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南方小土豆”让哈尔滨旅游爆火“出圈”,各地文旅部门纷纷开始利用社交媒体“花式整活”,集体“发疯”。河北文旅连夜改名,日更视频70多条;重庆文旅,请明星下场代言;四川文旅,深夜还在发视频……一系列操作,让网友直呼“卷疯了”。
流量时代,注意力是稀缺资源。各地文旅部门主动触网,用接地气的方式开展宣传,这不仅是工作意识的转变,更是工作方法的创新。用好了,可以给当地带来持续关注。但有的地方在宣传片里,拿妖魔鬼怪、残障人士当噱头、做卖点,甚至搞“擦边”,是不是也有用力过猛、走偏走歪的嫌疑?
流量很重要,但不能走向“流量至上”。文旅发展需要眼球,但也不能走向“眼球经济”。如果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商业环境、过硬的服务品质,即便靠营销吸引来“泼天富贵”,恐怕也很难接得住。
发展文旅产业,光靠“抄作业”是不够的。放眼看去,旅游经济能够长盛不衰的,关键在于善于发现自身优势,展现自身特色,这才是文旅发展的长远之道。
做文旅宣传的目的,不仅是塑造和推广地方形象,更是为了带动消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因此,一定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决不能只顾面子,不顾里子。当初,有的地方为打造所谓“文化地标”,斥巨资建造形象工程。最终却落得一地鸡毛,造成巨大浪费。可见,“网红城市”要实现长红,还得靠内在的硬实力。尊重市场规律,扎实练好内功,才能实现文旅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撰稿:洪雅县人社局 徐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