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燎原不息,历久弥新。萌发于浙江的“枫桥经验”,在跨越了一个甲子之后,不断地绽放出强劲的生命力——一条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工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之路正在越走越宽,推动实现劳动领域“小事不出企业(村社),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
“根深”——高站位谋划
“完善源头维护机制”“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完善赋能支持机制”……近日,省总工会、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司法厅、省人社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者合法权益协作保障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部门责任清单上,33条具体举措,清晰地明确了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
而这,只是浙江工会“早谋划、精部署”的其中一环。浙江省总工会聚焦协调协作联动,构建起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牵头、部门协作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工作大格局。一张高站位的“和谐版图”跃入眼帘:职工维权维稳工作纳入“平安浙江”“法治浙江”考核;“工会+”五方协作联动机制,健全源头维护、多元解纷和赋能支持机制;浙江工会精心选育的85个省级示范点、174个市县级示范点遍布在“和谐版图”之上。
在遍地开花的背后,从繁华的城市到遥远的海上,再到无形的网络,每一个示范点都散发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杭州市总工会以“明确一条主线,完善一套机制,建设一批阵地,依靠一支队伍,用好‘一张网’,打造一个品牌”的“六个一”工作法,做实“抓前端”“疏中端”“治末端”,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工作城市样板;舟山市总工会积极探索“连队式管理源头化解、点单式服务多元解纷、组团式牵引一站调解”的“海上枫桥经验·三式三解”工作法,以“船长+党员船员+骨干渔民+工会指导员”形式组建了“海上老娘舅”队伍近400支;宁波市总工会研发“工情通”应用场景,全量归集职工诉求(需求)闭环处理,每50家基层工会或5000名会员划为一个片区,推动基层末梢变“治理前哨”。
“枝繁”——全链条贯通
“日均点击量达9000多人次,解决率100%。”在传化集团有限公司,员工e家“心里话”平台作为“倾听者”,成功地走入了员工的“心尖尖”。“企业把员工放在心上,员工就会把责任扛在肩上”,这一理念自传化集团工会建立以来,就像一声庄重的承诺,在助推企业健康发展和员工健康成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引导企业和职工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
职工的需求就是导向。在浙江,以“传化经验”为代表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不断得到复制推广;创建“劳动关系信息员+直报点”、“12351+舆情监控+信访”、风险隐患“常态化+专项”排查化解和问题解决机制;发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纠治作用,全面推行“一函两书”制度……这一切,都是为了从源头减少劳动争议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以“预防、化解、服务”为抓手的三个体系相互衔接,形成了全链条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闭环体系。
更多“枫”景不断涌现:在诸暨,工会联合行业、企业等成立“司机之家”,设置普法角、争议调解室,选配专业法律服务人员和调解员,开展普法宣传与争议调解服务,实现矛盾就地化解;一辆废旧的公交车,被打造成为“工会流动驿站”主题车厢再“上岗”,进村进社进商圈,让便民、普法、调解等服务“动起来”。在平湖,新仓镇以“和·微园”为品牌,成立嘉创智谷新仓远景产业园“一体化”解纷站,实现队伍下沉、资源下沉、服务下沉。
数据显示,全省打造“前哨式”、“一站式”和“流动式”解纷阵地1.2万余家。同时,推动调解组织向中小企业、新业态延伸,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立体式的调解组织网络。紧扣“思政引领+普法教育”“驿站服务+法律援助”,深入开展“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活动”、公益法律服务专项行动,统筹“工会驿站”“司机之家”等阵地资源,延伸拓展工会法律服务载体,构建“15分钟职工法律服务圈”。
“叶茂”——全要素赋能
“走!找阿良评理去。”在余姚市马渚镇,有一个职工都知道的劳动关系调解处——“阿良工作室”,是当地职工遇到劳动争议纠纷时的第一选择;“一舱分析、一网预警”,是绍兴市越城区“八字桥”工作室的一大特色,通过搭建联动平台驾驶舱,依托全区500个基层监测点和劳动关系信息员队伍,精准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法律体检、法治宣传等源头治理工作。放眼全省,已有1000家“品牌调解工作室”积极地发挥示范效应。
为了建强专业队伍,工会联合法院、人社等部门开展同堂培训,培养工会调解能手1万余人。同时开展“工益伙伴+”活动,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调解的工作新模式。目前,全省已组建工会律师团300个,参与律师4658人。前不久,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姜伟成功参与调解了一起因企业经营困难而导致的欠薪事件。这正是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街道总工会以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联系引导社会组织的重要平台,建立劳动争议快速响应机制,为职工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服务的一个缩影。
“数智”是浙江腾飞的新生力量,也是助力工会参与社会基层治理的有力武器。浙江工会推广“职工之家”“浙江数字工会”应用,用好“工会服务职工法务云”、“12351”热线网络端,联动“浙江解纷码”“浙里调解”“共享法庭”,为职工提供在线咨询、在线调解、在线司法确认等“一站式”便捷服务。一条热线连万家,张张工单办实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热线服务向智能化转型,不断扩大社会服务效能与品牌影响力。今年以来,“12351”热线受理职工诉求近5.2万件次,涉及金额超14亿元,办结率、满意率均超99%。
在这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深度探索中,浙江工会一如既往,使命在心、责任在肩,把“心头事”变成“手头事”,致力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在浙江开拓新境界、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