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昆明市公共租赁住房分配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主城八区的公共租赁住房准入条件进行了调整,将家庭人均月收入标准提高至4140元/月。这一举措旨在更好地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据了解,昆明市在住房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公共租赁住房16.3万套,累计分配达到18.8万套/次,分配率高达90%以上。这些公共租赁住房为众多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稳定、舒适的居住环境。
为进一步提高公共租赁住房的分配效率,昆明市住房保障部门今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公共租赁住房分配流程的通知》。该通知提出,对于参与当批次分配但摇号未取得选房资格的申请家庭,可在分配房源大于申请家庭数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选房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自主选择分配房源数大于申请家庭数的项目房源。这一自主选房分配方式有效解决了房源入住不均衡的问题,提高了配租率。
此外,昆明市还严格落实了公共租赁住房分级定租、分级定补工作,与民政等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加快推进审核工作。目前,低保、特困供养、重点优抚对象租住公共租赁住房已按照收入档次享受了租金减免政策,进一步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不过,实地走访后发现,尽管此类政策文件频出,分配流程不断优化,但公租房依然呈现出“僧多粥少”的局面,这也意味着并不是所有需要公租房的家庭都能如愿以偿。
在公租房的申请大军中,不乏真正需要住房保障的家庭。他们或许是因为收入微薄,无法承担高昂的房租;或许是因为家庭变故,急需一个稳定的住所。可面对有限的公租房资源,他们往往只能默默祈祷。
“我已经排了几年队了,每次申请都落空。”小李无奈地说,“现在房租一直在涨,城中村也在不断拆迁,我们这些打工的根本租不起房。”小李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每个月的收入勉强维持在温饱线上。面对高昂的房租,他只能租住在简陋的城中村中。但随着城中村的拆迁改造,他的租房之路变得愈发艰难。尽管他多次尝试申请公租房,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被拒之门外。
与此同时,一些不符合条件或者并不真正需要公租房的人却通过种种手段轻松获得公租房,甚至还能享受到租金上涨的“福利”。据知情人士透露,这部分人往往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资源,他们通过各种手段绕过审核程序,成功入住公租房。他们或许拥有更高的收入,或许已经购买了商品房,却依然占据着公租房的名额。而这些房源一旦落入他们手中,便成为了一种“投资品”,租金也随之水涨船高。
更让人感到讽刺的是,面对困难家庭开放的公租房,竟然时不时上演豪车展,各种宝马奔驰路虎齐上阵。这种现象不仅让人对于公租房的分配机制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也让人对于社会的公平正义产生了质疑。
有的市民甚至调侃道:“都是有钱有权有势的天下,打工哪有这种福气呀?”还有的市民更是戏谑道:“早就见怪不怪了,这事本来也不是啥秘密!”
并且在公租房的申请和分配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也让人深感无奈。例如,申请流程繁琐、审核周期长等问题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即使成功申请到公租房,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及时入住。此外,公租房的管理和投诉渠道也不够公开透明,导致一些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公租房的分配效率,也损害了公租房的公信力。
然而,在公众为公租房的分配和运营问题苦恼不已之际,一些开发商和投机者却利用公租房政策谋取私利,将原本用于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公租房项目,摇身一变成为高档住宅或商业用房进行销售或出租。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更让住房保障制度的公信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还记得前几年,昆明有个热销红盘叫“青年说·悦领域”吗?当时有人实地调查后就发现,该项目备案名为“雅惠园”,原本归属为昆明公租房开发有限公司,且早在12年前就已作为公租房使用。如今,几栋原本用于公租房的楼栋被更改为商品房,对外出售,宣传价格高达10000到12000元/平方米精装修,并且销量还特别的好,可一算下来,有多少是当年公租房租客能购买得起的?
昆明公租房的租金普遍在11-13元/月/平方米,以90平方米为例,如果租70年,租金总额将达到90万元左右。而按商品房均价10000元/平方米计算,购买该商品房也需要90万元。从经济角度来看,一次性付款90万元与按揭70年90万元(无利息)相比,价格上等同,可是平头百姓谁又能一次性付出这么多钱。
况且这已经不是个案。昆明房产信息网公布的信息显示,除了“雅惠园”外,还有“泓清惠园”、“子君惠园”、“泓惠园”、“青惠园”等多个公租房项目也转变为了商品房。
公租房,作为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无数人对“家”的渴望与追求。在“安居乐业”的传统观念下,有房才有家的归属感深入人心。然而,公租房的“变身”与滥用,让住房保障政策的初衷何在?让什么是家?“何以为家”的概念越来越模糊。
面对上述种种问题,我们不禁要问:公租房是给谁住的?该不该改商品房来卖?或许这一切的一切,只有等待“租售同权”的推进,为公租房的租客带来住房的温暖与尊严,才能让“居者有其屋”的理想逐步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