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如意 通讯员 杨小乐 汪心海 济南报道

从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到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从国内首例领口型人工角膜问世,到241万字眼科巨著《角膜病学》再版发布;从建设山东眼科博物馆、科技馆,充分发挥公益职能,到不断提升诊疗技术为无数患者带来光明……20年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以下简称“山东省眼科医院”)以党建为引领,取得一系列鼓舞人心的成就,谱写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党建引领科技创新

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属性、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一直以来,山东省眼科医院在省眼科研究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提升党建工作对临床、科研工作的引领力和统筹力,强资源、聚人才、促融合,持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疗技术不仅代表着医院发展的“硬实力”,更是护航百姓健康的“硬保障”。以党建为引领,医院持续在医疗技术上发力,不断创新研发新技术,打造眼科医疗技术新高地。

院长史伟云教授带领团队,历经九年科技攻关,自主研发国产领扣型人工角膜,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了国产人工角膜零的突破,打通了我国角膜盲患者复明的“最后一公里”。2019年,史伟云院长亲自完成中国首例人工角膜移植手术,使失明17年的患者重获光明,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并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成为一名真正的“社会人”,彻底终结了多年来全家依靠政府救济的状况。截至目前,领扣型人工角膜已使我国200余名终末角膜盲患者重见光明。

医院始终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把人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在省眼科研究所党委领导下,医院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培育国家级人才为目标,成功培育院士二轮有效候选人、筑峰专家、泰山学者等多名国家和省级人才。强大的人才梯队为推动医疗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党建引领公益服务

积极打造“省眼名片”

作为省属三甲公立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始终坚持公益导向,打造“‘医’路为民,践行光明使命”党建特色品牌。医院党总支书记王婷亲自带队,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眼科义诊服务,将省级优质眼科医疗资源送达百姓家门口,有效解决百姓就医难题。

今年,义诊团队前往南山管委会柳埠街道裁缝峪村、莱芜区苗山镇高上坡村等地开展多场次义诊。这些村镇大多位属偏远山区,村民多为留守独居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外加交通出行不便,导致眼病难以及时诊治,部分村民甚至因失明丧事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

医院义诊服务队携带专业眼科检查仪器,为村民进行细致的眼病检查,让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优质医疗资源。义诊医师向村医了解当地环境及生活习惯,对患有眼病的村民给予治疗,对需要手术的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同时,对村民进行眼健康科普教育,针对当地高发眼病对村医开展培训,捐赠眼病常用药品。这些举措大大提升了当地眼科疾病的诊疗能力,也提高了村民的眼健康水平,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十余年来,医院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累计义诊场次已超7000场,义诊群众21万余人,减免困难人口各类诊疗、手术费用4300余万元。其中,仅在今年1-10月间,开展各类义诊活动750场次,筛查3.87万人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为千余位困难群众实施了复明手术,助其重见光明。

党建引领文化建设

践行医者初心使命

医院始终传承发扬“热爱专业、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眼科所文化,以谢立信院士事迹和成就为榜样,通过文化引领,提升医护员工家国情怀,锤炼初心使命,自觉担当起提高全民眼健康素养的社会责任。

为更好普及民众眼健康知识,医院深挖眼科历史文化,探索科技前沿,筹资8000万元建设山东眼科博物馆、科技馆。今年8月,博物馆荣升“国家二级博物馆”,这是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经政府主管部门正式批复建立的眼科博物馆。两馆作为我省健康科普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免费开放,长期开展眼健康主题系列科普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作为公立医院,我们不仅要善于治病,更要帮助百姓有效防病。通过文化科技场馆,广泛开展大众眼健康科普教育,这是提升全民眼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省眼科所所长、博物馆馆长高华表示。

山东省眼科医院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以“为了人类光明”为宗旨,医心向党,向光而行。未来,医院将持续加强党建引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建设国内前列、世界知名的眼科机构,全面提高民众眼健康水平而不懈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