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叶嘉莹先生百岁仙逝。

一百年前,

正黄旗下,女婴降世,

燕京贵胄,诗书世家。

一百年来,

这个世界,这个国家,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媒体称她是——

“穿裙子的士”“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

我说,

她是少有的能被称为先生的女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国人提到叶嘉莹

几乎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但她同样也有“人”的一面。

五年前,

央视主持人董倩采访先生,

问起先生为什么把毕生积蓄捐给南开,

先生半开玩笑地怼她说:

我本来要跟你讲学问,

看样子你对学问是没有兴趣的。

董倩只好抱歉地说:

其实我没想到跟您的交流是从钱开始。

多可爱的老奶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几千年文明留下来的好东西,

如果在我们当下,

仅仅是作为大中小学的考试题,

那岂不是暴殄天物?

所以诗人欧阳江河说:

叶嘉莹先生最大的贡献,

也是最大的启示就是在这里:

这么好的中国古代文明,

在我们进入现代性的中国之后,

除了课本和背诵之外,

还能以什么方式转化、存在和影响呢?

她以一种近乎于私塾式的传承、唱和,

在有生之年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后学者。

她说:

只要有中国人,

古典诗词就不会亡。

我的莲花总会凋落,

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往圣后继者、文化摆渡人,

就是先生存在的意义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掬水月在手,文化摆渡人。

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怎一个美字了得,诗和人都是。

先生只要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