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是24节气中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当大雪节气到了,也就意味着仲冬时节的开始。在12月8日就是大雪节气了,也就是农历的十一月初八日。

同时,大雪节气的到来,也意味着天气更冷了,农闲也正式到来了,农民不用像之前一样忙碌了,而这个期间在过去也被称之为“猫冬”,指的就是躲在家里过冬,也泛指躲在家里不出门,但同时也要为来年春耕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大雪节气临近,而农村的老人却说“大雪现三象,来年农民愁”,这究竟是指哪三象呢?为何农民会发愁呢?我们一起来提前了解一下,农民也要早做准备。

首先,老人所说的第一象是指大雪节气不下雪。

在过去民间有种说法,就是大雪节气的时候,当天应该下雪才好。用老话来说,就是“瑞雪兆丰年”,而在大雪节气下雪,第一个是顺应了节气,第二个是一个好兆头。

第三个原因,就是大雪下雪了,而雪融化了还能给农作物提供水分和养分,对其生长有利,这也就是农谚所说的“瑞雪兆丰年”。

而相反,如果在大雪节气当天没有下雪,那么农民们就会担心来年的收成。在民间还有着“大雪不见雪,来年人吃铁”,指的是大雪节气不下雪,那么第二年的收成不好,老百姓就要挨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还有“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等说法,指的是大雪节气当天下雪了,这也预示着来年的雨水很充足,是风调雨顺的一年,但如果没有下雪,那农民就担忧了,害怕第二年会出现旱情。所以,大雪节气不下雪被农民视为不好的兆头。

但实际上,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的意思,和气象中的下大雪是不同的概念。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

就和小雪节气不会下小雪一样,都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而且我国地域辽阔,绝大多数地方在大雪节气都不会下雪的,所以即便不下雪,也没有什么好担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第二象是指大雪节气当天是大晴天。

就和之前介绍的一些节气一样,比如在冬至是“宜雨不宜晴”的,而根据老祖宗的经验,在大雪节气当天就也是“宜雨不宜晴”的,如果这天是大晴天,就不是好兆头。在民间就有““大雪晴天,立春雪多”的说法。

它的意思是说,在大雪节气当天如果是大晴天,那预示着冬季晴天多,可能出现干旱。特别是在来年开春后雪多,还可能会有寒潮天气出现,从而出现倒春寒。

这可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气象灾害,对于农业极其不利,会导致大量的农作物减产,甚至严重的还会绝收。所以如果大雪节气是晴天,有些地方的农民就会担忧,害怕第二年出现倒春寒。

最后,第三象是指大雪节气当天刮大风。

到了冬季的时候,气候是比较干燥的,很少会刮大风,如果大雪节气当天刮大风,那也不是好兆头。

在民间就有“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的预兆,说的是如果大雪阶段出现大风,则说明冷空气会出现推迟,冬季前半部分会偏暖,即便是一年中最冷的三九期间也很暖和。

这可不是好事,往往在春节期间,或者是开春以后会出现大的降温,甚至是倒春寒。因为大风往往是寒潮来的前兆,它可能带来冰冻等极端天气现象,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也是不利的。

综上所述,老人所说的“大雪现三象,来年农民愁”是指大雪节气不下雪、大雪节气是晴天和大雪节气当天刮大风。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因此会让农民感到担忧和愁闷。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这些说法并不是绝对的。虽然这些现象可能会对农作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农民们也有自己的应对措施。

此外,我们也要看到,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说法来判断气候对于农作物的影响,而应该结合科学知识和实际情况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