跟妈妈保持一种链接的感觉。
实际上,当一个成年人心理退行的时候,也是跟小孩子一样的,他需要跟这个世界保持有“关系”。
也就是说,在我们熬夜玩手机,不愿意睡觉的时候,其实是希望能有一个“妈妈”来照顾我们,能够拍拍我们的背,让我们放心去依赖。
电影《无间道》里面,梁朝伟饰演一位警察间谍,奉命打入黑社会内部。他每时每刻面临的压力都是巨大的,随时有被暴露的危险,自然无法拥有一个好的睡眠。
影片中,我记得有一句这样的台词,他对陈慧琳饰演的心理医生说:“只有在你这,我才能睡的踏实。”
在这里,陈慧琳对于梁朝伟来说,就是一个照顾他的“妈妈”,能够让他放心依赖,而且缓解了他的孤独和不安。
所以说,往往陪你熬夜的不是人,而是手机;你熬的也不是夜,是孤独。
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手机也是缓解我们孤单或者焦虑的工具:
比如当一群人坐电梯,不知道说些什么的时候,会忍不住抽出手机看一下;
当一个人坐地铁,不知道做些什么的时候,会不自觉拿出手机刷一下;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内心的孤独感都是无法回避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即使最亲近的人陪在身边,也无法代替我们去经历这种孤独。
所以很多时候,刷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种强迫性行为。
什么是强迫行为?就像我躺在床上明明都要睡了,但是我还硬撑着刷一下朋友圈,看一下微博,或者看一下文章,浏览一下新闻,又或者看看有没有人还没睡跟他聊两句。这种行为的结果就是,身体已经十分疲惫,撑不住了,但大脑还是很清醒,甚至还会有些亢奋。
这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大脑还处在一个比较兴奋的状态,我们肯定是睡不着的。那么既然自己都失眠了,还不如再多刷几下朋友圈,浏览一下新闻,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东西是自己没留意的。
长期下去,每次当我们想睡觉时,都总会觉得有些事情没做好,好像缺了什么,所以我们就逼着不让自己睡,不停找事情做,等到想睡的时候,已经睡不着了。
这其实是一种强迫性的习惯,它不是我们真正的习惯,更多是一种虐待自己的方式。
我自己也有点小小的“洁癖”,需要自己的环境很干净,地上不能有头发或其它细小的垃圾。
而我自己解压的方式之一,就是打扫卫生:在经过自己一番折腾后,让房间变成我要的样子,心里会感觉舒服好多。
同时,运动会让人产生“内啡肽”和“多巴胺”,这是提升愉悦感受的。
虽然那种成就体验不大,但毕竟是成就感。
但我没有强迫症,因为绝大多数时间我既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能够很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行为,并在里面享受乐趣。
同时,我也知道我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是什么样的心理动力,而且我并没有影响别人。
从人本的角度,我们可以做任何事情,前提是不影响别人、不伤害别人的利益。
而之前,我对那个女孩子的愧疚,是我自己想多了。
她对我的不满,是我破坏了她的期待;
她的不舒服,或许是她自己造成的。
只是,她不会这样去理解。
我只不过没有去扮演好她要的“暖男”角色而已,这不算伤害她。
而她的男朋友扮演的角色,是“无条件及时满足”她的那个人。
及时满足,是婴儿期妈妈必然具备的一个育儿功能。
婴儿出生三个月之内,婴儿和妈妈是一体共生状态,婴儿的一切满足均来自妈妈,并且婴儿基本的生理满足是关乎生死的。
如果妈妈没有及时满足,婴儿的内心将是崩溃的,会感觉自己要死了。
所以,婴儿期的及时满足是关乎生死的。
那么,妈妈可以开始用另一种方式稍微替代下,那就是“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是什么“东西”?
所谓的“积极关注”,就是当婴儿有需要时、哭泣时,妈妈第一时间给予回应,比如让婴儿听到妈妈的声音;
或者妈妈在无法及时给予奶吃的时候,可以及时给婴儿一个拥抱和安抚。
似乎许多人在自己亲密的另一半没有接听电话的时候都会很焦虑,然后就是“夺命追魂CALL”。
对了,你中奖了,这就是你妈在你婴儿期的时候,没有给予你“积极关注”的结果。
所以当没有回应时,“死亡恐惧”直接把你拉回到婴儿状态。
那这和强迫有什么关系?
有的。如果我们的妈妈没有做好一个“及时满足和积极关注”的角色,那我们就开始自己去扮演,自己做那个“妈妈”,自己照顾自己。
我们对自己的需求开始积极关注和及时满足,想玩多久手机就玩多久,那多好。
这简直就是“老头乐”,万事不求人。省得需要别人的时候,别人不给予回应。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进入到自我封闭的状态里了。
你会开始明白对身边有洁癖的妈妈为什么怎么劝说也没有用,对一个强迫思维的人怎么解释都会徒劳,你体会到无奈的原因是什么了。
那是因为彼时的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外面的世界没有链接的。
并且,我们是无意识的。
我们无法意识到这一切与自闭有关,无法意识到如果不那样做,也不会死的。
而我们自己深陷其中,离不开手机,离不开虚拟的网络世界,似乎这是无法控制的。
理智上什么都能明白,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要去那样做。
同时,也无法接受自己那样做。
一般来说,有强迫症的人,都是一边做,一边否定或者推翻自己。
一种能力:忍耐
没有被及时满足的婴儿,是无法忍耐的,生死的事情,怎么可以忍耐呢?
不要说生死了,哪怕痒,一个成年人都是无法忍耐的。
当我们无法忍耐的时候,发现愤怒可以缓解一部分焦虑,愤怒让我们感觉到有力量。
于是婴儿开始把妈妈分化为“好妈妈,满足我的”和“坏妈妈,要我等待的”,对于“坏妈妈”是恨的。
所以,当强迫症的我们无法达到一个自己需要的结果时,那种感觉是沮丧的,同时会自责或自我否定。
此类情形,如果在成长中被强化,会更加强迫。
比如,若我们做了一件事情得到了父母肯定,那么我们想获得更多肯定,必须不断地完美地去做;
若我们一件事情没做“好”得到了父母的否定,或者鄙视、不屑、羞辱等,那么同类事情我们是绝对不能做的。
长此以往,如果我们认同了这样的方式,那我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周遭的人:当发现周遭的人有各种各样“不完美”的时候,我们除了挑剔和远离,似乎没有更好的方式。
又一次,我们进入了自我封闭状态,又放弃了与别人链接的机会。
我们让自己陷入到孤独的轮回中。孤轮中的我们,对人际关系将多么失望,对理想的人际关系又多么渴望呢?
孤独的世界,是虚空的,关系也是不被信任的。
但不在关系里,我们自己也无法获得被“及时满足和积极关注”的体验。
这变成了一个鸡和蛋的关系难题,怎么办?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
在进化中,我们具备了很多功能,比如“理想化和虚幻化”,我们终于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
社交网络,可以帮我们把这样的冲突解决掉一部分。
于是,手机强迫症,横空出世了。
我们开始依赖手机社交网络,面对面的真实接触,我们反而不会了。
因为我们对对面的人其实不是很感兴趣,对在真实接触中的自己,也不是很满意。
有了手机,不需要等待,也不需要忍耐,及时满足。
所以,我们越来越依赖手机了。
手机控只是心理需要
社交网络和许多信息的快速获取,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也可能让我们退行,特别是那些在幼年成长中没有获得“及时满足和积极关注”的人儿。
就如前几天的聚会中,两个3岁左右的孩子要看着手机或IPAD才能吃饭,妈妈也很省心。
再看看妈妈,她们同样对孩子有个期待:我需要你乖乖吃饭,你要及时满足我这个愿望。
最重要的,我们渴望别人扮演那个及时满足我们的人,同时,自己也在扮演那个人。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人需要的积极关注和及时满足,就是为了满足“我需要被同样对待”的渴望。
如果对方没有这样对待我们,那Ta就是坏人。
再看下路上,一般走路在看手机的人,基本都不是繁忙有紧急事务要处理的人,相反可能是比较闲的人。
所以,手机控们,手机不一定是现实需要,更多的是心理需要。
我们需要及时了解信息,参与到群体中,因我们害怕被边缘化;
我们寻找各种碎片式的信息,期冀占有更多的内容,为的是可以在分享中给他人提供价值,这也就是为何那么多老年人喜欢转发养生贴。
我们需要被他人看见我们在做什么,要不然锦衣夜行,多么孤单。
作者介绍
胡慎之,心理学家。 家庭关系顾问。 向日葵爸爸发起人。 向日葵心理咨询创始人。 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顾问。 20多年的咨询实践,超15000小时的个案经验。著有《恰如其分的孤独》等多本心理学书籍。
【课程福利】在这里
胡慎之老师从心理学角度
解读四大关系
伴侣、父母、自己、友人
特惠价99元,共26节课,15分钟/节
随到随学,无限回听~
关注我 设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