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SEAS NEWS

海外桥讯

第205期

本期涉及国家:越南、韩国、冰岛、印度、美国、日本

越韩两国合作开发桥梁传感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国土木工程与建筑技术研究所(Korea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Building Technology,KICT)获得了韩国科技部支持,开发桥梁创新数字传感监测系统。

传统传感器对桥梁监测的效果仍有局限性,如数据问题、配置复杂、成本高等。KICT的数字传感技术利用多台传感器的通信集成技术,降低成本、配置简便。

越南交通建设规模正日益增加,且中小桥梁维护技术十分薄弱,因此成为该技术的理想试验场。韩国土木工程与建筑技术研究所已在越南桥梁成功部署并实验了5个月,测量准确率超96%。

目前,韩国已对越南完成将该项技术转让,并计划向东盟国家推广。

(来源:今日高速官网)

冰岛80年老桥即将重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冰岛基础设施部本周发文称,首都雷克雅未克东部的Selffoss镇,Olfusar河旧桥已经服役近80年,政府将用一座新桥取代这座1945年建成的,主跨84米的旧式钢桁架悬索桥。

新桥采用独塔斜拉桥抗震设计,全长330米,桥塔高60米。桥面宽19米,设有机动车道以及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新设计还将有效降低冰坝和洪水的风险,项目计划耗资1亿欧元。

(来源:桥梁设计与工程杂志)

印度恒河铁路桥倒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26日,位于印度北方邦的坎普尔市Kanpur和乌纳奥市Unnao之间的一座跨恒河的铁路桥发生梁体垮塌。

桥梁在2021年检修时,就发现至少五个桥墩已出现严重裂缝,随即关闭,所以倒塌时并无人员伤亡。

该桥于1870年代殖民地时期建造完成,已有150年历史。因修复成本过高,官方已决定拆除旧桥。但该桥是印度现存最早的铁路桥之一,民众和一些社会组织依然要求政府尽量修复此桥。

(资料来源:印度时报)

美国火灾桥梁因新伤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丹尼尔·卡特·比尔德大桥Daniel Carter Beard Bridge,因其特殊的颜色形状,也被称为“Big Mac”——巨无霸大桥。

这是一座双福通体米黄色的钢制系杆拱桥。桥梁总长640米,双幅主跨均为230米,是美国I-471号州际公路与俄亥俄河的交通节点,十分繁忙,日交通量超10万。

2024年11月1日凌晨,桥梁被河岸公园的一场大火波及,造成严重的结构损坏。目前,西幅的南行车道已关闭维修,计划于年底修复完成。

由于西幅又发现了新的钢结构损伤,混凝土桥面也需要拆除检查,工程师们也计划于北美感恩节后添置更多支撑塔架。因此,桥梁维修项目的完工日期将推迟至2025年春季。

(来源:辛辛那提新闻网,俄亥俄州交通厅官网)

每周

一桥

日本本四联络线跨海桥梁

全回顾(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的本四联络线是指连接本州岛和四国岛的一系列连岛桥梁工程。这一工程的建设是为了加强日本本州与四国之间的陆上交通联系,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这是本系列的第三期,本期我们继续回顾东线上的两座著名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神户-淡路-鸣门高速

神户淡路鸣门高速公路是日本本州岛和四国岛的一条重要连接通道,北起本州的神户,南至四国的鸣门,跨越明石海峡、淡路岛、鸣门海峡,全程89.0公里,编号E28。

这条线路从神户出发,沿途风景优美,虽不能路边停车,但至鸣门海峡附近设有观景台及诸多旅游设施,在人员流动、货物运输、文化交流、旅游休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速全程最高时速100公里/小时(不同车型、天气、路段有所不同),部分路段有最低车速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濑户内海东段潮汐落差大,风向和水纹情况多变,海难事故频发。建造桥梁的想法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存在,但由于技术问题和军事原因(大型军舰无法通过明石海峡)未能实现。日本战后投降的二十年间,又有多次海难发生,日本政府下决心实现濑户内海的南北陆上联线,具有国家色彩的日本本州四国联络线公司于1970年成立,正式开启对海峡的勘测工作。

明石海峡大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石海峡大桥是一座位于神户市垂海区舞子和淡路岛淡路市松穗之间的大跨径钢桁架双层悬索桥,全长 3911m。中心主跨径1991m,主塔高度282.8m。是本四联线诸多桥梁中,规模最大,施工时间最长的一座,建设成本约为5000亿日元。

大桥最初计划为一座主跨1780m的公铁两用双层悬索桥,但由于建设成本和地质条件等问题,于1985年8月改为公路专用桥,下层铁路部分改为观光廊道,并对桥梁基础和上部结构的位置做出重新设计,总长度改为3910 m,中心主跨1990m。桥梁公路层设双向六车道加两边各两条紧急通道,设计车速为100公里/小时,2021年统计的日车流量为32000辆;

实际施工直到 1988 年 5 月才开始,涉及 100 多名承包商。然而,1995年1月17日,桥梁施工进入主缆铺设阶段,兵库县南部发生大地震,即“阪神淡路”大地震。由于地壳运动,地面又位移了1m,导致桥梁主跨及总长度都增加了1m,达到3991m和1991m.,幸运的是,桥梁在施工中也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大桥于1996年9月按时完工,1998年4月通车。

小编多方查找文献,暂时废弃铁路的因素主要有:

▶ 常规铁路与新干线铁路的使用冲突;

▶ 四国一侧常规铁路线路尚需改善;

▶ 新干线客流盈利能力存疑;

▶ 日铁财务紧张;

▶ 桥梁的抗震性能尚需研究等。

1995年的神户大地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再补充讲述一下神户大地震对桥梁的影响。

桥梁于1988年开工,由于1995年1月17日的神户大地震,造成当地多处多方向的地壳位移,这对明石海峡大桥的评估、施工、后续设计变动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地震发生时,大桥主缆刚铺设完,虽然未损坏桥梁结构,但使中心跨加长了约0.8米,淡路岛一侧边跨加长0.3米,桥梁墩台也有位移。这些位移已经改变了大桥原本的几何结构,对后续的结构连接和整体性产生影响。

为了弥补这0.8米的位移,明石海峡大桥的桥身、桥塔、钢缆必须重新设计。此外,为了保证大桥在台风季节能够经受住时速超过200公里狂风的袭击,还对桥梁进行了1%模型的风洞试验,并在桥塔上安装了20个质量阻尼装置。原有的建设计划也被打乱,还涉及一些后续施工工序的改变。

地震发生后,工程停工了大约1个月的时间。

观景与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桥设有桥梁科普馆,陈列着从新生代(约一万至一千万年前)的化石到1970年代的勘测样本,以及多个明石海峡大桥及整个本四连线的图文模型馆厅。

包含桥梁的设计过程、沉箱过程、基础施工、上下部结构、养护技术、360°VR体验、3D 剧场/画廊、明石海峡大桥40m风洞实验模型等,以及临海的大片休闲配套空间,为当地人及游客提供一个寓教于乐的好场所。

大鸣门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鸣门桥是一座主跨876米的悬索桥,横跨以漩涡而闻名的鸣门海峡。

桥梁延续本四东线的公铁双层桥梁设计,顶部为六车道高速公路,底部为未启用的新干线铁路。大桥长1629米,主跨876米,宽25米,主塔高144米。为避免鸣门海峡漩涡的影响,采用多柱基础施工的工法。日车流量20000辆。

鸣门海峡是濑户内海中风力较大、水流流速较快的一个海峡,该路段经常实行40公路每小时的限速。

桥梁下层本来是预留给未来四国新干线的通道,因明石海峡大桥是一座公路桥,所以,如果要完成四国-淡路-本州的铁路联线,淡路到本州这段,则需单独建铁路设隧道或铁路桥梁,如正在规划的北谷海峡隧道方案。

鸣门漩渦

南岸的德岛县的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游客可以沿着位于桥梁底部的 450 米长的“涡之道”,从鸣门一侧一直走到海中的桥墩附近,观看鸣门漩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桥梁养护概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四联线从设计阶段就非常重视养护工作。

产品涉及:环保涂料研究、高耐久性涂料研究、涂料劣化过程研究、混凝土涂层系统、碱硅反应对策评估、结构疲劳研究、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裂纹修复方法检查和诊断、缆索螺栓管理研究、桥梁抗震加固设计、气动稳定措施、缆索振动等。

限于篇幅,小编有机会再为“日本长大桥梁养护”单开一篇。

(来源:本四高速官网,相关学术文献)

期推荐

日本本四联络线跨海桥梁全回顾(一)➠

日本本四联络线跨海桥梁全回顾(二)➠

欢迎各位看官为【海外桥讯】栏目投稿交流,期待与您多多互动。

栏目邮箱:

international@bridgecn.org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公众号“桥梁视界”

编译 / 《桥梁》杂志社国际部

责编 / 陈业恺

美编 / 赵雯

审校 / 李天颖 裴小吟 廖玲

联系人:李天颖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13552183635

稿件投递

联系人:裴小吟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13264041120

联系人:黎伯阳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010-64282959-503

联系人:穆玉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18910480043

喜欢请转发吧!

原创稿件,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