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一个月”让糖尿病肾病患者白蛋白27.7跃升至37.9!是怎么做到的呢?又用的什么药?作为和肾病交手30多年的老中医,惊叹分享一下治疗经验:
糖尿病肾病, 归属中医“消渴”“尿浊”“溺毒” “水肿”“虚 劳”等范畴,中医认为肾虚和瘀阻肾络是形成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因素,其病因病机归纳为脾肾亏虚、 脾失升清和浊毒下陷。
那么,中医怎么治疗呢?其实有很多方法。1、防治结合,以中药内服汤剂为主,改善症状,改善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作用。2、中医的理疗方法,比如穴位贴敷、耳穴压豆、针灸、艾灸。3、中药泡脚,中药熏洗等;4、中药外用的治疗,注意皮肤的感染。5、到中晚期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中药的灌肠来治疗尿毒症,减少尿素氮的摄入泻浊。
【医案】
孙先生,65岁,4月24日初次就诊。患2型糖尿病病史8年血糖控制欠佳,空腹血糖:8.5mmol/L,餐后14.5mmol/L。2月前出现乏力,下肢水肿、蚁行感、口渴口干,检查:白蛋白27.7,蛋白质3+,舌质红,苔白,脉沉弱。
中医诊断:消渴肾病,证属气阴两虚,兼有湿浊,治以益气滋阴,化浊祛湿。
随后开方:山药,黄芪,炒白术,葛根,知母,地黄,麦冬 ,天花粉,黄连,黄柏,盐益智仁,桑螵蛸,芡实等加减使用。
5月30日复诊,浮肿、口干好转,空腹血糖5-7.2mmol/L,白蛋白37.9,蛋白质2+,还有下肢冰凉、麻木,微改原方继续巩固调理。
【治疗思路】
方中以玉液汤为底,滋阴益气,固肾止渴,治疗患者消渴病所致的三多一少以及气阴两虚的症状,加入黄连、黄柏清利中下二焦湿浊,使湿浊从二便得出,加入芡实益肾健脾、祛湿固摄,泄中有收,地黄滋阴补肾,麦冬、白术补脾益气,全方合用,共奏除湿化浊,补肾健脾之功。
4月24日初诊检查报告:
治疗后5月30日检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