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5年越来越近了。佘山镇城运中心网格监督员李朱峰正在等待一个关于“生命续航”的两年之约。
李朱峰是松江区第40例、上海市第59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23年,他捐献的造血干细胞为一名12岁的孩子点亮了生命之光,建立了一段跨越千里的“髓缘”。
“按照规则,到2025年夏天,应该能知道孩子的康复情况了,愿他一切安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朱峰如是说。
“作为父亲,我知道孩子对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
33岁的松江青年李朱峰,至今记得那一通让他与患儿结缘的电话。
那是一个寻常的工作日。“当时,我在片区巡逻,手机来电显示一个陌生号码。”接起电话,李朱峰得知,对方是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他告诉我,我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患者初步匹配成功,问我愿不愿意进行高分辨配型和捐献。”李朱峰告诉记者,“当时第一反应是惊讶和激动,因为我是在2021年参加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两年过去了,还以为不会有消息,没想到真能帮到别人。”
电话另一端,工作人员告诉李朱峰,患者是外省市一名12岁的孩子。李朱峰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小小年纪就要遭受病痛的折磨,家里人会有多心疼啊”。他想起了自家活泼可爱的孩子,“作为父亲,我知道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他随即决定帮助这个孩子。工作人员说:“您先考虑一下,和家里人商量了再答复我。”
回到家,李朱峰将匹配成功的消息告诉了妻子。他的妻子是一名医务人员,很支持李朱峰的决定,并为丈夫的爱心感到骄傲。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并不了解的父母则问了他许多问题,例如“有哪些步骤?”“会影响身体吗?”李朱峰便把自己从线上线下学到的相关知识讲给父母听,一步步打消父母的顾虑,最终得到全家人的支持。
“尽自己的一份力,挽救一个生命”
李朱峰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捐献救人的决定,家人、朋友及同事并不感到意外。
身为“90后”,他从上大学开始就多次参加无偿献血。他告诉记者,目前,他已累计献血20次。
工作8年来,日均骑行40公里的他,也练就了强健的体魄。平日里,他每天骑着电动自行车巡查网格区域内的情况,包括32座桥梁、25条河流、20条道路……2022年台风期间,他还救助了一名因树木倒伏而受伤的路人。
2021年春天,在佘山镇举行的一场造血干细胞知识讲座中,面对宣传片里的故事,李朱峰深感触动。“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就能挽救一个生命,非常有意义。”他对记者说。
这次讲座也让他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很多人误以为是‘捐骨髓’,觉得害怕,其实是捐献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过程,是通过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与无偿献血中的机采血小板过程基本相同,即经血液分离机分离出所需要的血液成分后,其余血液成分会被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李朱峰决定报名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又称“中华骨髓库”)。医务人员告诉他:“通过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技术,现在已经很成熟了。捐献前要注射药物作为动员剂,这样采集时对捐献者身体的影响会大大降低。通常捐献结束一两周后,药物就被完全代谢出体外,捐献者将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寄语“血脉相连”的少年,愿他好好保重
报名后,李朱峰接到通知,要在当年5月10日完成中华骨髓库登记入库。“但当时我还接到一份通知,5月初要去浦东机场做防疫志愿者。”两件事都是为社会作贡献,时间却有冲突,李朱峰便赶在去做志愿者前,前往医院完成了登记、采样。拿到中华骨髓库登记证书时,他坦言,“挺激动的”。
时间一晃,就到了2023年10月17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他接受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采集。“采集过程大概六个小时,采集前我在医院住了5天,因为每天要打两针动员剂。采集后,休息了一晚上,我就出院回家了。”李朱峰说。
在此之前,为了确保自己符合采集要求,李朱峰还把家里养的小狗暂放到父母家。“因为红十字会在采集前进行了宣教,我了解到,打了狂犬疫苗就不能捐献了。那段时间,我没有接触宠物。”
回顾捐献采集的情景,他说:“自己是幸运的,在佘山镇,和我同一批捐献的有40多名年轻人,而我第一个接到了匹配成功的电话。”
获评2023年度“感动松江”道德模范后,他说,希望这段经历能在子女心目中埋下有爱、向善的种子,“希望他们能为爸爸骄傲,也期待他们长大后同样成为充满爱心的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朱峰还有一段话想要转达给远方那名“血脉相连”的孩子。“希望他保重身体,好好生活,好好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父母陪伴他接受治疗,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一定很不容易。愿他们都能平安、幸福。”他真诚地说。
来源:上海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