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勇 □肖航

责编|张晶

正文共1812个字,预计阅读需5分钟▼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结合本地工作实际,积极创新,主动作为,建立“143+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由万安县委政法委主推,万安县人民法院牵头主抓日常工作。其中,“1”即以万人成讼率考核为抓手,“4”即实现县、乡、村、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级联动”,“3”即在县、乡、村三级设立法官协理中心、法官协理站、法官协理点,“N”即县、乡、村任何一级调处组织与行业调处平台的对接联动。

经过3年不断实践探索,该工作机制建设、运行及品牌化打造不断向纵深推进,2024年,万安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获评新时代“枫桥经验”吉安实践先进典型,被江西省委政法委评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江西实践先进典型”。

平台建设规范化

万安县法院于2022年2月在县工业园区正式挂牌成立园区法官服务站,旨在为工业园区企业提供精准化、定制化、便捷化的司法服务,打通司法服务企业发展“最后一公里”。在每周三固定接待日,县法院资深员额法官和民商事业务骨干轮流值班,规范化为全县工业企业特别是工业园区企业零距离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和建议,确保企业有所求,法院有所应,以法律服务助力全县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与此同时,全面推进县、乡、村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解纷平台建设,县级层面依托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万安县“访调诉一站式”服务中心;乡镇层面整合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司法所等,全部实现“一中心多用”;村级层面整合综治工作室、矛盾纠纷调解室、警务室、心理咨询室、综治服务窗口,完成综治中心“四室一窗口”规范化建设。各级综治中心成为集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处、公共法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矩阵,为“143+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提供了坚实的基层解纷基础。

机制运行常态化

今年7月24日,万安县法院联合县司法局、县园区管委会,在工业园区法官服务站开展联合接待活动。该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何淡良作为值班法官,常态化与县司法局、县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共同在岗接待来访企业。接待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结合各自业务所长,对企业的相关诉求和法律问题进行了专业回复和解答。

如今,“143+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已常态化运行,畅通“四级联动”,形成由村小组主动摸排矛盾纠纷初步调处,到村、乡、县逐级调处的工作模式;依托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场所,分别对应设立法官协理中心、法官协理站和法官协理点,共安排20名协理法官参与诉调对接;充分发挥部门专业性优势,推行医疗卫生、交通事故等十大领域矛盾纠纷行业联合调处,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专业度、整合度。

法官参与专业化

今年9月3日,万安县法院高陂法庭接到潞田镇政府来电,称有一起邻里纠纷需要协助调解,在初步了解情况后,协理法官与镇政府、村委会干部赶赴纠纷现场,耐心细致地将情、理、法讲透,引导矛盾双方换位思考,最终双方达成调解,曾经剑拔弩张的邻里关系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

“143+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中,法官的专业化参与是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协理法官始终秉持“涉重大复杂疑难服务事项以现场服务为主,在线服务为辅;简单服务事项以在线服务为主,现场服务为辅”的调处原则,将“面对面”“一对一”“背靠背”“白加黑”等调处方式融入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自2022年以来,该县法院列席乡镇矛盾排查、平安建设分析会114次,参与线上线下矛盾调处272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79起。县法院通过三级法官协理,推动构建起以“143+N”为核心内容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真正实现了对基层矛盾纠纷有“根”及时“挖”、冒“芽”及时“摘”,让大量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

机制打造品牌化

通过运用“143+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万安县基层治理能力得到不断提升。2023年,万安县共摸排群众矛盾纠纷4338件,同比下降32.52%,成功化解4322件,化解率98.4%。2024年上半年,武术乡、麻源垦殖场实现无诉讼案件,弹前乡阳坑村等92个村成为无讼村。芙蓉镇的“党建+三级说事”促乡村善治工作法、枧头镇的“四个一线”化解信访矛盾工作法,均以“143+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为基础,获评新时代“枫桥经验”吉安实践先进典型。“143+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为构建和谐有序的城乡基层治理样本提供了有力支撑,营造了良好法治氛围。