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的,艺术的》是我在大风做的第一本书,也是我编辑生涯的第一本艺术书。

入职大风接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一部学术著作“Beauty & Art”,直译为“美与艺术”——《美的,艺术的》的书名是我审稿之后想出来的。作为久负盛名的“牛津艺术史”系列作品,本书的学术性高于一般的艺术科普图书,只有起一个不那么冷冰冰的书名,才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于是玩了一个词性转换的小把戏(才不会承认是化用《人性的,太人性的》呢),毕竟“什么是美”的问题太难回答了,“什么是美的”则轻松得多。

做書首发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艺术“小白”的挣扎

是啊,什么是美呢?我是带着这个问题审稿的,审完之后却没有得到答案。我只得到了无数个近似的晦涩术语,以及无数个鲜少听闻过的学者名字。至于对这部稿件的最初观感,就仿佛置身华丽的艺术殿堂里举办的盛大宴会,席间有无数西装革履的老家伙端着酒杯,轮番在我耳边念紧箍咒……

或许是对艺术类书籍有一层更神圣的滤镜,认为自己要足够专业、熟稔,才能当好一个艺术书编辑,所以在审稿过程中,我不断查阅资料,不断对照原书与文献,不断动用仅有的知识储备,终究无法领会、消化每个知识点;甚至可以说,审稿的过程是对我艺术史知识的一次恶补。

根据书中的论述,关于“美”的探讨始于18世纪被誉为“艺术史之父”的温克尔曼,他对古希腊罗马艺术十分推崇,认为其中蕴含着一种“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随后登场的是康德,他在《判断力批判》中(我这才知道美学是脱胎于哲学)着重阐释了美的非功利性,即“美”不应服务于道德、知识等外在目的,仅基于纯粹的审美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本书的内容是直接以时间线来排布的,从18世纪的德国到19世纪的法国以及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再到后来的20世纪,结构非常明晰;而且书中列举的作品还是那些惯常的经典,只是有了全新的解读角度。比如,作者用18世纪的著名小镇青年康德的思想来解读20世纪艺术史上的重磅炸弹《泉》: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对于“美”的物体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或者它可能具备什么样的属性,没有给出任何规定或限制……事实上,人们没有理由偏爱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作品,而不爱其他种类的物体。可以说,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康德就在《判断力批判》中将杜尚1917年的作品《泉》(Fountain)想表达的内容完全理论化了。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康德的理论为现当代艺术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古典雕塑、宗教画、现代性、为艺术而艺术、形式主义……每个流派都能提炼出一套与众不同的“美”的观点。请原谅我既往的选题方向更偏文学,不得不承认对此领域有些陌生,而且更习惯于用故事的方式去理解内容,所以在审稿时我索性将“美”视为艺术史故事的主角,看它被无数人梳妆打扮、著书立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审稿太容易着眼于细微之处(译笔、错字、图注等等),而忽略了要把握全书结构,我又把全稿反复读了两个来回,试图理清不同时期人们对“美”看法的演变,谁升华了谁,谁反驳了谁,谁发展了谁……我只能安慰自己:没事,我能从书中学到多少,读者就能学到多少。

02

一种异常的平静

最初的设想就是打破原书的视觉语言,毕竟书名都改了,装帧设计自然也另辟蹊径。我们特地邀请设计部的总监进行整体设计,沟通后决定突出书名中的“,”,对,就是逗号,以此视觉符号将“美”与“艺术”置于并列关系。其实我一直想做一次“一分为二”的封面设计,但是从来没能成型,这次把设想讲给设计师,仍未收获太理想的结果(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我们换了一个设计方向,找到了新的关键词“解构”,设计师用打散再拼贴的方式,做出了最终(被老板看中)的成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板选择的是蒙娜丽莎的版本,但我提出了疑问,蒙娜丽莎诞生的时间并不在本书探讨的时间跨度之内,老板回答道:“还有比蒙娜丽莎更美的?还有比蒙娜丽莎更艺术的?”

好的,老板英明。

还有个我既往经验层面的缺陷:我没做过精装书……忽略了壳面文件出血、纸板厚度、堵头布颜色、版心位置等一系列(有别于平装书的)细节,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返工,用“大费周章”来形容也不为过。

选纸的环节也颇走了些弯路,为了保证实物的质感到位,也至少打磨了两三轮。怎样才叫“到位”呢?我设想了一种理想的阅读场景:在某个你能够认真读书的时刻——夜半也好,周末也好——将一本《美的,艺术的》放在膝头或桌面,手拿一支用于画线、记笔记的笔。那么内文用纸就要满足①平摊不翘页、②不重(且不用轻型纸)、③适合手写的特征,最终是试了三款才确认下来,平滑度、柔顺度、触感都“到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个弄拙成巧的小插曲:预先制作的假书用错了环衬纸的色号(浅褐色用成了深褐色的),结果越看越顺眼,越看越雅致,成品中干脆就沿用了……】印刷的过程似乎比前面任何环节都要顺利,也许是因为之前已经碰壁得足够多了,经历过太多次心惊肉跳了,所以最终拿到成品时,我心里反而有一种异常的平静——正如八年来每一次拿到样书时的平静——我的第一本艺术书终于来了,轻舟已过万重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I did what I had to do

回头想想入行以来,外国文学、原创小说、名家文集、非虚构全都做过,经历过大厂的无尽内卷,经历过“一切向钱看”的歪风邪气,也经历过内心波动与自我质疑,就这么连滚带爬地在出版业干了八年。还记得当时来大风面试,主编问我对艺术类书籍的看法,我回答“注定是小众,因为在这个时代,人们似乎越来越不需要艺术了”,但后来我看到这样一句电影台词:“艺术是人作为生命的过客能在世上留下的唯一痕迹”,于是我开始思考,一个人在生命中能留下的痕迹又是什么呢?也许是工作中的成果,也许是账户里的几位数字,也许是发布在网络上的内容,也许是每天的日常生活,也许是一次不经意间的顿悟……

在被技术主义与功利主义裹挟的当今世界,我作为一个编辑,能留下的痕迹就是出版有分量、有意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书,哪怕在中间遭受再多的挫折,哪怕赶不上瞬息万变的潮流。将猫王的经典歌曲《My Way》中的一句歌词作为结尾,也许恰如其分:“I did what I had to do / And saw it through without exemption”。

做書首发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