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末,海湾战争爆发,美国给全世界上了一堂高科技军事课,中国也为此高度重视。
不过很有趣的是,就在海湾战争期间,有个消息传来,说是在战场上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将领之间流传着一本中国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对绝大多数国人而言都不陌生,但这本书是怎么流传到国外的,又是如何引起美军重视的,却完全是个谜。
后来通过有关渠道,我们从大洋彼岸搞来这本书,才发现这本书其实并非是原版的《孙子兵法》,而是《孙子兵法概论》。
作者名为陶汉章,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一
陶汉章将军从写出《孙子兵法概论》,到莫名其妙爆火美国,完全是一个偶然。
1950年夏,已经是华北军区军政大学教育长的陶汉章接到命令,要他去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办公室报到。
等到两人一见面,聂荣臻问了一句:
“你认不认识刘伯承。”
陶汉章点点头,说起来全军很少有不认识刘伯承的,但他们之间的交情还不仅仅那么简单。
陶汉章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后来投笔从戎考入西北军官学校,参加过冯玉祥、吉鸿昌组建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后来抗日同盟军失败后,参加了红军。
作为军中少有文化水平较高者,加上又是专业军事院校出身,陶汉章一生任职中,不是任教员就是在部队任参谋长。
1936年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刘伯承在红二方面军呆过一段时间,陶汉章那时曾受刘伯承点拨,深受鄙夷,陶汉章后来积极推动了部队参谋工作的建设,特别是他在战斗间隙所写的《参谋工作》,后来成为参谋人员人手一册的军事教科书。
陶汉章在1938年还写过一本《游击战术纲要》,引发了当时国共两党高级将领的热捧,但身为作者的他却对此一无所知。
一直到1994年,陶汉章出席在北京举行的黄埔军校七十周年纪念,一个从台湾回来的国民党军老兵偶然提到了这件事,陶汉章这才知道自己这本书竟然如此出名。
话又说回来,聂荣臻之所以把陶汉章找来,主要是中央决定,要把他调去刘伯承筹建的南京军事学院工作。
二
刘伯承筹建南京军事学院,各方面都短缺人手,陶汉章主要给他当助手,负责教学工作。
当时,南京军事学院的建设也多亏了苏联的帮助,但因为缺乏教材,用的都是苏联编写的,学员们普遍反映听不懂也看不懂,希望能听一听咱们自己的东西。
一天,刘伯承找到陶汉章商量:
“有些学员反映,我们教的都是苏联的东西。现在课程正讲到《战役法》,为了便于理解, 你是不是讲一讲《孙子兵法》?”
陶汉章一下子犯了难,因为《孙子兵法》这本书他虽然看过,也做过不少的笔记,但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到今天虽然还记得一部分,但拿来讲课是万万不能的。
刘伯承见他有些为难,于是叮嘱了一句:
“没有关系,我们把战役系的教员都叫来一起研究一下。”
第二天,刘帅就召集了战役系的教员们开座谈会,令陶汉章震惊的是,刘帅自己就对《孙子兵法》十分了解,全程侃侃而谈,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后来陶汉章回忆:
“刘伯承元帅熟读兵书,尤精通《孙子兵法》。刘帅曾言,孙字是一篇散文,虽然分成十三篇,但其中观点重复和相互雷同的地方很多。可归纳为六个问题:一是智谋,二是兵势,三是奇兵和正兵,四是虚和实,五是论用兵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六是论用间。”
陶汉章虽然看过孙子兵法,回去后又细细读了一遍,虽然大概意思他也能捋一捋,但要编排成课程,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但刘帅的一席话使他茅塞顿开。
依托于刘帅所讲的六个问题,陶汉章完成了《孙子兵法概论》。
后来这本书意外在美国大火,使得陶汉章一下子名声鹊起,但他本人却很谦虚:
“海湾战争中在美国军队流传的《孙子兵法》,实际上就是我写的《孙子兵法概论》。说起来,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还是刘帅的东西。”
三
《孙子兵法概论》这本书在美国大火,也有一定的偶然性。
陶汉章在完成这本书后,前后又有过数次修改,期间并未引起关注,至1985年时,解放军出版社把这本书出版以后,就被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的袁士槟翻译成英文《孙子兵法:现代汉语解读》。
袁士槟是个外交官出身的教授,业余从事一些英文翻译工作。
美国人很早就重视《孙子兵法》的研究,1982年美军《空地一体战》和《作战纲要》,多次直接引用《孙子兵法·作战篇》中“兵贵胜,不贵久”和《计篇》中“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作为名言警句。
不过意外的是,袁士槟翻译了《孙子兵法概论》后,1987年被美国纽约史特林公司出版后。并没有引起各方重视,反应可以用冷淡来形容。
也许和当时美国出版行业萧条有很大关系。
海湾战争爆发前,有人向美国国防部推荐了这本书,美国国防部经过考察后,只是买了一百本发给高级将领,之后美国军事书籍俱乐部和星条旗出版社又买了一批,推荐给美国参战的海军陆战队。
没想到的是,这本书后来被美国大兵带到了海湾战场上,使得陶汉章将军的大名一下子为世界所熟知。
美国国会高级顾问布尔津斯基专门写信给陶汉章将军:
“美国军事书籍俱乐部 和星条旗出版社又买了一批,推荐给美国参战的海军陆战队。”
不久之后,美国亚拉巴马州州务卿专门派人找到在广州休养的陶汉章将军,并授予他亚拉巴马州荣誉州务卿的称号。
事实上,这也只是陶汉章将军著述一生中最不值得一提的事儿。
从红军时代,陶汉章便以特有的敏锐开始创作军事学论著,并有着很高的造诣,从某种程度而言,陶汉章将军算是开创我军军事教育的先驱者。
直至晚年退居二线后,陶汉章仍然笔耕不缀,多数战争年代的老兵提到陶汉章,言必称其为师,是看着他的书成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